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代表企業:
在介紹代表企業之前,根據上文對傳媒行業的定義,我們已經把傳媒行業分為3類,紙質傳媒、廣電傳媒和新媒體。
1)紙質傳媒(諸如南方報業、新華社等);
2)廣電傳媒(諸如中央電視臺、光線傳媒等);
3)新媒體(諸如騰訊、搜狐等);
南方報業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前身是南方日報報業集團,于1998年5月18日成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由《南方日報》及其創辦的系列報刊發展而來。《南方日報》1949年10月23日創刊于廣州。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南方日報以其不可替代的權威性、公信力和高品質的主流新聞和深度報道,確立華南地區主流政經媒體地位,是廣東唯一主打高端讀者群的權威政經大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前身為南方日報報業集團,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掛牌運作。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更名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更名后的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一方面強化了“南方”以文化為脈絡,由報刊向多媒體發展,形成品牌集群和人才集群,在創業中持續創新的傳統;另一方面確立了“南方”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傳媒集團公司,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在改革中加速發展現代企業制度。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正在致力于高效整合配置資源,實現集團整體效益最大化。集團現擁有“十一報”(《南方日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農村報》、《南都周刊》、《風尚周報》、《理財周報》和與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合辦的《新京報》、與西江日報社合辦的《西江日報》、與云南出版集團合辦了《云南信息報》),“八刊”(《南方月刊》、《城市畫報》、《名牌》雜志、《南方人物周刊》、《21世紀商業評論》、《商旅周刊》、《南方第一消費》、《鞋包世界》),五個網站(南方網、南方報業網、奧一網、凱迪網、番茄網),一個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英文為 Xinhua News Agency,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崔濟哲、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
新華社前身是 1931 年 11 月 7 日創建于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 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 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得到了逐步加強和發展。新時期新華社的職能主要有四種:一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二是國家通訊社;三是消息總匯;四是世界性通訊社。履行上述四種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主要是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國際、國內參考報道,專稿、特稿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絡、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短信等報道;三是社辦報刊報道。
中央電視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 年 5 月 1 日試播,9 月 2 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 年 5 月 1 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 CCTV。它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是當今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在國際上的影響正日益增強。
中央電視臺現為國家副部級事業單位,內設 15 個副局級中心(室),包括辦公室、總編室、人事辦公室、財經辦公室、機關黨委、新聞節目中心、海外節目中心、社教節目中心、文藝節目中心、廣告經濟信息中心、體育節目中心、青少節目中心、技術管理辦公室、技術制作中心、播出傳送中心;有 3 個直屬處級單位,包括監察室、審計處和中國電視報社。 中央電視臺的直屬單位包括: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1983 年 10 月 18 日成立,國家級電視制作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新影制作中心),1993 年劃歸,拍攝制作紀錄影片,并為臺承擔節目制作;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科影制作中心),1995 年劃歸,拍攝科教影片,并承擔臺節目制作,生產動畫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1984年成立,為中央電視臺全資公司,業務包括影視制作、節目銷售、廣告營銷、旅游開發、市場調查、實業開發等;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1995 年成立,負責衛星加擾電視的運營;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2003 年成立,負責中央數字付費電視平臺運營,負責中央電視臺付費電視頻道的市場化運營;中國愛樂樂團,2004 年劃歸,為國內一流樂團。
