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建筑安全基本知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建筑安全基本知識匯總
建筑業屬于事故多發的高危待行業,其中高處墜落、觸電事故、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等五種,為建筑業最常發生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95%以上,稱為“五大傷害”。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建筑安全基本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建筑安全基本知識
一、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特點
1、建筑產品是固定的、附著在土地上的,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塊土地。建筑結構、規模、功能和施工工藝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說建筑產品沒有完全相同的。對人員、材料、機械設備、設施、防護用品、施工技術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現場環境(如地理條件、季節、氣候等)也千差萬別,決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是不斷變化的。
2、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流水作業,建筑業的工作場所和工作內容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每一個工序都可以使得施工現場變化得完全不同。而隨著工程的進度,施工現場可能會從地下的幾十米到地上的幾百米。在建筑過程中,周邊環境、作業條件、施工技術等都是在不斷地變化,施工過程的安全問題也是不停變化的,而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往往滯后于施工進度。
3、建筑施工流動性大,是建筑施工的又一特點。一個工程完成以后,施工隊伍就要轉移到新的地點,去建新的項目。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個地區,也可能在另一地區,那么施工隊伍就要相應地在不同的地區間流動。
4、建筑施工大多是露天作業,以重體力勞動的手工作業為主。建筑施工作業的高強度,施工現場的噪聲、熱量、有害氣體和塵土等,以及露天作業環境不固定,高溫和嚴寒使得作業人員體力和注意力下降,大風、雨雪天氣還會導致工作條件惡劣,夜間照明不夠,都會增加危險、有害因素。
5、公司(施工企業)與項目部的分離,使得現場安全管理的責任,更多地由項目部來承擔,致使公司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在項目部得到充分的落實。
6、建筑施工過程存在多個安全責任主體,如建設、勘察、設計、監理及施工等單位,其關系的復雜性,決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難度較高。施工現場安全由施工單位負責,衽施工總承包,承包由總承包單位負責,爭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
7、近年來,建設施工正由以工業建筑為主向民用建筑為主轉變,建筑物由低層向高層發展,施工現場由較為廣闊的場地向狹窄的場地變化。使得建筑施工的難度增大,危險、有害因素變化大,出現很多不安全性。
8、建筑業生產過程的低技術含量、非標準化作業,而建筑業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與施工單位間的短期雇用關系,造成了施工單位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嚴重不足,使得施工作業人員缺少基本的安全生產常識,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的現象時有發生。
建筑施工復雜又變幻不定,由于以上各種因素,因此不安全因素較多,較復雜。特別是生產高峰季節、高峰時間更易發生事故。施工過程中存在臨時觀念,不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偷工減料,重生產輕安全,存在僥幸心理,傷亡事故必然頻繁發生。
二、施工現場的主要安全事故
建筑業屬于事故多發的高危待行業,其中高處墜落、觸電事故、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等五種,為建筑業最常發生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95%以上,稱為“五大傷害”。
其它建筑施工易發生的事故還有火災、中毒和窒息、火藥爆炸、車輛傷害、起重傷害、淹溺、灼燙、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其他傷害等。
三、進入施工現場的基本安全紀律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并正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2、穿拖鞋、高跟鞋、赤腳或赤膊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3、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合格不得上崗,非操作者嚴禁進入危險區域。特種作業必須持特種作業資格證上崗。
4、凡2m以上的高處作業無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必須先掛牢后再作業。
5、高處作業材料和工具等物件不得上拋下擲。
6、穿硬底鞋不得進行登高作業。
7、機械設備、機具使用,必須做到“定人、定機”制度。未經有關人員同意,非操作人員不得使用。
8、電動機械設備,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和可靠保護接零,方可啟動使用。
9、未經有關人員批準,不得隨意拆除安全設施和安全裝置。因作業需要拆除的,作業完畢后,必須立即恢復。
10、井字架吊籃、料斗不準乘人。
11、酒后不準上班作業。
12、作業前應對相關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建筑工地安全生產核心要點
一、基礎規范與防護措施
1. 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建筑施工需將安全置于首位,通過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和教育培訓等手段,提前預防事故發生。具體實踐要求如下:
意識與責任: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需樹立安全意識,正確處理安全與進度、效益的關系;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明確項目經理、班組長等各崗位安全職責。
制度與措施:定期更新安全技術措施,確保設備、材料符合國家標準。
2. 安全防護“三寶四口五臨邊”
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安全帽:帽襯與帽殼保持頂部20-50mm、四周5-20mm間隙,佩戴時務必系緊帽帶。
安全帶:遵循高掛低用原則,掛鉤需掛在連接環上,禁止直接掛在安全繩上。
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建筑外側,定期檢查破損情況。
四口: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口。
防護要求:設置高度≥1.2m的防護欄桿,洞口加蓋防護板,電梯井口需封閉管理。
五臨邊:基坑周邊、樓層周邊、屋面周邊、未裝欄桿樓梯邊、未裝欄板陽臺邊。
防護措施:臨邊作業設置雙層圍欄或安全網,基坑臨邊防護高度≥1.2m并設置警示標志。
3. 十大傷害類型與預防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觸電等是建筑施工常見事故類型,預防措施如下:
高處作業:2米以上作業人員需持證上崗,落實防滑、防墜措施
起重機械:嚴格執行“十不吊”原則,如超載不吊、散裝物捆扎不牢不吊等。
用電安全:臨時用電設備超4臺或功率≥50kW需編制專項方案,線路架空高度符合標準。
二、管理制度與操作規范
4. 安全管理“三違三不傷害”
三違: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管理人員需避免盲目趕工,作業人員需規范操作,如焊接時佩戴護目鏡和絕緣手套。
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通過安全交底、危險源公示、交叉作業隔離等措施落實。
5. 配電與作業規范
三級配電:實行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的三級配電系統,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保”。
登高作業:嚴格遵守“十不登”原則,包括禁止心臟病/高血壓患者登高、6級以上強風登高、無照明登高。
人員與制度:作業人員需持工作證、操作證上崗;執行交接班制、巡檢制和設備定期試驗制。
三、檢查整改與應急處理
6. 隱患排查與整改
三定四不放過:隱患整改需做到定人、定時、定措施;事故處理遵循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未追究不放過等原則。
檢查制度:實行日常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重點排查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
7. 應急與消防
四懂四會:要求人員懂火災預防、撲救、逃生知識,會報警、使用滅火器、撲滅初期火災。
應急預案:制定高空墜落、坍塌等專項預案,每季度開展應急演練并完善流程。
四、意識提升與責任落實
8. 安全教育與責任體系
三級教育:實行公司級、項目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內容涵蓋法規、操作規程、急救知識。
五個須知:要求員工知曉安全重點部位、責任體系、操作規程、隱患措施和應急預案。
心理建設:針對僥幸、麻痹、逞能等十大不安全心理,開展案例教育。
9. 責任追究與激勵機制
八個結合:建立約束與激勵并重、檢查與整改聯動的管理機制,落實全員安全績效考核。
九個到位:確保領導責任、教育培訓、技術技能、處罰措施等九個關鍵環節全面落實。
【建筑安全基本知識】相關文章:
最新建筑安全基本知識10-23
上網的基本知識09-29
棒球的基本知識10-20
手繪的基本知識07-29
構圖基本知識08-11
鋼材基本知識08-14
叉車的基本知識07-22
茶藝的基本知識09-20
航模精選基本知識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