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考研招生專業目錄

    發布時間:2017-12-12 編輯:少冰

      隨著2017考研的到來,相關的考研招生信息也開始公布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2017年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考研招生專業目錄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的閱讀。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全日制
    擬招人數
    非全日制
    擬招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120 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
    (01062332239)
    39 0   本學院不招收單獨考試考生
      1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13 工程力學(包括材料力學、理論力學) 或 825 高等代數 或 826 理論力學
    復試科目:552 專業綜合(適用固體力學專業)
    080102 固體力學
    01 工程結構和材料中的非線性力學研究
    02 材料的損傷與斷裂破壞分析
      2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13 工程力學(包括材料力學、理論力學)
    復試科目:534 專業綜合(包括機械制圖、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機械設計、自動控制理論) 
    080200 機械工程
    01 重大工業裝備的故障診斷與智能控制
    02 工程設施服役安全的遠程監控與信號處理
    03 重大工程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設計理論
    04 多源異構傳感器信息融合方法
    05 復雜環境聲學測試與數值仿真技術
    06 工程材料加速試驗技術研究
    07 工程材料摩擦學性能研究
    08 非線性超聲無損檢測仿真與實驗分析
    09 工程材料先進表征技術與評價
    10 先進工業現場檢測技術
      8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02 數學二
    ④804 物理化學A 或 808 統計物理 或 814 材料科學基礎
    復試科目:526 固體物理 或 527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或 528 有機化學 或 529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或 530 粉末冶金學 或 531 塑性加工原理 或 532 材料分析方法 
    080500 材料科學與工程
    01 材料制備過程的同步輻射表征技術
    02 不銹鋼的再鈍化與表面氧化膜的同步輻射研究
    03 海洋工程材料結構安全可靠性評估與風險評估
    04 石油化工裝備材料的腐蝕失效與控制
    05 高超聲速環境模擬與材料服役性能
    06 海水腐蝕過程的模擬與仿真
    07 核電高溫高壓水中材料的腐蝕行為
    08 核電站關鍵材料及服役評價
    09 核電站焊接連接件及安全評價
    10 工程關鍵材料微動損傷和微動腐蝕
    11 超(超)臨界火電站材料及服役評價
    12 工程材料在高溫高壓環境下的服役損傷
    13 核電、火電站裝備壽命預測及延壽技術
    14 高溫水中的流動促進腐蝕
    15 工程材料失效微觀機理及數值模擬
    16 金屬腐蝕/電沉積過程的先進試驗表征及計算機模擬
    17 金屬材料微觀成分及組織結構不均性對其耐蝕性能影響研究
    18 銅箔電沉積制備及其性能評估
    19 耐蝕表面處理技術開發及其作用機理研究
    20 電化學監檢測技術研究與開發
    21 海洋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與評價
    22 材料的電化學方法高通量制備與綜合表征技術研究
    23 軌道交通關鍵結構材料服役性能評價及損傷失效機理
    24 力學-化學多場耦合環境下材料服役行為
    25 工程材料失效過程的多尺度研究
    26 材料基因組工程高通量原位統計映射表征技術研究
    27 材料基因組工程基本單元及介觀尺度性能表征技術研究
    28 材料高通量表征中的圖像處理技術研究
    29 材料表面工程(耐蝕、耐磨涂鍍層技術)
    30 磁性納米顆粒及納米復合材料合成與調控
    31 磁性材料基因組制備與表征技術
    32 球差電鏡材料微結構表征技術
    33 材料服役行為原位透射電鏡表征技術
      1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51 自動控制原理 或 853 電路分析基礎
    復試科目:539 數字電子技術 或 544 信號與系統 
    081100 控制科學與工程
    01 基于物聯網的數據采集與信息融合
    02 電動車輛控制技術
    03 材料科學中的圖像處理技術研究
    04 智能裝備服役安全評價與壽命預測
      1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71 計算機綜合一(含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
    復試科目:549 計算機綜合二(含系統結構、操作系統)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1 材料信息學
    02 大數據理論及材料學應用
    03 人工智能與知識工程
    04 高通量試驗數據分析處理
    05 材料科學中的圖像處理技術研究
    06 材料服役行為仿真研究
    07 數據分析與數值計算
      2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45 混凝土結構 或 860 巖石力學
    復試科目:505 土力學 或 506 工程地質學 或 508 結構力學 
    081400 土木工程
    01 道路工程
    02 傳感器開發與應用
    03 物聯網與交通基礎設施管理
    04 結構健康監測與安全評定
    05 結構耐久性設計與評估
    06 結構全壽命設計
    07 智能結構材料
    08 高性能混凝土
    09 橋梁工程
    10 風工程
      5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02 數學二
    ④813 工程力學(包括材料力學、理論力學)
    復試科目:534 專業綜合(包括機械制圖、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機械設計、自動控制理論) 
    085201 機械工程
    01 試驗裝置遠程監測與控制技術
    02 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
    03 道路工程材料力學性能檢測分析
    04 現代檢測技術與傳感器網絡
    05 工程材料先進表征技術與評價
    06 工業無線傳感器網絡與現代檢測技術
      9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302 數學二
    ④804 物理化學A 或 814 材料科學基礎
    復試科目:526 固體物理 或 527 無機材料物理化學 或 529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或 530 粉末冶金學 或 531 塑性加工原理 或 532 材料分析方法 
    085204 材料工程
    01 材料腐蝕控制
    02 材料性能評價
    03 表面納米技術
    04 核電關鍵材料結構、性能及其環境適應性評價技術
    05 核電焊接連接件的結構、性能及其環境適應性評價技術
    06 材料微動損傷的檢測技術及評價
    07 金屬腐蝕/電沉積的跨尺度研究
    08 腐蝕監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
    09 大氣腐蝕加速模擬試驗相關性研究
    10 自然環境下工程材料失效行為研究
    11 金屬材料疲勞與斷裂
    12 金屬材料腐蝕與應力腐蝕開裂
    13 原位統計表征技術研究
    14 材料性能評價體系研究
    15 材料表面工程(耐蝕、耐磨涂鍍層技術)
    16 磁性納米顆粒及納米復合材料合成與調控
    17 磁性材料基因組制備與表征技術
    18 球差電鏡材料微結構表征技術
    19 材料服役行為原位表征技術
      2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51 自動控制原理 或 853 電路分析基礎
    復試科目:539 數字電子技術 或 544 信號與系統 
    085210 控制工程
    01 數據采集及數據融合技術
    02 無人駕駛車輛智能控制技術
    03 系統服役安全評價及壽命預測技術
      3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02 數學二
    ④871 計算機綜合一(含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
    復試科目:549 計算機綜合二(含系統結構、操作系統) 
    085211 計算機技術
    01 材料數據與知識工程
    02 材料試驗云服務研發
    03 基于物聯網的試驗及監控
    04 數值模擬
      5 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02 數學二
    ④844 土木工程施工 或 863 土力學
    復試科目:506 工程地質學 或 519 地基基礎
    085213 建筑與土木工程
    01 可持續發展評估方法
    02 結構優化設計
    03 結構試驗技術
    04 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
    05 智能材料與結構
    06 智能傳感器與監測技術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