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000字]

    時間:2020-11-26 10:57:1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我要投稿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000字]

      八月應是赤日炎炎,驕陽似火的月份。可這幾天雨水卻有點耐不住寂寞過于頻繁了些,才剛剛升起的一縷光影,轉身就被烏云包裹。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000字]

      我窩在窗旁的沙發里,沉浸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世界里,偶爾抬頭看看玻璃上拍打著的小雨,繼而又轉回書中。閉上眼睛傾聽她的人生歷程,和她一起高興,同她一起悲傷。

      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心境本來也被這潮濕感染著、陰暗著,可是我卻透過海倫的頑強,在她那無光、無聲、無語孤獨的歲月里,看到了那些鼓勵我們勇敢、努力去生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瞬間。讓我在這充滿光明的意境中沉淀了一份心性,讓我更好的去感悟命,感悟生活。

      海倫。凱勒被馬克·吐溫稱為十九世紀的兩大奇人之一。她出生在美國一個溫暖的家庭,一長串一長串的爬藤薔薇倒掛在陽臺上,散發著芳香。她有愛她的父母,從出生就是個聰明伶俐倍受寵愛的嬰兒。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19個月的時候戈然而止,因為一場大病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說話的能力。她不是沒有憤怒過、粗暴過、無禮過,然而有位充滿正能量的老師莎莉文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讀書。

      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給她帶來光明和希望。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成為了一名知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的.作家和教育家。一生一共撰寫了《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14部著作。

      在看這本書的初期,我產生過很大的疑惑,海倫對周圍事物的描寫是那么的細膩、那么的靈動,根本不象是一個生活在無聲、無語、黑暗世界的人所寫。

      她寫到在旅途中結交新朋友,去騎馬、劃船,去月夜泛舟,去采摘鮮花、捕昆蟲,這些都是多么鮮明、活潑、生動的文字。

      然而隨著文章的深入我才知道她其實并不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她的心去領略美景,用心去感受世界,用心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

      海倫教會了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綻放出無限的光芒,使我們懂得了時間的珍貴。做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接觸各種病人。有些病人身患癌癥,所剩時間星星點點。

      他們有的暴躁憤怒、有的郁郁寡歡,但是最后都會在為數不多的時間里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填滿所有的遺憾。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再多給一點時間。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把每一個今天當成最后一天去珍惜,那我們的生活會不會變的更多姿多彩?古羅馬詩人霍勒斯曾寫到:“這個人很快樂,也只有他能快樂,因為他把今天稱之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能感到幸福,能夠說‘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在今天已經努力過了’。

      也許有人會問,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呢?最近也流行著一句很潮的話,”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的“。聾人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盲人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可是我們為什么要在失去后才知道去珍惜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2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讀后感01-0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4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