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為什么要理財_理財的目的及意義

    時間:2020-11-02 18:33:51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為什么要理財_理財的目的及意義

      理財是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合理管理自身財務資源的一個過程,是貫徹一生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要理財嗎?理財的目的及意義分別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理財就是以“管錢”為中心,通過抓好攢錢、生錢、護錢三個環節,管好現在和未來的現金流,讓資產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穩步、持續的增值,使自己兜里什么時候都有錢花。

      我們用一種形象的說法解釋: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理財就是開源節流,管好自家的水庫。

      (一)從兩個理財的故事說起

      先說說臺灣的連戰家族的理財故事。連戰先生的祖籍是福建漳州,祖上于明末清初遷到臺灣的臺南,世代以經商為生。雖說其祖上一直是臺灣的名門望族,但真正使連家“富甲一方”,還應歸功于連戰的父親連震東和連戰這兩代人。經過兩代人的努力,連家的財產總值估計達300億元新臺幣。但你所不知的是, 連戰父子的發家并不是依靠經商做買賣,而是憑借科學的理財。

      說起連家的理財,不能不說到連戰的母親趙蘭坤。趙蘭坤出身于沈陽的名門世家,畢業于北平燕京大學。由于連戰的父親連震東公務繁忙,幾乎沒有時間過問家庭理財事務,因此趙蘭坤便成為連家的當家人。她不像一般的富人那樣只會把錢存入銀行,而是積極地進行投資理財。“臺北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陳逢源與連震東是臺南老鄉,私交甚好。因此趙蘭坤便大膽地購買了“北企”的原始股,并擔任了“北企”的董事。趙蘭坤又在“彰化銀行”董事長張聘山的引見下,購買了“彰化銀行”的股票。此后,又陸續購買了華南銀行、國泰人壽等20幾種股票,這些股票為連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理財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財務自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好。

      由于連家持有金融公司的,獲取貸款比較方便。在進行股票投資的同時,趙蘭坤向“彰化銀行”貸款,開始積極涉足臺北的業。她陸續在臺北購買了大量的房地產,并只租不賣持續投資,使連家的資產不斷增值。據臺灣有關資料記載,登記在連戰名下的有六塊土地,約合20250坪。據臺灣有關部門估值,2萬余坪的土地,按照臺灣當前的市價計算,價值約200億元新臺幣。

      連戰曾透露他們家的理財方式是“無為而治”,也就是買進之后長期持有。40多年前,他家把所有的家產投資于股票和房地產,并耐心等待,在此期間很少買賣。他家長期投資的平均收益率達到每年20%以上。在不考慮復利因素的情況下,連家的資產以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長,從而創造了“富甲一方”的神話。

      胡適先生是著名的學者、教育家、外交家。他的一生始終處于社會的上層,在步入中年之前,一直收入豐厚。1917年,27歲的胡適留學回國,在北京大學任教授,月薪280銀元。那時一銀元相當于現在的人民幣40多元,月薪合人民幣11200元。除了薪水,他還有版稅和稿酬。1931年,胡適從上海回北大,任文學院院長,月薪600銀元。當時他著作更多,版稅、稿酬更加豐厚。據估算,每月收入1500銀元。那時一銀元約合現在的人民幣30多元,月收入相當于現在人民幣45000元,年收入達到50多萬元。他家住房十分寬敞,雇有6個用人,生活富裕。但胡適不注重理財,經常吃干花凈,長期沒有積蓄。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也就是胡適步入中年以后,他的經濟生活開始拮據起來,且持續一生。

      進入暮年,胡適每次生病住院醫藥費都告急,總要堅持提前出院。晚年他多次告誡身邊的工作人員:“年輕時,要注意多留點積蓄。”這句話是多么發人深省啊!

      從上面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注重理財、善于理財,就能步入財富的殿堂;而不注重理財、不善于理財,即使有再高的工資、再多的收入,生活始終會陷入拮據,度日艱難。

      (二)理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的一生,從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各個時期都需要用錢。自家的“水庫”里必須有水,才能應對各種各樣的生活需要。具體說來,理財要應對一生六個方面的需要。

      第一,應對戀愛和結婚的需要。

      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戀愛和結婚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戀愛需要錢,結婚也需要錢。我們先說說戀愛。沒有錢光有愛情是不夠的,女孩子都喜歡浪漫,但是沒有錢就沒有浪漫。很多女孩子戀愛的時候都喜歡吃燭光晚餐,但是,如果沒有錢,就只能帶女朋友去吃路燈晚餐。

      不言而喻,結婚也是需要錢的。

      有一次,我看一個感情訪談類節目,節目中有男女主人公互相傾訴的一個情節。當女主人公拉著男主人公的手說:“親愛的,我們結婚吧。”男主人公說:“我覺得我們最好再等等,現在還年輕,要以事業為重。”這時候女主人公說:“我和你戀愛都八年了,八年抗戰日本鬼子都走了,可你為什么還不娶我?”當時看這個情節,我的感覺是很多人不結婚是因為家里的水庫沒有那么多錢,只能寄托于工作上的發展,工資收入的增長。

