3.1 人才需求:
1、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數量呈增長態勢
隨著世界經濟繼續復蘇,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更加鞏固,各項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中國對外貿易延續了2009年底的恢復性增長態勢,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
2、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層次向多元化發展
近年來,外貿行業經營主體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多種性質、不同規模的外貿企業、外貿公司同時并存,因而對外貿行業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層次、多規格特征。大型國企、外商投資企業由于規模大,內部分工較細,需要的人才層次比較高,專業化程度要求也高,一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中小民營企業由于規模小,部門簡單,需要的人員少,對應用型的人才更為迫切。調查顯示:79%的民營企業更愿意接受專科及以下學歷的層次的從業人員來從事業務員、跟單員等工作。在所調查的涉外企業中,普遍存在從業人員能力、素質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要的狀況。有些畢業生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卻缺乏動手操作能力,綜合素質較差;而有些雖具備一定的國際貿易實踐經驗,卻缺乏英語、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力。
3、企業的崗位需求比例呈上升趨勢
盡管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2007 年以來我國外貿企業經歷了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貿易壁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響,然而調查發現外貿行業招聘職位數據占整體職位數據的比例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近期外貿行業主要招聘崗位為國際業務跟單員、業務員和外貿經理,其次是報關員和單證員等。外貿業務員是外貿企業中從事進出口貿易磋商、談判、簽約等工作的人員,有時可能還要兼顧運輸、保險、報關、報檢等業務。這類人員通常需要國際貿易及相關專業畢業,英語流利,有國際貿易經驗,熟悉海外市場,熟悉國際貿易整個流程,具備良好的市場開拓能力。外貿經理要對海外市場進行深入研究,為公司及產品選擇有潛力的目標市場,制定有效的出口營銷整體策略并且貫徹實施。還要負責建立和鞏固與客戶的關系等,需要有豐富項目運作經驗和客戶資源,能夠獨立承擔外貿業務,統籌各個業務環節,協調多方關系。報關員是經海關注冊,代表所屬企業向海關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等事務的人員,負責進出口貨品的報關、查驗,包括異常處理以及各種單證的審核和繕制;一筆國際貿易業務需要買賣雙方及運輸、保險、海關、檢驗檢疫、銀行、港口等參與才能實現。各方的權利與義務都要通過各種國際貿易單證來維系,因此單證制作的正確與否、專業與否,直接影響到各方當事人的權利能否順利實現。取得“單證員資格證”是單證員從業的必要條件。但畢業生存在適應能力弱、上手慢、動手能力差的情況,難以真正為企業解決外貿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畢業后近一年處于學習或實習狀態,大多需要半年才能進入工作狀態。原因主要是畢業生知識單一,所學內容與實際業務脫節,動手操作能力弱,不能適應職業崗位需要。
4、企業對外貿人才能力的整體要求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涉外企業在對外貿人才的招聘時著重考察以下幾方面:一是是熟國際貿易流程各環節的操作技能,如草擬合同、審核信用證、制作單據等;二是能否流利使用英文口語或信函直接與客戶溝通,參與商務活動,進行業務洽談等;三是能否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市場信息搜集處理;四是是否有較強的營銷能力,如客戶溝通、開拓市場、商務談判、把握商機等能力;五是是否具備職業道德素養,如誠信品質、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勞精神等。此外,外貿行業對人員素質的整體要求在提高,不僅要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實務操作經驗,同時還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比如: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國際商務跟單員證書、外貿業務員資格證書、報關員資格證書、報檢員資格證書、外銷員從業資格證書等。目前人才缺口較大的跟單員、單證員、外貿業務員、報關員和報檢員等,對學歷要求并不高,但都要求持有國家通用的資格證上崗工作。
有專家表示,未來三年,中國的外貿人才中,負責外貿公司重大投資和戰略投資的決策人才最為欠缺,需求缺口2/3以上;業務營銷人才欠缺30%左右,專業管理人員估計欠缺一半以上;服務外貿人才估計供求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資人員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
目前,不少企業與中東、非洲的貿易不斷增加,精通小語種的外貿人才日漸緊俏。與此同時,由于近幾年國際貿易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那些能解決國際貿易糾紛的實務人才成為企業爭搶的對象。 外貿人才需求調查顯示,全國范圍內,能熟練運用外語和法律知識與國外客戶洽談業務、簽訂合同的人才僅有2000個左右;熟知國際法、國際貿易法和WTO規則的律師更是稀缺,即便在最前端的上海,5000多名律師中只有約50名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同樣,全球最大的外貿網上交易平臺eBay也是這一需求的重要因素,隨著科技的發達,網絡的普及,網絡交易已經走入千家萬戶。而網絡上的外貿人才也成為了需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