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
失業保險金是國家給予失業人群的最根本的社會保障。那么大家知道要怎樣才能領取失業保險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歡迎大家閱讀!
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享受失業保險金
領取失業保險金需要一定條件,只有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才能領取屬于自己的失業保險金。申領失業保險金應具備的條件:
1. 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2. 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3. 已經進行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是對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失去工資收入的一種臨時補償,目的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需要,失業保險金依法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
那么,哪些情況下失業人員必須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呢?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51條之規定,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重新就業
失業保險待遇是用來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的,失業人員重新就業是獲得其生活來源的根本出路。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實現重新就業后,自然就不再屬于失業人員,應當停止其失業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應征服兵役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18周歲以上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我國公民可以參加人民解放軍或武裝警察部隊。失業人員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期間,符合條件的.,可以應征服兵役。應征入伍后,就會成為一名軍人,將根據《兵役法》和軍事條令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與此相聯系,其生活將納入《兵役法》予以保障。因此,失業人員入伍后,不再具有失業人員身份,不能繼續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移居國外
移居境外公民移居境外,一般在境外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如果失業人員移居境外,其在境外就業、生活等情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也難以掌握。從技術上講,移居境外的失業人員也難以繼續享受各種失業保險待遇。但是,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移居境外是指失業人員到境外定居,不包括那些因私短期出境探親、訪友的情形。
失業人員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是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人員,但他們所處的狀態并不是失業狀態,而且可以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生活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所以不能再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拒不接受工作或培訓
擴大就業門路,創造就業機會,盡可能地降低失業率,是政府的責任。當地人民政府指定一些專門的職業介紹機構和培訓機構,幫助失業人員盡快解決就業問題,如果失業人員沒有正當理由,拒不接受這些機構介紹的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訓,則表明這些失業人員并不是沒有機會就業,而是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放棄了就業,不符合《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第三項所規定的“有求職要求”這一條件。有鑒于此,就不應當讓其繼續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死亡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失業人員“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貼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一項”,失業人員家屬可持失業人員死亡證明、領取人身份證明、與失業人員的關系證明,按規定向經辦機構申請領取喪葬和撫恤金,以及失業人員當月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
前次未領完的失業保險金如何處理呢?
未領完的失業保險金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記錄在案,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符合申領條件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