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理財必知四個理財公式
如今,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無論是個人理財、家庭理財都離不開個人投資理財入門知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投資理財必知四個理財公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個人投資理財必知四個理財公式】
第一、還貸額度月收入*35%
小編提醒廣大投資者,要想使自己日常的生活水平跟每個月的投資不受到太大的債務關系,那么每個月就必須歸還貸款本息額度,一般不可以超過收入的35%,最好是20%。
第二、養老費用=目前年花費*20
個人投資理財入門知識中必須要把以后的養老費用計算進去,這種一般是等到收入和基本消費情況穩定以后,就開始準備每年的支出20倍的存款,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于日后自己退休以后做日常生活開銷的費用。
第三、穩健理財=50%+穩守+20%強攻+25%穩攻
等到積累到一筆資金以后,就可以把50%的資金用于定期存款,然后投放在貨幣基金中去或者是購買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等等,剩余下來的25%資金就可以投放在高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比如說是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等等;還有25%就可以用來購買比較穩妥的中高收益理財產品。這項也是個人投資理財入門必備的知識。
第四、家庭理財完美方案=4-3-2-1
相信家庭理財完美方案=4-3-2-1投資者在前篇文章中有看到小編講述。40%用于供房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存款的應急資金;10%用于保險。這樣完美的分配,可以幫助家庭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效果。
拓展閱讀:互聯網理財專業術語
1、固定收益與預期收益
固定收益,即到期收益是固定的,固定收益與到期實際收益率一致。即固定收益為9.6%,到期實際收益率就為9.6%。而“預期收益”并非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而是金融機構在發行理財產品初期對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實際收益不確定。
2、復利計息
復利計息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來計算下一次的利息。比如投入5000元,年利率為6%,一年下來就是5300元;第二年,就是5618元。值得注意的是,復利計息的產品,需要長期堅持投資才能享受到復利帶來的豐厚收益。
3、保本比例
即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本金保障比率。還不是很明白?且看下面的例子。比如,某銀行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說明書中詳細寫明產品的保本比例80%,意味著到期時本金可能虧損20%。所以要注意,在選購理財產品產品時要看清收益類型、保本比例,不要一味地聽從銷售人員對收益的宣傳。
4、清算期
這就是經常能看到的“T+0”、“T+1”、“T+2”等。“T”即產品到期日,“0,1”是投資者本金和收益到賬需要經過的時間,即清算期。要注意,資金在清算期是“零收益”,所以清算期越長,利息損失也會越大。
5、年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
年收益率指進行一筆投資,1年的實際收益率。然而,很多人都會把年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搞混。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舉個簡單例子,某款90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5%,10萬元投資,到期的實際收益為10萬*5%*90/365=1232.87元,絕對不是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