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心理疾病和“想不開”是不同的

    時間:2020-10-12 10:23:55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心理疾病和“想不開”是不同的

      認為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一樣,都是某些心理因素導致的,其實不然。 什么是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指人際關系、婚姻情感、或學習工作等具體的明確的因素,導致的心理的沖突、困惑及不良體驗。比如失戀、離異、失業等導致的心理困境都屬于心理問題的范圍。當事人往往會很苦惱,如果能夠改變,大多會主動求助,至少會被動求助,比如在別人的幫助下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心理因素是心理問題的原因,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什么是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發生,可以有誘發因素,也可以沒有。就是說有些心理疾病的發生是完全可以沒有誘因的.。比如精神分裂癥,或抑郁癥。

      有位老年的抑郁患者就曾經說過,我現在什么負擔都沒有,孩子都工作了,也很孝順,退休工資也很多,我怎么會抑郁呢?其實,抑郁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完全可以是內源性的,與外部環境無關。就是在機體內部,具體說就是腦內,某些化學物質,比如五羥色胺,它的在某個部位的濃度降低了,人的內心體驗和外在表現,就是抑郁。

      至于這個濃度降低是怎么發生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腦內的某些內分泌變化有關,也可能與季節氣候有關,也可能與表達了某些基因有關。但不管怎樣,就是在當下的生活環境中找不到可以解釋心理疾病的原因。有時候,也可以找到一些與心理疾病發生有關的因素,但不足以解釋為什么會導致心理疾病。

      比如,這個因素放在很多人身上,都不會導致心理疾病;或者放在以前,對當事人而言,也不會導致心理疾病。但是,此時此地,卻誘發了心理疾病。此時的心理因素,不再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而是誘因。與心理疾病沒有因果關系。其作用就相當于點燃了的導火索,或扣動的扳機。只是誘發了心理疾病而已。

      但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因果關系,即使家屬患有心理疾病了,也不愿意去看病,而總是幻想通過“換個環境”,或讓患者“把憋在心里的話說出來”,等非藥物的方法來解決心理疾病。其實,這樣反而會貽誤治療時機。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對心理疾病有用嗎?有用!

      但是,也是有條件的。比如首先選用藥物治療,在病情部分緩解或基本緩解的時候,進行心理治療最佳。其他時間段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作用時間有限,療效膚淺而已。一些常規的心理支持、心理暗示,就基本滿足治療的需要了。當然,如果患者能夠喜歡并堅持做長程的精神分析治療,也是可以的。

    【心理疾病和“想不開”是不同的】相關文章:

    兒童心理疾病和判斷07-25

    心理疾病和障礙要正確對待11-21

    關于不同臉型的化妝技巧是10-18

    留守兒童的心理疾病07-16

    美國留學食品專業和營養專業是兩個不同的專業08-17

    不同茶葉的泡茶數量和技巧06-20

    營銷和公關的完全不同的思路和做法08-21

    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危機的理解判斷是怎樣的11-11

    怎樣正確的對待心理疾病11-21

    關于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07-20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