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工資一個月多少錢?
導游人員就業發展前景是很廣闊的。作為全才的導游,是“吃香”的。那么導游工資一般是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參考!
導游這個職業表面看吸引人之處頗多,除了可以與游客一道游山玩水外,還可以比較輕松地步入城市高收入群行列。但只有少數導游能拿高薪。
從收入上來看,只有極少數導游有基本工資,但前提是他們在沒有團帶的時候,必須要回到所在旅行社工作。他們的收入相對來講較為穩定,除了基本工資外,會有一定的出團補助,有時還會在業務來往中有一些收入,他們的生存可以說有基本保證。
導游還要承受來自旅行社、游客方面的雙重壓力,游客想從導游身上得到優質的服務,認為交了旅游團費享受服務是理所應當的,殊不知導游在帶團時未從旅行社得到任何相應的待遇。
導游分專職和兼職。專職導游專屬于某個旅行社,不可以隨便接別家的活兒,該旅行社會付給專職導游一定的基本工資。兼職導游屬于“自由人”,可以與多家旅行社聯系,帶不同的團隊,但沒有固定底薪,收入不穩定。
另外,在多數旅游景區門口,還會有一些導游,就是人們俗稱的“點陪”,主要是景區內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待遇比較穩定,每月都有工資、獎金,屬于上班族。“點陪”主要針對散客,他們省卻了帶團長途奔波的勞累。
做旅游團隊的導游就辛苦多了,他們帶著游客一個又一個景區連軸轉,安全問題是首要,尤其是沿途發生車禍事故或路遇車禍現場,對導游來說,心理壓力非常大。
所以,作為導游光靠基本工資生活是不現實的,導游收入其實主要通過帶團獲得,帶團收入遠高于基本工資。因此,如果光以為拿個導游證就能掙錢,想法是不可行的。作為導游必須苦練內功,提高業務水平和帶團質量,才是生財之道。目前導游的收入一般由四部分組成:基本工資+公司效益+回扣+小費。基本工資一般為300至450元;效益獎則根據團里收入來定,回扣中包括客人購物回扣(俗稱“扎店”)、景點門票回扣等;小費由導游和司機分,從中扣除高速公路過路過橋費、景點門票費等需導游自理的費用。這樣,一些導游甚至年薪可達20萬元,涉外導游比地方導游要高出許多,旺季收入與淡季收入差別也較大。
另外帶團數量有保證才能賺更多的錢!
目前一些個體或小型旅行社的多數導游沒有基本工資,即使有也很低。加上旅行社為了搶客源,日益出現低價競爭的趨勢,對游客收取超低的旅游費用,導游收入就主要靠回扣賺取。帶有全陪(和領隊)的大型團隊,回扣是在地陪導游、司機、全陪導游(和領隊)、旅行社、旅游汽車公司之間進行分配的。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地陪導游拿到商家或景點給的回扣后,地陪和司機各拿40%,全陪拿20%。
但關鍵的不是分配比率問題,而是游客在購物時大概買了多少錢,再就是商家的回扣比率是多少,因為各社聯系的'重慶地接社不同,去的購物點也不同,回扣也就會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減少了購物點,或者變更了游覽行程,就會對導游的收入產生影響。
一位旅游從業人員透露,起初商家給重慶旅行社的回扣僅為20%左右,現在差不多已達50%。同時,為了保證旅行社的利益,某些購物店還按車型支付停車費,標準大約是:大巴每輛100元、中巴每輛50元、出租車每輛20元,并支付人頭費,每個游客10―15元,外國游客甚至更高,達到每人20―30元不等。即使游客不購物,人頭費、停車費同樣一分不能少。另外,增加游覽項目也與導游收入直接掛鉤。
拓展閱讀:導游的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旅游業是朝陽產業。當今,人類社會在發展,經濟在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世界旅游業也將以較高的速度發展。隨著世界各國間的交流不斷加強,遠程國際旅游也將迅猛發展。而幅員遼闊的中國,在國際地位提高的同時,加上本身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我國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知名度又進一步擴大,相信我國的旅游業必將迎來發展高潮。
我國的國內旅游活動發展迅速,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帶薪假期的增多,由以前的3個黃金周變為多個3日假期加上黃金周,這些政策的改變,都會給我國的旅游業帶來長足的發展,也就是說人民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和金錢,再加上廣州2010年的亞運會將再一次的對我國進一步地宣傳,這些都將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長途旅游者和國際旅游者的行列,可以說中國旅游業的前途無量。
針對我國旅游市場來看,競爭是愈演愈烈。傳統的客源市場長盛不衰,而新興的客源市場迅速崛起,并且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旅游者的行列,大學生旅游市場已經不再是雞肋,個體旅游者人數繼續呈上升趨勢,殘疾人旅游市場有待開發,形式喜人,旅游業大有發展前途。旅游市場上的激烈競爭,使得新興的旅游接待國和地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于世界各地,當然我國也受益匪淺。
隨著旅游業成為我國一個強大的經濟增長點,全國各地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就使旅游市場這塊大蛋糕迅速變大。這就要求我們旅游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就會大為增加;另一個方面,隨著經濟進一步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休閑旅游的時間將在生活中占更大比重。這樣就造成游客數量大幅增加,也在客觀上增加了對導游人員的需求,還有游客的維權意識及服務要求大大增加,這也要求導游人員對游客個體的關注就顯得更多,從而一個導游帶十人以下甚至專人服務就會取代以前的一個導游帶三四十個人的情況。導游人員的負擔和壓力將會有所減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參與到導游這個行業中,為我們第三產業的更好發展提供了更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