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這些人待遇將提高
近期,多領域“十三五”專項規劃密集出臺。據規劃,醫務人員薪酬待遇將提升,鄉村教師的待遇也會改善……2017年,還有哪些人的福利待遇會提高?下面大家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醫務人員薪酬待遇將提升
1月4日,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規劃要求,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具體措施如下:
1.突破事業單位薪酬限制;
2.兒科醫生薪資不能低于同級醫務人員收入;
3.明確給高端醫務人才加薪;
4.績效工資傾斜全科醫生;
5.給偏遠地區醫務人員加薪;
6.提高駐外醫務人員待遇;
7.鼓勵醫務人員兼職增收;
8.改善醫學科研人員待遇。
二、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可適度兼職兼薪
2016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獲得合法收入。
《意見》明確,科研人員在履行好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所在單位同意,可以到企業和其他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并取得合法報酬;
高校教師經所在單位批準,可開展多點教學并獲得報酬。
三、個稅改革方案有望上半年出爐大多數群體將受益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部長肖捷在介紹今年重點做好的幾項工作時提到,要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快現代財政制度建設,研究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
據悉,專項抵扣是此次個稅改革的一個“亮點”。按照“增低、擴中、調高”的總原則,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稅收體制。在新的個稅體制下,將實行按綜合所得減除標準,而不是繼續按工薪所得的'費用標準,即將部分收入納入綜合,同時建立基本扣除加專項扣除的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
專家稱,綜合所得收入相同的納稅人,有孩子要撫養的比沒孩子的就可以少繳稅。下一步將考慮將一部分教育、房貸、養老等支出,納入扣除項,這也意味著貸款購房、家有老人孩子等大多數群體都能從中受益。
四、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不升職也能加薪
2016年1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和部分在京中央機關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決定將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
職務與職級并行后,一個普通的基層公務員,按照工作年限和考核標準提高職級,就可以相應的增長工資,解決工資偏低的問題。
五、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將改善
長期以來,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等因素影響,鄉村教師面臨著條件艱苦、收入微薄等尷尬局面。
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觀。《“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提出,通過改善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強化師資培訓、結對幫扶等方式,加強貧困地區師資隊伍建設。
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也明確,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推進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切實改善鄉村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
六、創業者、企業管理者:完善薪酬制度
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瞄準七大重點群體,實施激勵增收計劃。具體對象包括: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干部隊伍和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等。
★針對創業青年,2017年將會有相關政策帶動他們增收。
★而針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民營企業家激勵的路徑也有不同。
七、技術工人:薪酬、落戶、培訓都優化
2016年3月,《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公布,中央明確提出,要在薪酬、落戶、培訓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其中指出,要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
八、河北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與職工待遇直接掛鉤
從2016年7月1日起,我省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仍分為4個檔次,各檔次分別為1650元、1590元、1480元、1380元,對應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7元、16元、15元、14元。其中月標準4檔全部上調17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4檔均上調2元。
用人單位支付給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含試用期、學徒期、見習期、熟練期等以及以勞務派遣形式被派到用人單位的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后,與最低工資標準掛鉤的低收入者的工資也會“水漲船高”,有利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