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7年湖北師范大學820電路考研大綱

    發布時間:2017-11-29 編輯:少冰

      隨著2017考研的接近,相關的考研信息也開始出臺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2017年湖北師范大學820電路考研大綱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的閱讀。

      一、考查目標

      電路科目重點考察學生對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1、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約占10%;

      2、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約占5%;

      3、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約占15%;

      4、電路定理約占15%;

      5、儲能元件占3%;

      6、二階電路約占15%;

      7、相量法約占2%;

      8、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約占10%;

      9、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約占5%;

      10、電路的頻率響應約占5%

      11、三相電路約占5%;

      12、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和信號的頻譜5%;

      13、二端口網絡約占5%;

      (四)試卷題型結構

      1、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2、填空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3、計算題: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五)主要參考書目

      邱關源,羅先覺等編著,《電路》(第五版),高教出版社,2009年。

      三、考查范圍

      (一)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約(10%)

      第一節電路和電路模型

      第二節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第三節電功率和能量

      第四節電路元件

      第五節電阻元件

      第六節電容元件

      第七節電感元件

      第八節電壓源和電流源

      第九節受控電源

      第十節基爾霍夫定律

      (二)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約(5%)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第三節電阻的Y形連接和Δ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第四節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和并聯

      第五節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第六節輸入電阻

      (三)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15%)

      第一節電路的圖

      第二節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

      第三節支路電流法

      第四節網孔電流法

      第五節回路電流法

      第六節結點電壓法

      (四)電路定理約占(15%)

      第一節疊加定理

      第二節替代定理

      第三節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五)儲能元件(3%)

      第一節電容元件

      第二節電感元件

      第三節電容、電感元件的串聯與并聯

      (六)二階電路約(15%)

      第一節動態電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條件

      第二節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第三節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第四節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第五節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第六節二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和全響應

      第七節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七)相量法約(2%)

      第一節復數

      第二節正弦量。

      第三節相量法的基礎

      第四節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八)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10%)

      第一節阻抗和導納

      第二節阻抗(導納)的串聯和并聯

      第三節電路的相量圖

      第四節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第五節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第六節復功率

      第七節最大功率傳輸

      (九)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5%)

      第一節互感

      第二節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

      第三節空心變壓器

      第四節理想變壓器

      (十)電路的頻率響應(5%)

      第二節RLC串聯電路的諧振

      第四節RLC并聯諧振電路

      (十一)三相電路(5%)

      第一節三相電路

      第二節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的關系

      第三節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第四節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

      第五節三相電路的功率

      (十二)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和信號的頻譜(5%)

      第一節非正弦周期信號

      第二節周期函數分解為傅立葉級數

      第三節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十三)二端口網絡(5%)

      第一節二端口網絡

      第二節二端口的參數和方程

      第三節二端口的等效電路

      第四節二端口的聯結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