      第二,應對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每個人都希望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從租房子到自己買房子,從沒有車到自己有汽車,從普通汽車換上更高級的汽車,這是人們的普遍愿望。要提高生活水平,就需要錢的支持。拿買房子來說,我們不說買高檔的房子,就以買普通的住宅為例來算算一筆賬。

      如果想在北京買100平方米的房子,按每平方米5000元算,這樣的房子至少要坐落在五環路以外,甚至六環之外了。這座房屋的總價是50萬元,首付至少20%,其他的40萬房款采用銀行貸款,等額本息還款法,分20年還清。我們算一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多少錢才可以搬進新居。

      首付需要10萬元。、維修基金、大修基金,再加上其他的費用,至少需要3萬元。100平方米的房子,我們按800元一平方米來進行,需要8萬元。買家具至少需要2萬元。家用電器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東西,需要2萬元。總共就是25萬元。也就是說,如果買一套總價50萬元的房子,至少準備25萬元才能搬進新家。這就說明需要計劃,很多年輕人買了新房子以后,由于缺錢就住不進去了,或者是只買一張床進去,這都是因為事前計劃不周,水庫里的水不足而出現的現象。

      此外,我還要提醒,如果是貸款買房,除了要準備好25萬元搬進新家外,還要把一年的月供準備好。以貸款來講,40萬元以等額本息來支付,在目前市場利率水平下,按照每年72%的貸款利率計算,月供是31494元。也就是說一年的還款額是377928元。所以,要想買一套50萬元的房子住進去,并在一年之內還款無憂,手中至少要準備29萬元。這是很多年輕人沒有想到的問題。

      我們講理財,就是要做到未雨綢繆,而不是在經濟問題來臨時手忙腳亂。 還有其他方面用來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費,比如出去旅游,這些都需要錢的支持。

      第三,應對贍養父母的需要。

      人們常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父母的恩情是我們一輩子都報答不完的。贍養父母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現在有些年輕人的父母有比較穩定的收入,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醫療保險,年輕人的財務負擔就減輕了。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的父母沒有穩定的收入,需要兒女來提供財務上的支持。因此,很多年輕人每月都要有固定的錢供父母養老。

      人年紀大了容易生病,如果父母生病或者發生其他的意外,也需要從兒女家的水庫中去花錢。因此自家的水庫應該備出一份錢用來應對父母的意外需求。

      第四,應對撫養子女的需要。

      從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每個時期都需要用錢。因此,撫養子女也是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生小孩的時候,家庭就面臨這樣一種財務現象:支出在增加,而收入在減少。一般的家庭都是夫妻二人工作,獲得工資收入。一般人的工資都分成兩部分,包括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當太太生小孩、休產假期間,她只能領到基本工資而領不到效益工資,因此家庭收入是減少的。但是,因生小孩家庭的支出卻在增加。比如,請保姆的錢、奶粉錢、尿不濕和其他的錢。為此,在生小孩以前,應該在家里水庫存足夠的水,什么時候生孩子,不是隨機的,而是應該同自家水庫中的水量相適應。

      小孩長大后,更要花錢。現在,人們對孩子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大家常說30歲以前活自己,30歲以后活孩子。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就需要有自己的積蓄,理好自己的財。

      第五,應對意外事故的需要。

      人們常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有時候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這些事情會對家庭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我們應該通過理財來達到轉嫁風險的目的。像我這樣經常坐飛機的“空中飛人”,都要給自己買一份保險,尤其是人身意外保險。我跟太太開玩笑講,如果我從飛機上掉下來摔死了,保險公司賠償的50萬元足夠你和兒子生活幾年了。

      還有,為了防患于未然,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車輛購買一份車輛保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來應對各種交通意外事故導致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我還要提醒大家,絕不能酒后駕車,因為一旦發生,你要承擔全部責任,并且保險公司不會賠償。

      一個人需要買保險,就如同一個人需要穿衣服;一個沒有保險的人,就如同一個人赤體,我們稱之為財務赤體。

      第六,應對養老的需要。

      人人都會有晚年,都會有干不動的時候。怎樣來安度自己的晚年,是大家都要面對的問題。現在人的壽命長了,有可能活到80歲甚至90歲。現在基本上都是4-2-1家庭,要是指望兒女,就得讓一對夫妻支撐4位老人養老,這不現實。第一是父母都不想給兒女增加麻煩,第二即使兒女有贍養父母的孝心,他們在精力上和財力上也承受不了。在退休以后,收入必然會減少。而由于年老多病和要求享受生活等原因,支出卻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自己就要在年輕時未雨綢繆,搞好理財,多留一點積蓄,為自家的水庫積蓄足夠數量的水,以期應對養老的需要。

      人窮志短,要是沒有錢,可能在老的時候看別人的臉色活著,這樣的老年是沒有尊嚴的。為了安度晚年,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年輕的時候就要注重理財,為養老進行財務上的儲備。

      (三)理財的好處

      第一,有利于平衡收支,使生活無憂;

      第二,有利于改善生活品質;

      第三,有利于保障財務安全;

      第四,有利于造福父母子女;

      第五,有利于安度晚年;

      第六,有利于和諧家庭關系。

      上面這六個“有利于”,集中到一點,就是有利于構建和諧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家庭建設好了,不言而喻,必將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