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成效顯著
日前,記者從市總工會獲悉,我市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成效顯著。截至去年底,我市7000余家企業實行工資集體協商,近40萬職工受益。
為進一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去年,市總工會先后修訂下發了《晉城市總工會關于建立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的實施意見》、《晉城市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方案》,舉辦了工資集體協商師資培訓班,加大在私營、小微企業中的推行力度,不斷提高工資集體協商的覆蓋率。截至去年底,全市共簽訂工資集體合同2878份,覆蓋企業7125個,覆蓋職工395546人。其中簽訂區域性工資集體合同71份,覆蓋企業4465個,覆蓋職工56399人;簽訂行業性工資集體合同25份,覆蓋企業634個,覆蓋職工65523人,簽訂工資集體合同的企業占建會企業總數的94%。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富士康科技工業園,已連續4年簽訂工資集體合同。
市總工會法工部部長王晉生介紹,今年集體合同工作以鞏固建制、提高質量、增強實效為目標,具體是以區域性、行業性、非公有制企業和小微企業為重點,把行業集體協商作為推動集體協商提質增效的主攻方向,深入企業、深入基層、分類指導,力爭到年底,單獨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建會企業達到合格以上標準(60分)的占80%以上。同時認真選樹培育典型,示范帶動提高協商質量和水平,力爭到年底,在市、縣兩級總工會至少各培育選樹2個行業、2個企業、1個區域集體協商示范點,并通過組織成果觀摩、成果展示等活動,互相學習借鑒,推動工作創新。
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就是維護勞動者自身利益的一種有效途徑,一方面能夠維護一線職工的權益,使工資增長與企業效益提高相適應,確保每個職工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和諧穩定的企業勞資關系,增強企業凝聚力,調動所有職工的.積極性。
在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是建立新型勞資關系、實現勞資雙贏的需要。也是廣大工薪階層的勞動者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的現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