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1
我看了直播以后感觸頗深,作為教師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就需要鼓勵、信任、體諒,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贊許等,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父母語言植根在孩子的心中,多給予孩子肯定,正面的激勵!通過這堂直播課,我受益匪淺:感謝團縣委給我們家長這次學習的好機會,讓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如:老是抱怨孩子,放大孩子的缺點,并告訴我們以后要怎么做?如贊美孩子,理解孩子。從中我還了解了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每個人心靈的港灣,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用良好的心態,營造一個良好安靜的港灣,讓孩子們從這里起步,揚帆遠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始終是一位學習者,陪伴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2
以一個普通母親的身份,從學前教育的角度以一種全新的角度改寫了童話故事(家有女孩一定要看)幫女兒建立起保護自己的意識。
有一天,我看了一部電影《美麗人生》,突然有了靈感。這個電影講的是納粹時期的故事,全家被抓入集中營后,父親為了不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就對兒子說,集中營里發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個游戲,只要不違反游戲規則,就能獲得一部坦克。雖然集中營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卻快樂地生存下來,直至獲救,心中依然充滿愛與希望我決定像這位聰明的父親一樣,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幫女兒建立起保護自己的意識—改編童話故事。
女兒很喜歡芭比娃娃,有很濃的“公主”情結。所以,我特地在她6歲生日那天,送了一個美麗的芭比公主玩偶給她,并且溫柔地說:“做公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她們必須遵守芭比學校的公主守則。否則就算穿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公主。”
聽了我的'話,女兒連忙追問:“那芭比學校有什么公主守則呢?”
“我每天給你講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里都有一條公主守則,怎么樣?”
“好呀好呀,我最喜歡聽故事了!”女兒歡呼雀躍道。
我給女兒講的第一個故事是《新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別,所以雖然跟7個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換衣服時,她都會關好門窗,而且每晚都會回自己的房間睡覺。
其實白雪公主,并沒有真的吃下巫婆給的毒蘋果。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換了一個好蘋果,然后假裝中毒。如果真的中毒,怎么會那么容易就活過來呢?白雪公主會換蘋果,是因為她知道,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否則自己就會有危險。而且當時小矮人不在家,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詭計,她可能會受到傷害”女兒驚訝地叫道:“原來是這樣呀!我就覺得白雪公主不該那么笨,死了一次又一次,否則王子怎么會喜歡她呢?”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又對《灰姑娘》《豌豆公主》等童話,進行了改編:“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點之前趕回家,不僅僅是怕美麗的衣服和鞋子被打回原形,還有一個原因是,她覺得一個好女孩,不應該在外面待到太晚。正因為她的堅持,王子才被她深深打動了,認為她不只擁有美貌,而且還是個自尊自愛的好姑娘,適合當未來的王后”
“在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后,王子高興地送了一條項鏈給公主,并邀請公主當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間里。公主果斷地拒絕,并且告訴王子,真正的公主在婚禮之前,是不會跟男子住在同一個房間的,也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你的做法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所以我不會同你結婚。后來王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三向公主道歉,并且保證在結婚之前一定不會冒犯公主,豌豆公主這才原諒了他”
不知不覺中,我改編了十幾個童話。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盡量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女兒也饒有興致地從中總結出了許多公主守則,比如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絕不能讓人摸、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飲水食物、不要跟男子獨處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長輩、老師或者校長也不可以
有時候,女兒也會發牢騷,問我:“王子不是負責保護公主的嗎,為什么公主還要這么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呢?”我告訴女兒:“王子要等公主20歲以后才會出現。在王子出現之前,公主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優雅而高貴地活下去。如果公主因為不會保護自己而受到傷害,那么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現的那一天,就變成天上的星星了。
而且,如果公主什么也不做,只會被動地等待王子拯救,她或許因為美貌一時吸引王子,但是不會被王子所尊重,更不會成為王子的妻子。”聽了我的話,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幫助女兒建立起了較強的防護意識。現在的她,非常有原則,也懂得巧妙地保護自己。有一次,我因為有事把女兒托給開精品店的妹妹照顧。妹妹臨時外出進貨,店里只剩下女兒和一個年輕的男店員,于是女兒便跑到隔壁一對夫婦開的店里玩,直到妹妹回來才返回店中。妹妹問她為什么不待在店里看電視,她當時沒說什么,事后卻悄悄告訴小姨,公主要懂得保護自己,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單獨待在一起。自己之所以剛才沒說,是怕店員哥哥不高興
妹妹告訴我這件事時,我很高興:對一個母親來說,能賦予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讓她像一株帶刺的玫瑰,安全而美麗地綻放,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欣慰的呢?結束語:這篇如何提高小公主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芭比學校的公主守則,獻給所有的母親和孩子。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3
11月12日下午3點,我作為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有幸參加了濟南市匯泉小學組織的智慧家庭教育一對一心理輔導的培訓。在培訓中,心理老師認真聽取了每一位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一一作了解答;而我也是帶著問題從頭至尾的掌握了心理老師的智慧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孩子的事沒有小事,有些事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有位家長就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上補習班,因為年齡太小,對于數字掌握的不夠好,被這位家長嚴厲的訓斥了。結果導致孩子至今對于數學的學習和掌握都不盡如人意。從這個案例就反映出來,家長一方面在孩子需要娛樂的幼年時代過于的揠苗助長,扼殺了孩子的童心;另一方面,在引導孩子的時候過于簡單粗暴,缺少方式方法。導致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一顆不良的種子。這顆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芽長大,越長越大,而這位家長也通過這堂培訓課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那么,該如何改變現狀呢?我很喜歡這句話“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肯定會有被氣瘋和失去理智的時候,但是自己的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生命的神奇。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的主觀意識丟到一邊,陪伴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所以,家長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做孩子的知音,成為孩子親密的好朋友、好伙伴。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問題孩子是家長的延續。
家長們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為什么教育孩子那么難?
