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的繳費比例
隨著企業年金市場游戲規則的部分出臺,企業年金成為目前的熱門話題之一。但是,建立企業年金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實惠?企業年金又給經濟生活帶來哪些影響?許多人對此還有不少疑惑,還有很多人不了解企業年金的含義。
企業年金是什么?
企業年金的個人所得稅應該如何扣繳?很多HR對企業員工的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爛熟于心,但是對企業年金卻很陌生,對其該不該計算個稅、怎么算個稅更是不清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對我國大部分企業來說,為員工繳納公共養老保險和個人所得稅已經是很沉重的負擔了,很難再另外為員工額外地補充養老保險。
企業年金的定義
網絡上對企業年金的定義較為多樣,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以下是一種較為全面、準確的定義:企業年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建立的,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 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是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等三個部分組成。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并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年金的繳費比例
企業年金非強制性規定,所以沒有繳費基數,但是有繳費上限。企業年金由企業和員工共同承擔,單位繳費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相當于工資總額的8.33%);單位和職工合計繳費一般不超過上年度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相當于工資總額的16.7%)。企業年金實行市場化運營,應選擇經勞動保障部認定的運營機構管理。
企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的區別與聯系
從定義上可以看出,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是國家強制規定的,后者是國家鼓勵建立的。此外,二者的區別還體現在兩種養老保險的層次和功能上的不同,二者的聯系主要體現在兩種養老保險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延伸閱讀:
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后,“以房養老”問題引起社會廣泛議論,人們越發擔憂個人養老的問題。因此,除政府承擔基礎養老責任外,企業在個人養老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被突出出來。
中小企業“缺席”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制度之外,企業及其職工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經濟實力,自愿建立的旨在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之初,需將企業年金方案報送所在地區的人保部門備案,然后再與受托人、投資管理人、托管人和賬戶管理人簽署合同,將企業的年金進行托管。
人社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已達574 8 5年,企業年金發展初期,保監會曾預測,企業年金每年有望新增1000億元以上,到2010年,總額有望達到千萬億元以上。然而,時隔多年,我國企業年金規模依然偏小,甚至不及當年預期的一半。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不繳或者少繳企業年金,中小企業更是嚴重“缺席”。中小企業盈利水平一般,抵御經濟風險能力不強,削弱了其參與企業年金的積極性。
我國三大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并不均衡,企業年金占比偏小,已成為發展中的短板。2 012年,方正金融研究院發布的一組研究數據表明,我國企業年金占基本養老金比重為18 . 3%,而全球企業年金(大約30萬億美元)則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約6萬億美元)的500%。
而且我國企業年金的平均替代率遠不到1%,而英國和美國等國家則接近40%。
現今,企業年金的資金規模雖然較初期增長了2 5倍,但其中90%以上的資金依然來自大型國企,建立企業年金的大都是電力、石化、石油和電信等經濟效益比較好的壟斷行業。
企業年金收益率可觀
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之后,將企業的年金進行托管,管理方式分為企業年金單一計劃和企業年金集合計劃。單一計劃一般適合資金雄厚的大企業,管理機構會為其資金制訂量體裁衣式的投資計劃。
企業年金的運營成本較高,如果資金規模小,運營成本就高,進而造成投資收益不盡如人意。所以,多個中小企業可以共同參加,實行企業年金集合計劃。
從目前企業年金的運行狀況來看,收益率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2 012年,中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達到4800多億元,而且取得了比較好的投資收益。從2007年開始統計以來,到去年底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8 . 35%,而同期的通貨膨脹率為2 .4 4%,它的收益率高出了同期的通脹近6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楊健認為,企業年金立足長遠,如果能夠巧妙地對市場進行正確判斷,把組合配比做得更好,應該能夠獲得讓人放心的企業年金業績。
企業年金不可隨便提取
企業和員工按照一定比例繳納企業年金,員工如何提取呢?2004年施行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對企業年金的支付條件進行了限定,職工個人不能隨意領取。
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后,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企業年金原本屬于企業薪資延期支付的部分,所以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大部分跳槽或者辭職人員只能將自己個人繳納的部分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