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7福建綠色價格政策出臺

    時間:2020-11-02 18:22:01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2017福建綠色價格政策出臺

      日前,省政府出臺《關于發揮價格機制作用促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的意見》,提出以構建更多體現生態產品價值、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綠色價格政策體系為中心,從4個方面創新推出30項價費政策措施,著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這是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綠色價格政策。

      為促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意見》提出嚴格落實建筑飾面石材、落后產能、鋼鐵燒結機和玻璃爐窯差別電價政策,對電解鋁、鋼鐵、水泥行業實行階梯電價,通過電價機制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無序發展。同時,推行水電生態電價機制,對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按庫容調節能力,實行水電分檔標桿上網電價,引導建設有調節性能的綠色水電站。對實施生態改造和調整運行方式、落實生態流量的水電站,根據執行情況,實行上網電價獎懲政策。優化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從嚴控制城市燃氣公司輸配費用,降低城市燃氣企業供氣成本,進一步提高天然氣使用量。同時,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購入成本與銷售聯動的價格機制,及時合理調整天然氣價格。

      為促進綠色生活方式,《意見》提出促進城鄉生活垃圾綠色處理,城市和有條件的鎮將根據垃圾處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加大垃圾處理費收繳力度,提高收繳率,促進增強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進一步落實建筑垃圾處理收費政策,根據建筑垃圾分類管理的進展情況,同步實施分類收費、差別收費政策,促進提高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

      為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意見》提出全面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政策,落實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實施對象擴大政策。根據“環境有價、使用有償”的指導思想和“誰污染、誰治理,誰減排、誰受益”的原則,對政府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污染物產生指標達到國家清潔生產標準一級水平的建設項目等,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按規定標準的50%繳納。同時,實施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價格政策,對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站用電,暫免收基本電費,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電度電價按大工業目錄電價減半執行。

      為加強部門協作,合力暢通監管綠色通道,《意見》明確,著力構建完善跨部門、跨層級執法協作機制,擴大部門間執法協作的范圍,實現跨部門、跨層級之間執法信息互聯互通,形成監管合力,及時對影響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聯合懲戒。

      附: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發揮價格機制作用促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的意見

      閩政〔2017〕22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部署,積極發揮價格機制作用,促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據《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方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有關規定,提出如下意見。

      一、促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一)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嚴格落實建筑飾面石材、落后產能、鋼鐵燒結機和玻璃爐窯差別電價政策,對電解鋁、鋼鐵、水泥行業實行階梯電價,通過電價機制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無序發展,促使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柴等電能替代,擴大電能替代范圍,減少大氣污染。通過實施輸配電價改革和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促進電力消費。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經信委、環保廳

      (二)推行水電生態電價機制。對裝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按照庫容調節能力,實行水電分檔標桿上網電價,引導建設有調節性能的綠色水電站,優化水資源配置。對實施生態改造和調整運行方式、落實生態流量的水電站,根據執行情況,實行上網電價獎懲政策,推動水電生態轉型升級,改善流域生態環境。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經信委、水利廳、環保廳

      (三)全面推行環保電價和超低排放電價政策。對安裝運行環保設施、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機組實行環保電價加價政策,對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并符合超低排放限值要求的燃煤發電機組實行超低排放電價加價政策,發揮價格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促進燃煤發電企業建設和運行環保設施,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環保廳

      (四)優化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從嚴控制城市燃氣公司輸配費用,降低城市燃氣企業供氣成本,進一步提高天然氣使用量。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購入成本與銷售聯動的價格機制,及時合理調整天然氣價格。實行最高限價、下浮不限的靈活價格政策,鼓勵通過增加天然氣使用量,替代高污染能源。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經信委、發改委

      (五)實行非居民差別水價政策。2017年底前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和結構調整需要,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兩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行業或單位用水實行高額累進加價政策。2020年底前,各地根據當地水資源情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確定用水定額或計劃用水量,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經信委、住建廳、水利廳、環保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六)落實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嚴格執行污水處理收費政策,適時合理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促進減少水污染排放量和水污染防治。鄉鎮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要開征污水處理費;要綜合考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成本、污染治理形式、經濟社會承受能力、農村居民意愿、財政獎補等因素,合理確定鄉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住建廳、財政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七)實施鼓勵利用再生水價格政策。結合建設規劃,實行污水處理資源化利用鼓勵性價格政策,合理制定再生水價格,促進再生水利用。適時放開再生水價格。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住建廳

      (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化轉變,促進農業節水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水利廳、財政廳、農業廳

      (九)實行差別化排污費征收政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施行前,按照現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征收排污費,鼓勵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財政廳、環保廳

      (十)完善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收費政策。嚴格落實在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兩個試點行業征收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政策。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提高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征收標準。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財政廳、環保廳

      (十一)完善水土保持補償費收費政策。根據我省水土環境治理現狀,合理調整水土保持補償費收費標準。凡在我省行政區域內開辦生產建設項目或者從事其他生產建設活動,有損壞水土保持設施或地貌植被、降低或喪失水土保持功能的生產建設單位和個人,應當按收費標準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財政廳、水利廳

