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社保繳存基數調整,我們到手的工資是增是減?

    時間:2021-03-16 20:31:13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社保繳存基數調整,我們到手的工資是增是減?

       社保繳存基數調整,我們到手的工資是增是減?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解答,歡迎閱讀!

    社保繳存基數調整,我們到手的工資是增是減?

      在社保繳費費率階段性降低后,社保繳費基數即將迎來調整。國務院近期印發的《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納入繳費基數統計口徑范圍,形成合理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避免對低收入群體的制度性擠出。

      擴大統計口徑范圍后,社保繳費基數將有所降低,這有利于減輕低收入者繳費負擔,讓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時,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資也有望增加。

      其實今年社保發生了很多變化,國務院決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

      社保繳費費率調整

      降低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

      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

      降低失業保險總費率

      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由現行的2%階段性降至1%—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上述兩項措施的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

      規范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對高于12%的一律予以規范調整,同時由各省(區、市)結合實際,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除可降低繳存比例外,還可依法申請緩繳公積金,待效益好轉后再提高繳存比例或恢復繳存并補繳緩繳的公積金。

      公積金繳存比例降低

      買房受影響嗎?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職工和單位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最低為5%、最高為20%,單位和職工可以在這個比例區間進行選擇。如果公積金繳存比例降低,公積金數額也會相應變化。

      單位和個人每月繳存的公積金數額 = 上一年月平均工資 x 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

      舉個例子

      假如2015年你的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月,此前的公積金繳納比例是15%,那單位和個人每月分別要繳納5000×15%=750元,你的月公積金等于有1500元。

      假設調整后繳納比例降低到12%,那單位和個人要繳納5000x12%=600元,月公積金則為1200元,比以前少了300元。但是,到手的工資多了150元。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買房的打算,那么繳存比例低點也挺好,至少每個月到手的錢多點。但一旦準備買房,那公積金總額還是比以前少了一些。

      ps:不過這個例子只適用于現在繳存比例高于12%的城市,具體是否產生影響還要看各地如何調整。

      社保繳費基數逐年上漲

      一般情況下,職工的社保繳費基數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但是,工資收入較低和較高的參保職工,則要按照人社部門每年公布的繳費基數下限和上限作為自己的繳費基數。

      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作為制定社會保險征繳標準的依據,平均工資公布后,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進行調整。由于平均工資的增加,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也會“水漲船高”,逐年上漲。

      部分企業社保負擔較重

      事實上,很多省份往往以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來確定社保繳費基數。如,山西省人社廳今年下發通知,2015年全省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52960元,作為山西省2015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據此確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的上下限、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計算參保人員退休時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介紹,當前社保繳費基數統計口徑范圍主要為規模以上企業在崗人員的平均工資,而將大量的私營、個體企業人員排除在外,這樣算出來的平均工資實際上高于全體就業人員收入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虛高成分。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社保繳費基數與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掛鉤,但其統計口徑主要是大企業,平均工資比較高。按照這個基數繳費,再加上繳費費率也比較高,社保負擔就比較重,很多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因此交不起社保,員工也就無從享受社保待遇。

      在北京一家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趙女士也說,很多私營企業為了避稅,就用現金發工資,也不給員工交“五險一金”,導致這些員工沒有統計在內,使得社會平均工資增加,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提高,私營企業就更不愿意上社保,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低收入者感嘆工資“被下降”

      一方面是一些人交不起社保,另一方面,很多已經參保的低收入者,由于社保繳費基數的連年上漲,實際收入也面臨縮水的狀況。

      根據現行規定,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也就是說,對于工資達不到平均工資60%的職工,繳費不是以本人工資為基數,要按照高于本人工資的基數進行繳費。

      這樣一來,如果在平均工資和繳費基數連年上漲、而個人工資沒有上調的情況下,這部分人的社保繳費會增加,而實際到手工資是變少的,不少網友因此感嘆自己的收入“被下降”。

      社保繳費基數將更合理

      上述問題有望得到改變。國務院10月份印發的《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納入繳費基數統計口徑范圍,形成合理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避免對低收入群體的制度性擠出。

      文件里的這一內容當時并未引起輿論的關注,但這一新政的重要意義卻不容忽視。

      “要避免對低收入群體的制度性擠出,階段性降低社保繳費費率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夯實費基。” 楊燕綏分析,擴寬統計口徑范圍,將小企業、民營企業納入進來,預計繳費基數將下降10%左右,這樣把費率和費基都降下來,企業的社保負擔會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減輕,從而讓更多工資比較低的群體也能參保。

      “不能用高收入者的平均工資作為低收入者的繳費基數。”王震認為,將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納入繳費基數統計口徑范圍,繳費基數將會變低,有利于減輕低收入者的繳費負擔,職工拿到手的實際工資也有望增加。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