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友善的名人故事(精選16篇)
友善是一種美德,它可以使我們與人相處得更加和諧,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在名人中,也有很多人因為他們的友善而備受贊譽。下面給大家分享友善的名人故事,歡迎借鑒!
友善的名人故事 1
那時候,在鋼琴演奏時,往往要把劇場的燈熄滅,一片黑暗,以便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坐在鋼琴面前,當燈一滅,就悄悄地讓肖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觀眾被美妙的鋼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畢,燈亮了。人們既為出現了這位鋼琴演奏的新星而高興,又對李斯特推薦新秀深表欽佩。正是李斯特胸懷大度,寬厚待人的為人態度讓肖邦脫穎而出。
唐代婁師德教育弟弟為官待人要寬容
唐代婁師德教育他弟弟為官待人要寬容。他弟弟說:“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婁師德說:“這還不行。你把它擦去,還是違背發火人要侮辱你的`意愿。我看還不如讓唾沫自然干掉為好。”
友善的名人故事 2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后,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友善的名人故事 3
一天晚上,攜愛妃舉辦燭光晚會,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陣大風把蠟燭吹滅。一名武將欲乘黑調戲愛妃,被愛妃一把扯下盔上紅纓,愛妃建議楚王即刻點燈,看看哪個家伙盔上紅纓已失,嚴加懲辦。朋友妻不可欺呀,何況是領導之妻呢?豈料莊王大度能容,下令眾將全都摘去盔上紅纓,然后方可點燈。不久,楚王御駕親征與敵國開戰,被困重圍,手下兵將四散奔逃,楚王命懸一發,忽然竄出一將拼死力戰,保楚王殺出重圍,撿回一條性命。楚王激動地說:“別人都自逃性命,唯有愛卿肯舍命救駕,你叫什么?是哪個單位的.?”該將答曰:“我就是那日燭光晚會上調戲您媳婦的人啊!”
友善的名人故事 4
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胡佛,有一次飛回洛杉磯,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失靈,幸虧他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跡般地著陸。胡佛立即檢查飛機用油,正如他所預料的,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當他召見那個負責保養的'機械工時,對方已嚇得直哭。這時,胡佛并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發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維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說:“為了證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的飛機做維修工作。”從此,胡佛的飛機再也沒有出過差錯,那位馬馬虎虎的維修工也變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了。
友善的名人故事 5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后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于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后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
友善的名人故事 6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里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后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后,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后,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友善的名人故事 7
1834年,25歲的林肯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過考試當上了律師。
當律師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當地很有聲望。很多人都來找他幫著打官司。但是他為了當事人辯護有一個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是正義的一方。許多窮人沒有錢付給他勞務費,但是只要告訴林肯:“我是正義的,請你幫我討回公道。”林肯就會免費為他辯護。
一次,一個很有錢的人請林肯為他辯護。林肯聽了那個客戶的陳述,發現那個人是在誣陷好人,于是就說:“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辯護,因為您的行為是非正義的。”
那個人說:“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請您幫我打這場不正義的官司,只要我勝訴,您要多少酬勞都可以。”