從幼兒園開始,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心中對孩子的愛就轉化成了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飲食起居的關注,漸漸地,我們發現教育孩子要么成了包袱、要么成了心病。
我們家長們是否想過,孩子出問題,家長是否從自身找原因呢?孩子成績不好就責怪孩子不用功,孩子玩游戲就責怪孩子不上進,孩子不聽父母話就責怪孩子沒孝心太自私。當孩子不夠優秀的時候,我們家長就挖苦責備,孩子再一逆反,我們家長可能會拳腳相加。
家長們只想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是出于對孩子的愛。但是是否考慮過,自己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愛是否會變質呢?有位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寫作業不夠認真,總是寫一會兒玩一會兒,做事拖沓。心理老師就問這位家長,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在干什么?家長回答,要么看電視要么聊天。問題就在這里了,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正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而這時候家長如果即看電視又聊天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注意力當然會影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這個問題表面是孩子寫作業拖沓,本質問題是家長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過程。要掌握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只有透徹的了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本身就是活潑好動的,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所以家長應該盡量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陪伴在孩子身邊,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是情緒轉移、能量傳遞的過程。
父母教給孩子的知識、道理、規則,孩子可能會忘記甚至逆反;而父母教育孩子過程中的情緒卻會傳遞給孩子,并被孩子潛移默化的轉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進而形成自己的情緒,一生受影響。所以,情緒化的父母是無法協助孩子建立穩定的自我價值觀,只會培養出情緒化的孩子。所以,心理老師建議,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平靜、喜悅的過程;平靜、喜悅的狀態就是對孩子的愛,父母的愛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不要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不要社會上的不良狀態帶回家。父母回到家里,就把所有的煩惱拋在腦后,給自己的孩子傳遞正能量。我們所能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短短不到兩節課的家庭智慧教育培訓使我感覺時間過得飛快。心理老師字字珠璣,言簡意賅,凝練有力,在與老師的融洽溝通中,能使家長深刻的反省自己的問題,發現家庭教育孩子中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用智慧的方法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粗暴、不是生搬硬套,對于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充分的認識自己,活學活用,用智慧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4
首先是鼓勵。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我們父母經常不會去鼓勵孩子,而是打罵孩子,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和價值感。從學習了家庭教育之后,我也改變了我的育兒模式。生活中看到孩子早晨起床疊自己的被子,我就會這樣鼓勵孩子,媽媽看到你疊被子的動作非常的嫻熟而且被子疊的整整齊齊,床鋪收拾很干凈,媽媽希望你每天起床都能這樣去整理自己的床鋪,立刻抱一抱孩子,此時孩子的心樂開了花,她就更愿意每天去做,孩子有了成就感。
其次是關系。父母關系大于親子關系。如果父母的關系處理不好,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他在擔心媽媽爸爸這會兒他們有沒有在吵架?如果他們離婚,我到底是跟爸爸還是跟媽媽?孩子的心思根本不可能集中在課堂堂上,這樣一來,孩子的成績能上去嗎?家庭教育是什么?家庭教育其實是父母活出來的樣子。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這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最后是習慣。現在孩子養習慣,將來習慣養孩子。大家都知道習慣的重要性,但是又有幾個家長為孩子培養過孩子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針對我家孩子作業拖拉磨蹭,我讓孩子用番茄鐘來做作業,不計時不作業。現在孩子養成了只要開始做作業就用番茄鐘定時的習慣,定25分鐘時間一到,孩子就站起來去喝水或上衛生間或者是玩一會兒橡皮泥等等。閱讀習慣也非常的重要,我從孩子幼兒園小班開始就每天陪孩子講故事,看繪本。孩子上了一年級,自己認識了拼音和認識了一些字,自己開始讀繪本、故事書,她的閱讀習慣已經形成,閱讀量也非常大,只有作業完成了,有時間他就會廢寢忘食的去讀課外書。父母要幫助孩子去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長大孩子的行為就不會出現太多的偏差,父母也會省心。
以上這三點內容就是我觀看的講座的一些感悟,我非常的期待白艷老師再給我們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給父母們講一些育兒的知識,再次感謝你們,有你們真好,我們育兒不會迷茫了。我呼吁各位育兒迷茫的寶爸寶媽們,你們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5
通過本次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人生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為一個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