      二、促進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十二)推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加快落實“一戶一表”改造步伐,全面實施居民階梯水價政策。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住建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十三)落實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城市和有條件的鎮要根據垃圾處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標準,原則上按不低于9元/戶?月征收;農村地區采取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議”方式,村民按每人每年5~20元繳納保潔費。加大垃圾處理費收繳力度,提高收繳率,促進增強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進一步落實建筑垃圾處理收費政策,促進提高建筑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住建廳、財政廳,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十四)實施鼓勵居民使用清潔能源價格政策。居民生活用氣價格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盡量降低天然氣市場價格變化對居民生活用氣價格的影響。同時以城市燃氣公司統計的上年度居民生活用氣量為基礎,每年相應增加居民用氣量。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

      (十五)實行油品質量升級加價政策。根據成品油質量升級進程,落實普通柴油國Ⅳ標準升級加價政策,2018年1月1日起實施普通柴油國Ⅴ標準升級加價政策,促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改善大氣環境。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發改委、環保廳、商務廳

      (十六)強化機動車工況法排氣檢測服務收費監管,規范檢測服務收費行為。加強政策指導,實現全省各設區市(含平潭綜合實驗區)工況法排氣檢測收費政策全覆蓋,促進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環保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十七)全面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收費政策。落實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實施對象擴大政策。根據“環境有價、使用有償”的指導思想和“誰污染、誰治理,誰減排、誰受益”的原則,對政府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污染物產生指標達到國家清潔生產標準一級水平的建設項目等,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按照規定標準的50%繳納。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財政廳、環保廳、金融辦

      (十八)進一步規范用能權、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節能環保類權益交易服務收費行為,密切關注節能環保類權益交易市場發展情況,根據交易成本及交易量等相關變化因素,及時調整交易服務收費政策,保障節能環保類權益交易平臺順利運營,促進提升服務水平,服務我省打造全國重要的綜合性資源環境生態產品交易市場。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金融辦

      (十九)根據市場發育情況,逐步開展用能權、碳排放權、排污權等資源環境生態產品交易價格監測,及時掌握價格變動情況。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廳、物價局、金融辦

      (二十)完善景區門票及配套交通運輸價格管理政策。在制定國家公園、國際旅游島(區)、地質公園、重要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等門票價格時,應充分考慮景區資源保護成本、費用的補償,促進景區可持續發展。在制定景區內配套交通運輸價格時,對環保觀光車票價予以適當政策支持,促進節能減排,保護景區生態資源。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住建廳、旅游局等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十一)實施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價格政策。對向電網經營企業直接報送裝接電的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站用電,暫免收基本電費、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電度電價按大工業目錄電價減半執行。根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補貼力度,實行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完善分類價格標準;研究建立電動汽車換電服務價格形成機制,適時制定電動汽車換電服務價格。通過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更好地吸引各類資本投資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推動電動汽車的推廣和消費。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

      四、保障措施

      (二十二)配合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領域的價格改革進程,加大生態環境價格監管力度,依法查處相關領域的價格違法行為,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價格秩序,為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營造良好的價格環境。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

      (二十三)加強跨部門、跨層級執法協作。加強與相關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工作溝通,實現跨部門、跨層級之間執法信息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及時對影響生態環境的價格違法行為予以聯合懲戒。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環保廳、國土廳、水利廳、住建廳

      (二十四)充分發揮12358價格監管平臺作用,從快、從嚴處置涉及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領域的價格舉報投訴,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強化社會監督,鼓勵消費者和經營者共同參與生態環境領域的價格監督。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

      (二十五)充分考慮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對定價成本的影響,發揮價格成本監審職能作用,對涉及資源環境生態保護的成本監審項目,加大監審力度,為建立科學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供價格決策依據。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

      (二十六)發揮價格認定職能作用,對司法、行政機關辦理環境資源案件過程中涉及價格不明或價格難以確定的財物或標的及時進行價格認定。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

      (二十七)推進價格爭議調處納入環境資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作用,積極調解處理環境資源價格爭議糾紛,依法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法院、司法廳、環保廳

      (二十八)強化監督管理。督促收費單位加強資源有償使用費用的監管,健全經費管理制度,及時糾正和查處擅自挪用、截留等違規行為,確保生態文明建設所需資金專款專用。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寬容失誤,又嚴格糾錯,積極依法預防和懲處超越底線、濫用職權、瀆職失職行為。

      責任單位: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十九)各地區各部門要及時總結實施綠色價格政策、運用價格機制促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的經驗和成果,加強對各項任務落實情況的跟蹤分析、督查檢查和效果評估,對有效的改革舉措和成功經驗做法,要及時總結推廣;對落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實踐證明不可行的舉措,要及時調整,提出相關建議。

      責任單位: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十)加大綠色價格政策宣傳力度,做好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傳遞有利于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建設的好聲音和正能量,引導市場預期,倡導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形成崇尚生態文明、合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社會氛圍。

      責任單位:省物價局、省政府新聞辦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6日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