林肯嚴肅地說:“只要使用一點點法庭辯護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勝訴,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當我站在法官面前講話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林肯,你在撒謊。’謊話只有在丟掉良心的時候,才能大聲地說出口。我不能丟掉良心,也不可能講出謊話。所以,請您另請高明,我沒有能力為您效勞。”
那個人聽了,什么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林肯的辦公室。
友善的名人故事 8
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里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
長大后,林肯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外出謀生。他什么活兒都干,打過短工,當過水手、店員、鄉村郵遞員、土地測量員,還干過伐木、劈木頭的重力氣活兒。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認真負責,誠實而且守信用。
他十幾歲時當過村了里雜貨店的店員。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這幾分錢跑了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就跑了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他誠實、好學、謙虛,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
友善的名人故事 9
宰相肚里能撐船
蜀國丞相蔣琬在諸葛亮逝世后,任用楊戲輔佐朝政。楊戲性格孤僻,不善言辭,對蔣琬的.提問總是默不作聲。有人見此不滿,在蔣琬面前抱怨道:"楊戲對您如此冷淡,實在有失禮數!"蔣琬卻淡然一笑,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讓楊戲當眾贊揚我,不符合他的性情;讓他當眾批評我,他會覺得難以啟齒。因此,他選擇保持沉默。這正是他獨特的優點。"后來,有人稱贊蔣琬"胸懷廣闊,寬容大度"。
友善的名人故事 10
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在外交談判中成功地讓失竊的玉璽完好無損地歸還給趙國,受到趙王的.賞識,被封為上卿,位高于廉頗。廉頗心中不服,便發誓要當眾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此事后,并未直接與廉頗對抗,而是選擇忍讓避讓。他告訴身邊的門客說:"秦國不敢輕易侵略我們趙國,正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共同守護。我對廉將軍忍讓退讓,并非因為畏懼,而是出于國家安危大局的考量。個人的私仇可以暫時放在一邊,國家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廉頗得知藺相如的用心后,感到十分慚愧,最終前去向藺相如請罪,表達自己的悔意。
友善的名人故事 11
仁義胡同
明朝年間,董篤行是山東濟陽人,他在京城做官。有一天,他收到家信,說家里因為蓋房與鄰居發生爭執,希望他能借助自己的`權勢來解決這個問題。董篤行看完家信后,立即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家與鄰,本同根,何必為墻起紛爭。寬容相待,共謀大計,何愁不能和衷共濟。"家人看了信后,深以為然,于是在蓋房時主動讓出一些地盤。鄰居見董家如此仁義,也心生感激,也同樣慷慨地讓出一部分地皮。最終,兩家共同讓出了一條胡同,于是便有了一條寬敞的胡同,人們稱之為"仁義胡同"。
友善的名人故事 12
李斯特義收學員
有一個年輕女音樂家要舉辦音樂會,海報上宣稱她是柴可夫斯基的'學生。就在演出前一天,柴可夫斯基突然出現在女音樂家面前。女音樂家嚇得目瞪口呆,哭訴著說,之前的說法只是為了引起關注,請求柴可夫斯基原諒。柴可夫斯基要求女音樂家現場演奏一曲,然后給予指導。最后,柴可夫斯基豁達地說道:"你勇敢地登上舞臺演奏吧,從現在起你就是我的學生。你可以告訴劇場經理,音樂會的最后一個節目將是老師為學生演奏。"音樂會上,柴可夫斯基彈奏了最后一曲。
友善的名人故事 13
林肯總統對待政敵
林肯總統以寬容著稱,曾有一次引起一位議員不滿。這位議員對他說:“您不應該試圖和那些政敵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道:“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這段對話讓人深思,寬容與理解或許能夠化解敵對,將潛在的對手轉化為朋友。
友善的名人故事 14
人首富李嘉誠接到來自美國商人的訂貨單,可就在他完成訂貨后,美商卻突然出事不要了,他只好解除訂單。按照合同,違約方必須作出巨額賠償。可是,當美商試探地問李嘉誠需要多少賠償金時,李嘉誠卻說:“生意場上的事,變幻莫測,換了我發生這種事情也自然。雖然你不要了,但我這批產品還未受到損失,所以就不必賠償了。中國有句話:“生意不成情意在嘛!”美商千恩萬謝而去。
時間久了,李嘉誠也慢慢淡忘了這件事。兩年后,美國來了另一個商人,專找李嘉誠要買他的塑料花,一下子讓他賺了一大筆。事成之后,李嘉誠問道:“先生為什么專門要我的`產品?”
對方回答:“我有一個生意上的朋友,經常談到你,說你這個人不錯,待人仁厚,不斤斤計較,可以打交道,所以我就找上門來嘍。”
友善的名人故事 15
一天,畢加索的一個學生忍不住問他:“老師,市面上有許多您的假畫,嚴重影響你的聲譽,你為何不去制止一下?”