父母承擔著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我們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來教育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行的習慣。教育理念跟著時代發展是一致的,都要不斷前進,不斷變革,作為家長有擔當,有責任感,多陪伴,才能提升感情,對自己嚴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習慣養成不在一朝一夕,日積月累才能破繭成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不斷加強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攜手家庭和社會,共同營造關愛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用愛滋潤孩子心靈,用心啟迪孩子智慧,履行家庭教育的責任,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6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這是明末清初理學家陸世儀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父母教導孩子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其實,過往中外名士留下的經典中,滲透著很多教育理念精髓,這是從社會發展中凝練出的智慧結晶。有時,恰恰就是這樣一句話,讓家長焦慮的心結茅塞頓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一樣,豁然開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就是要以身示范。如何做一個榜樣式的好家長?這幾個方面,身為父母應引起注意。
一、作為家長一定要培養自己良好的興趣愛好,如聽輕音樂、讀書、運動等,孩子耳濡目染就會養成這些良好的習慣,避免以后好動調皮,或者專注力不集中等。
二、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律性。如果家長每天在孩子面前表現的就是生活懶散、刷手機不停、游戲成癮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那孩子也容易受到影響,有樣學樣,逐漸養成一些不良習慣。可見,父母不僅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啟蒙老師,而且是終生的老師。
三、父母的性格也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如果父母性格暴躁,孩子可能會受這種性格的影響,遇到事情就容易發脾氣鬧情緒。如果父母當著孩子面爭吵打架,孩子也可能會模仿與他人發生肢體沖突,對其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這里特別要提一點,有些家長教育孩子時,總是把別人家的孩子多么優秀掛在嘴邊,想以此來刺激孩子的競爭意識,但自己面對外界壓力的時候,常常妥協放棄。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家長也同樣如此,自己不愿意面對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呢!所以,父母應該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高標準規范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好榜樣。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7
認真的讀完了鄭委老師《從自然型父母到智慧型家長》——為孩子做出1%的改變這本書,仔細回味,認真思考,感觸頗深。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曾想過用心的愛孩子,教育和培養孩子,但從沒有認真地想過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曾幼稚的以為成功就是幸福。鄭委老師從“幸福坐標”的四個象限指出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一生幸福,正確的幸福觀是享受著現在生活的快樂,同時不斷的追求積極的人生目標。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人一定成功,這就要求我們家長注意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要睜大雙眼判斷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價值觀是否正確。家長是孩子第一榜樣,只有家長好,孩子才能真正好。
同每個家長一樣,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好孩子,但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在我內心從沒有準確的答案。鄭委老師指出好孩子的核心是正確的幸福觀,對內敢于負責,對外會愛別人,內修德行,外展才華。不論做什么事不傷害,不妨礙社會,他人和自己,要做一個德者。孩子沒有責任心,家長才是罪魁禍首。要求家長給孩子不斷灌輸“不傷害,不妨礙”的觀念,事前引導孩子思考,事后引導孩子反思。
怎樣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好孩子?曾以為給孩子要求,給孩子講道理,表現好給予表揚,不聽話就批評,讀完書后才知自己是多么愚昧、無知。鄭委老師告訴我們面對問題最好的'方法是智慧。智慧就是找原因想辦法,智慧原則五步法:閉上嘴、動動腦、找原因、想辦法、邁開腿、去行動。主張少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多評價,幫助孩子,關心愛人。我們只有認識自己,控制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不教而殺謂之虐,我們用錯誤的方法培養孩子,孩子學不好又責備孩子,這難道不是“不教而殺”嗎?難道不是“虐待”孩子嗎?
鄭委老師要我們展開“三自運動”:自醒、自救,自修。要有最關鍵的三個觀念改變:孩子的問題本質是家長的問題;夫妻關系重于親子關系;會愛才是真愛,真愛需要學習。怎樣才是會愛,怎樣才能做到真愛,鄭委老師又從一個坐標,五個臺階,八個關鍵點的1一5一8理論體系詳細指出具體的操作方法,教會我們智慧家長六步走:改變觀念、建立概念、學習原則、掌握方法、知行合一、養成習慣。
通過學習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為孩子的父母,必須從自然型父母向智慧型家長轉變,要為我們的孩子作出1%的改變,父母作對了,我們的孩子才會優秀。改變需要學習,伴隨孩子們的成長中,我要繼續學習鄭委老師的家長教育知識,接受正確的觀念,學習正確的方法,盡量做一個智慧型家長,用智慧幫助我的孩子。要向鄭委老師所說:只管修行,不問前程。要把愛傳出去,把幸福帶回家。
【做智慧家長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做智慧的好家長心得12-25
智慧家長課堂心得體會02-28
做家長心得體會05-24
做智慧班主任心得體會10-30
做智慧父母聽課心得05-19
做智慧型的教師心得體會07-27
如何做新時代智慧父母心得體會12-22
做智慧型教師心得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