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冬至征文傳統文化推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征文吧,征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了然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征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征文傳統文化推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餃子夏至面”,每年冬至媽媽都不忘煮餃子。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一早,當我捧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時,驚喜地發現媽媽已經把透明桌布下鋪上了喜慶的冬至節氣畫,餃子的熱氣裊裊蒸騰在邊上,倒像是畫中的一盤吃食。窗外,陽光溫暖地傾瀉在對面房的墻壁上,讓人心情大好,我趕緊跑進房里,在桌子上涂九九消寒圖。
九九消寒圖是什么呢?就是數九。上幼兒園時,媽媽就教我念:“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上學后,她告訴我入了冬至就開始數九。數九得有個記錄才好,她讓我選擇一種記錄方式。一種是寫毛筆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先描好或打印好空心的字,九個字,每字繁體九劃,每天填一筆。第二種是梅花消寒圖,枝上九朵,每朵九瓣。還有一種像銅錢,可以在數九的同時記錄天氣,所以,我們選這種來記錄。媽媽教我“上點天陰下點晴,左風右雨雪中間”,我們還約定好不同的天氣用不同的顏色,晴用紅,陰用灰,雨用藍,雪用粉,待它被涂滿之時,寒盡春歸!用這樣的詩意打發漫漫長冬真是有意思。
我一邊在“銅錢”的下邊涂上紅色,一邊問:“媽媽,你說‘晴冬至,爛年邊;爛冬至,晴過年’,那么在2021年的春節,我們這是要下雨或下雪啰?”
“嗯,應該是!”
我和媽媽已經連續觀察幾年了,準確無誤,可好奇心還是讓我特別盼著過年,看看這次準不準!古人真是太聰明了,有這么多智慧,媽媽說那都是他們對大自然的規律總結,就比如說這張九九消寒圖,以前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里記錄的天氣情況預測來年是否風調雨順,指導農耕。
晚上奶奶打來電話,她自己在家灌了十斤香腸,豆絲也做好了,下次帶來。武漢的臘月都會腌魚、腌肉、灌香腸和打豆絲,這些是我們的必備年貨,外婆說腌東西在冬至這天是最好!
冬至了,媽媽帶我出去逛,看冬天的大自然。銀杏那滿樹的金黃已經變得稀稀拉拉,上個月還像芭蕾舞裙般舒展的葉子現在大多卷縮,掛在枝上搖搖晃晃,卻也好看,像冬姑娘的風鈴,風兒一吹,上下翻飛,有的悄而沒聲地落下,化做來年的春泥。梅花的骨朵已經冒尖了,紅梅的大一些,很堅硬,白梅的還尚小。“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過不了多久,梅花就要開放了!
聽說這個冬至節氣里會有一場雪,盼著下一場漫天大雪,我們一起在雪里飛奔——冬天快樂!
【冬至征文傳統文化】相關文章: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征文10-30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征文03-20
弘揚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征文03-20
圍繞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寫征文12-16
關于清明節傳統文化小學優秀征文01-10
傳統文化征文范文600字(通用23篇)11-13
冬至過冬至作文05-12
冬至由來和冬至習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