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五險一金的六大真相
五險一金一交就得交好幾十年,可這些這六大真相,你知道嗎?下面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1、醫療保險:生病報銷限制多,異地使用限制多
醫保報銷限制多,很多大病需要的進口藥、丙類藥,醫保不報銷。此外,如果斷繳會影響正常使用。
要是得在異地使用,也有諸多限制:在國內非居住地突發疾病,需急診搶救的可先就近住院,但必須在3個工作日內,將住院日期、醫院名稱等信息報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病情穩定后需繼續治療的,應及時轉至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2、養老保險:現在繳的多,以后不一定拿的多
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由兩部分構成:當時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20%左右(公共統籌賬戶),再加上個人之前繳納養老保險形成的個人賬戶資金。目前養老金公共賬戶缺口嚴重,意味著交的多,以后不一定拿的.多。
3、失業保險:領取手續繁瑣而錢又不多
領取失業金,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失業保險繳費義務滿1年,且是非自己主動辭職。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繁瑣,而且錢不多,能領時間也不長。
4、工傷保險:48小時內死亡才算數
工傷保險有一個規定是:在工作崗位發病,并在48小時內死亡的會被認定為工傷。如果是發病后超過48小時死亡的,就不會被認定為工傷。
5、生育保險:必須有單位統一繳納,全職太太沒份
生育保險必須由單位統一繳費,至少要繳費滿一年以上才可享用。生完小孩后還要繼續繳費,不交的話后期計劃生育方面的福利就不能享受了。
6、住房公積金:長期不用不劃算
很多人都知道,每個月單位交的住房公積金越多越好,將來買房子、裝修都可以用得到。但對于不買房子,或者短期內不準備買房子的人來說,公積金就這么存在賬戶上,并不劃算。因為當年繳納的部分只能獲得活期存款利率,而以往年度繳納的資金,只能獲得三個月的定期存款利率。在通脹加劇的情況下,顯然不如自己用來投資,甚至不如銀行一年期的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