此外,中央電視臺開辦有"央視國際"網站、《中國電視報》和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刊物《電視研究》、 現代電視技術》等,擁有國內最大的廣播影視音像資料館(與廣電總局共建)。中央電視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電視傳播為主業,電影、互聯網、報刊、音像出版等相互支撐的多媒體宣傳、廣告經營和產業拓展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ENLIGHT MEDIA)成立于1998年,經過10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娛樂現場》、《音樂風云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電視潮流,成為同類節目的榜樣,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電視界著名標志之一,被觀眾和廣告商視為收視率的保證。
同時光線傳媒也是中國最大的電影和電視劇公司之一。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電視潮流,成為同類節目的榜樣。2006年,光線開始進軍電影行業,作為全國少有的依托傳媒集團的影業公司,光線影業與光線電視業務緊密互動、資源共享,目標是成為國內第一電影發行公司。連續兩年來,發行的華語影片總票房已經進入全行業前三強。光線也是國內重要的電視劇制作和營銷公司,累計投資制作超過20部電視劇,未來將向全新的電視劇發行平臺拓展。光線正在打造新型藝人經紀公司,已有20位簽約藝人,在主持人領域首屈一指。在綜藝節目和生活類節目領域,光線后來居上,成為衛視及各級電視臺首選的合作伙伴。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成為電視界著名標志之一,被觀眾和廣告商視為收視率的保證。
光線是中國娛樂整合營銷的先行者。光線專注于15到40歲這一最有商業價值的觀眾群體,為了服務客戶,光線經常集各種身份于一身:作為節目制作公司,為客戶量身定做高品質節目和活動;作為廣告公司,為客戶打造獨特營銷方案并提供自有投放平臺;作為公關公司,光線超越電視,為客戶進行多媒體宣傳推廣。作為活動公司,為客戶創意和執行高難度的娛樂營銷活動。光線的整合營銷模式吸引了超過500名廣告客戶,這些響亮的品牌和光線傳媒交相輝映,共同分享市場的成長。光線聚焦娛樂領域,見證了中國娛樂界十多年來的風云變幻,成為影視音樂作品、明星和娛樂事件首選的信息傳播平臺和對中國娛樂界影響最大的民營公司。光線擁有國內最大的長達8萬小時的娛樂視頻資料庫,在三網融合和視頻數字化時代,為光線內容經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騰訊
騰訊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成立十年多以來,騰訊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始終處于穩健發展的狀態。2004年6月16日,騰訊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公開上市(股票代號700)。
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是騰訊公司的使命。目前,騰訊把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在線生活服務”作為戰略目標,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和網絡廣告服務。通過即時通信QQ、騰訊網(QQ.com)、騰訊游戲、QQ空間、無線門戶、搜搜、拍拍、財付通等中國領先的網絡平臺,騰訊打造了中國最大的網絡社區,滿足互聯網用戶溝通、資訊、娛樂和電子商務等方面的需求。截至2011年3月31日,QQ即時通信的活躍帳戶數達到6.743億,最高同時在線帳戶數達到1.372億。騰訊的發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數以億計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并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開創了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面向未來,堅持自主創新,樹立民族品牌是騰訊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目前,騰訊50%以上員工為研發人員。騰訊在即時通信、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以及游戲等方面都擁有了相當數量的專利申請。2007年,騰訊投資過億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設立了中國互聯網首家研究院——騰訊研究院,進行互聯網核心基礎技術的自主研發,正逐步走上自主創新的民族產業發展之路。
搜狐
搜狐是中國一家領先的門戶網站。和新浪網、騰訊網、網易網并成為“中國四大門戶”。目前,搜狐擁有近 1 億注冊用戶,日瀏覽量高達 2.5 億,是中國網民上網沖浪的首選門戶網站。根據 2008 年 6 月 30 日搜狐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其總收入達到 1.02 億美元,成為首個“億元門戶”,搜狐終于與百度、盛大、騰訊、分眾四家站在一起,成為單季收入超億的國內互聯網巨頭。
1995 年 11 月 1 日,張朝陽博士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回歸祖國。次年 8 月,依據風險投資創辦搜狐的前身“愛特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998 年 2 月,愛特信推出搜狐,中國首家大型分類查詢搜索引擎橫空出世,搜狐品牌由此誕生。 “出門靠地圖,上網找搜狐”搜狐由此打開了中國網民通往互聯網世界的神奇大門。
1999 年,搜狐推出新聞及內容頻道,奠定了綜合門戶網站的雛形,開啟了中國互聯網門戶時代。由于張朝陽先生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的杰出貢獻,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 50 位數字英雄”之一,并先后登上“財富”論壇和《亞洲周刊》封面。
2000 年 7 月 12 日,搜狐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NASDAQ:SOHU),從一個國內知名企業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品牌。2000 年,搜狐收購中國最大的年青人社區 ChinaRen校友錄,樹立國內最大的中文網站地位。2002 年第 3 季度,搜狐公司在國內互聯網行業首次實現全面盈利,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帶動了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的全面飆紅。
目前,搜狐新聞和內容頻道已成為主流人群獲取資訊的最大的平臺;搜狐龐大的的社區體系,包括搜狐社區和 ChinaRen 社區,是年輕人休閑娛樂的主要平臺;搜狗也已成為新近崛起的擁有最新技術的搜索引擎。目前,搜狐已經初步實現了從創立伊始搜狐確立的“讓網絡成為中國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