畢加索微微一笑道:“為什么要去制止呢?畫假畫的人,不是畫技很高的窮畫家,就是非常熟悉我畫風的老朋友。前者天賦很高,但生活不易,應該給予他們寬容和幫助,他們今后方有出頭之日;而如果是后者,則更不應去計較,因為西班牙人是不能和朋友為難的!”
接著,畢加索又繼續說道,況且那些鑒定真跡的專家們也要吃飯,如果我去制止作假畫的'人,那么他們也將無飯可吃,“因為我,有更多的人能吃上飯,何樂而不為呢?”
由于畢加索不追求造假者,導致他的假畫如日劇增,有的假畫甚至連他自己也都難以分辨。有一天,有一個畫商拿著一幅簽有畢加索名字的畫,前來找畢加索,詢問是不是他的真跡。畢加索簡單看了一眼,便說道:“冒牌貨!”
不久后,那個畫商又興致勃勃地拿來另一幅畫,請畢加索鑒定真偽,這次畢加索看都沒看,便說道,冒牌貨!畫商一聽急了,他大聲地嚷道:“這畫可是您不久前親筆畫的呀,當時我就在現場!”
畢加索聽后,尷尬了一會,然后聳了聳肩,笑嘻嘻地說道:“當我靈感不在,心情不佳時,有時自己也畫‘冒牌貨’!”
一個藝術家能否真正稱得上是“德藝雙磬”,不僅要看他在藝術上的造詣,更要看他在德行上的境界,畢加索無疑是有藝又有德之人。
友善的名人故事 16
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一書中,記述了很多關于魯迅的小事。
在上海時,魯迅家里用了一個善良而又淳樸的老女工。凡工人有錯誤,魯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對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很慈祥,魯迅要海嬰叫她姆媽,從來不許直呼其名。
每逢魯迅和許廣平去飯廳吃飯的時候,姆媽就來到魯迅寫作兼臥室的一間大房間里,做清潔工作,或帶著海嬰在這里玩耍。有一天,魯迅吃完飯回到房里一看,她和海嬰玩得正歡,在朝馬路的.三樓陽臺上和海嬰一頁頁地吹紙片,說是放風箏。海嬰看到紙片飛舞,忽上忽下,高興極了,總是要求再來一個。
看到二人如此歡樂,魯迅走了過來。可走近了,卻發現那紙片正是自己書架內的一本書,被撕去大半本做蝴蝶和風箏放飛。魯迅連忙攔阻,才把后小半本收回。姆媽是文盲,不懂得魯迅視書如命的脾氣,又想博得小海嬰的歡喜,就沒顧得那么多。但魯迅體諒她,沒有加以責備,只告誡以后不可再做了。
另一次,魯迅寫完稿子還沒來得及收起就去吃放了,稿子就攤放在桌子上。姆媽來打掃房間,擦桌子時順手把稿子掃到地下,當廢物掃掉了。魯迅回到房間一看:稿子為什么不見了?追問起來,才知是當廢物掃掉,倒在樓外放垃圾的垃圾箱里了。許廣平趕緊跑到樓下,打開垃圾箱的門,幸好還沒有別人倒下污濕的東西,就拾了回來。魯迅也是笑笑,嘆息了事。
不過,不認字的姆媽也曾幫魯迅找到過一本好書。1931年的某一天,魯迅東邊的鄰居搬走了,姆媽照往常習慣,仍然領著小海嬰去玩,回來手內帶著一本人家遺下不要的破書,準備給海嬰玩。魯迅接過來一看,被那精美的萊勒孚50多幅插圖和原作者馬克·吐溫迷住了,愛不釋手地翻了又翻。后來,魯迅又托人翻譯了全書,那就是《夏娃日記》。
【友善的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故事05-15
名人故事02-26
名人的故事07-06
名人的故事07-09
經典名人故事05-13
(經典)名人故事07-17
經典名人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素材精彩01-01
勵志名人故事|名人勵志小故事04-12
中外名人的勵志故事:名人勵志故事大全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