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內蒙古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為8.5%

    時間:2021-03-15 13:24:12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內蒙古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基準線為8.5%

      內蒙古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已經公布,基準線為8.5%。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昨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2016年全區企業工資增長指導線和部分行業工資增長指導線,以此完善職工民主參與收入分配機制。其中,企業貨幣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8.5%,企業貨幣工資增長的預警線為13.5%,企業貨幣工資增長下線為3.0%。

      此外,內蒙古還發布了13個行業貨幣工資增長指導線,即:農林牧漁業基準線為10%,預警線為12.5%,下線為3.0%;采礦業基準線為2%,預警線為4%,下線為3.0%;制造業基準線為7.5%,預警線為9%,下線為3.0%;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基準線為8.6%,預警線為13%,下線為3.0%;建筑業基準線為11%,預警線為13%,下線為3.0%;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基準線為6.5%,預警線為9%,下線為3.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基準線為12%,預警線為13.5%,下線為3.0%;批發和零售業基準線為10%,預警線為12%,下線為3.0%;住宿和餐飲業基準線為7.5%,預警線為13.5%,下線為3.0%;金融業基準線為7%,預警線為11%,下線為3.0%;房地產業基準線為4.5%,預警線為6.5%,下線為3.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基準線為11%,預警線為13.5%,下線為3.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基準線為9%,預警線為13.5%,下線為3.0%。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要求,各企業要根據工資增長指導線,合理確定本企業工資增長率。其中,經濟效益增長較快、工資支付能力較強的企業,應在貨幣工資增長指導線的基準線和預警線區間內安排貨幣工資增長;對利稅增長連續兩年持平、并能正常支付職工工資的企業,可在貨幣工資增長指導線的下線和基準線之間安排貨幣工資增長;企業除因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經濟效益明顯下降,在必要的民主程序后可零增長或適當負增長。職工在法定規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貨幣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延伸閱讀:內蒙古最低工資標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6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1.1%。而內蒙古月最低工資最新標準為1640元,從2015年7月1日起實施,漲幅達9.3%。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2日表示,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6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整時間間隔為18.7個月,平均調增幅度為11.1%。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的219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的19元。此外,9個地區發布了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在8.5%左右。

      2015年7月1日起內蒙古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據自治區人社廳消息,結合內蒙古經濟發展和職工工資水平的增長情況,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核準,自治區政府決定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的標準從2015年7月1日起執行。

      調整后,一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500元上調至16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12.2元上調至13.3元;二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400元上調至15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11.4元上調至12.5元;三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300元上調至14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10.5元上調至11.7元;四類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200元上調至1340元,非全日制工作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9.7元上調至10.9元。

      最低工資標準中包含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最低工資標準中不包含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以及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條件下的津貼等。

      我國勞動工資進入“新常態”

      從最低工資標準調整趨勢來看,增幅收窄的趨勢十分明顯,與五年前相比,增幅近乎“腰斬”。2011年全國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22%;2012年有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下滑至20.2%;2013年,全國有27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僅為17%。2014年全年有19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降至14.1%。2015年共有27個省(區、市) 和深圳市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約14%。

      專家認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了增速下降、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我國的勞動工資也進入了“新常態”。最低工資增長必須建立在經濟效益提高的基礎上,雖然增幅與前兩年相比稍微有所降低,也是合理的。

      事實上,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了增速下降、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與之相同步的,勞動工資也進入了新常態。2010年到2014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實際工資的增長率分別為8.5%、9.1%、7.3%、7.1%。2016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

      我國工資增幅不斷放緩

      高盛最近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中國今年一季度的工資增幅已從2013年的10%以上縮小到了7.3%,并且將在2017年進一步放緩至6.7%的水平。韋萊韜悅發布的《中國地區整體獎酬調研報告》稱,中國企業的實際薪酬平均增幅在2011年出現峰值11.6%之后開始放緩,從2012年的9.6%下降至2015年的8.8%。預計2016年中國企業的預期薪酬增幅將進一步降至8.5%。

      “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企業經營壓力增大,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也會隨之下調,這是必然的情況。”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表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于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民營企業而言,經營狀況并不樂觀,如果職工工資過高地增長,企業肯定難以承受。

      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韓巍認為,應發揮市場在職工工資決定和調整方面的決定性作用,要進一步合理劃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充分發揮市場在工資決定中的作用。同時,要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機制。“最低工資制度在保障勞動者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需要對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頻率和幅度進行更加審慎的判斷。”

      韓巍建議,通過科學測算評估最低工資標準的實施情況,確定兼顧勞動者工資權益和企業人工成本壓力的標準。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體制機制,加強最低工資標準確定中的三方對話。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