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7年養老金結余

    時間:2021-03-30 17:29:08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年養老金結余

      結余從表面上的理解就是結算后的剩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養老金結余,歡迎大家閱讀!

      據相關報道,養老金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按照人社部公開的時間表,2016年年底應該出臺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結果卻沒有如約而至,原因何在?此外,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第一就是養老保險的費率必須要進行統一,社保費轉為社保稅能否成為突破點?

      地方養老基金余缺各異是全國統籌的難點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以全國范圍內統一制度規定、統一調度使用基金、統一經辦管理、統一信息系統為主線,實現全國基本養老保險事業的統籌協調發展。早在2015年10月27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說,人社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在加強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

      2016年年底應該出臺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結果卻未如約而至。有專家指出:養老金全國統籌之后,地方政府的養老負擔將一次性移交給中央,從賬面上來看,養老金的累計結余尚有4萬億元,進行余缺調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從長遠來講,人口老齡化加劇后,養老金的給付成本增長也會越來越快,如何在養老費率下降后保持中央收支的平衡,是政府需要在對制度重新安排時,需要考慮的方面。

      對此,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永恒表示,基礎養老保險一旦實現全國統籌,中央和地方分別如何投入,參保人跨地域繳費、退休,地區之間利益如何協調,政策如何銜接,養老金結余高的地區愿不愿意幫助養老金虧空的地區,養老金虧空地區利益如何保證,這些都是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重點與難點。

      楊永恒說:“關鍵問題在于,各個地方養老金余額是不一樣的,有些省份來說是收大于支,有些地方是收不抵支的,對于(養老金)盈余比較多的地方(養老金全國統籌)的積極性就不會太高,還有就是對于地方來說,養老金在地方管理還有一定的資源配置能力,但如果中央來配置的話,地方就會喪失能力,對于地方也是一種影響。”

      社保“費”改“稅”將是突破點

      各地基本養老基金 余缺情況與繳納金額不同,各地方經濟發展情況與居民收入水平千差萬別,這就意味著參保人在不同地區 參保,退休待遇不一樣。正是由于各種不定的因素,導致眾多專家在力推“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的同時再次將視角轉向了費改稅,也就是將社保費轉為社保稅。張永恒表示,“養老金全國統籌”和“社保費改稅”相輔相成,費改稅可以減少全國統籌的障礙和阻力,張永恒說:“從稅收的角度來征收的話,肯定是有助于統籌的調配使用的,社保稅應該是中央稅種,這樣便于全國范圍的統籌使用,但如果是費的話就不見得,但地方的阻力會比較大。應該費改稅之后,原來的社保征繳機制就廢棄了。”

      相關政策正在為鋪路,養老金全國統籌已是大勢所趨

      雖然全國統籌方案還在“難產”中,但陸續也有相關政策為它鋪路。包括延遲退休、完善個人賬戶在內的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在2017年陸續推出;涉及到3800萬職工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也將在2017年實施到位。同時,人社部還在研究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方案,為2017年上調退休人員養老金做準備。如此密集的政策,如此強大的力度,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已是大勢所趨。

      當然,要真正提高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政策效率,除了國家從宏觀層面進行頂層制度設計以外,尤其需要地方政府體現更多責任擔當。從長遠來看,打破戶籍壁壘,把每一個人都納入權利保障視野。建立全國統一的人力資源大市場,社保政策全國一盤棋勢在必行。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