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多少交個人所得稅
在現代社會,稅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不可避免。正如美國國父之一富蘭克林所說的那樣:“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稅收和死亡。”
2011年9月1日起,中國內地個人所得稅免征額調至35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目的組成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中國現行稅種: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關稅、房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資源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煙葉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有住所、無住所但居住滿1年)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無住所又不居住、無住所居住不滿1年)。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其中的一個稅目,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的計算,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有什么好處。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五險一金后的月收入-扣除標準
扣除標準3500元/月
(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舉例
張三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后的月收入是9666,那他個人所得稅稅額該交多少呢?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五險一金后的月收入-扣除標準
=9666-3500
=6166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6166*20%-555
=678.2
因此張三這個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為678.2。
大家會算了嗎?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履行的義務,繳納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有什么好處呢?
第一、可以作為自已收入證明的佐證(一般來講,工資收入越高,個稅交的就越多,反過來講,個稅交的越多,工資就越高,工資收入高的話就更有利于獲得貸款。)
第二、當自已和單位產生勞動糾紛時,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是要求單位賠償金額高低的一個有利的證據。
第三、防止個人隱匿收入。在離婚案件中涉及撫養費,夫妻的一方為了少付子女撫養費,會刻意隱瞞自己的收入或者財產,對方的完稅證明就可以作為依據來證明對方曾有過的收入。如果有個稅完稅證明,對方想隱瞞自己的收入少付撫養費恐怕會很難。
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而國家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稅收為物質基礎。因而,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自覺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