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企業分期發放年終獎:防跳槽

    時間:2021-03-10 17:14:16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企業分期發放年終獎:防跳槽

      為什么企業要分期發放年終獎?這樣做事處于什么考慮?下面小編為你詳細的介紹年終獎的相關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企業分期發放年終獎:防跳槽

      調查顯示,三成的公司沒發放年終獎,76%的公司發放的金額多在500-5000元之間,超過五成白領認為年終獎會縮水。此外,根據調查,為防止年后出現跳槽潮,有23%公司推遲年終獎發放或者分期發放年終獎。

      公司調查

      年終獎成企業防跳槽利器

      在“公司發放年終獎的目的”這一多選項中,有46%的人選擇“年底防止員工跳槽”,但是也有44%的人選擇“增加員工歸屬感”,還有30%的人認為是為了“提高員工收入”。有9%的人選擇了“老板心情好”,真希望老板天天都有好心情。

      一家民營公司的老板林奇告訴記者,年終獎發放時間緊挨著春假后的跳槽季,企業在年終獎中的表現直接影響到企業員工的保留率,因此決定發放多少年終獎,在看企業效益的同時,他也會從留住人才的角度多加權衡。

      “讓員工知道企業的經營狀況,統一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從目前看年終獎是最有說服力的工具。”林奇說,對于不少民營企業主來說,年底的日子并不好過,除了追欠賬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得力干將被人挖墻腳,“尤其是做市場的人才,一旦流失,我損失的有可能是幾十個客戶的幾百萬合同”。

      為應對人才流失,每到年底,林奇總是要組織公司的骨干出去旅游,談心交流,并增加年終獎的金額,“相對世界500強、一些大國企,我們這些民營老板可能更大方,今年公司骨干年終獎基本都在10萬以上”。

      防跳槽 23%的公司推遲年終獎發放

      記者了解到,為了防止員工拿到年終獎就跳槽,很多公司都會推遲發放年終獎。調查顯示有23%的公司會將年終獎推到年后發放,最遲的會推到來年6月份才發。76%的人表示自己的公司會在春節前發放年終獎,就是為了讓大家過個好年。

      “老板夠狠!居然這樣發年終獎!”馮淼大學畢業后,在一家飾品公司做會計,她所在公司發放的年終獎約為兩個月的工資。正當她喜滋滋盼著年底到來時,卻只發了60%,剩下的40%在第二年的5月或者6月份才發下來。

      而與馮淼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在一家單位從事銷售業務的劉彤,“公司承諾根據業績年終發8000元的獎金,可如今卻突然變了卦,變成了節前發一半,年后來上班后再發一半”。年終獎分期發,讓她心里很是不高興,“年終獎本來是為了獎勵大家一年的辛苦,怎么就變成為防止跳槽的"留人獎"了?”

      年終獎攔不住跳槽潮

      公司為了防止員工跳槽,而推遲發放年終獎。那么,年終獎真是決定員工去留的“法寶”嗎?

      原本在一家培訓機構工作的Abby在上周突然跳槽了!家人和朋友都感到有些可惜,這意味著她放棄了一年辛勤工作的獎勵—年終獎。但Abby有她的考慮:“熬到春節前領完年終獎再離職,新東家迫切需要上崗的職位恐怕會另覓他人,將新工作的發展空間、眼界和薪水與眼前1萬多元的獎金一比較,成本并不大。”

      和Abby有同樣想法的員工并不在少數,調查顯示,有70%的員工表示年終獎不會成為自己跳槽的原因,自己在公司的發展,以及自己和工作的契合度才是決定去留的“關鍵”。

      采訪中,一位公司的HR也表示說,企業將年終獎當成防止春節后出現“離職流”而“綁架”員工的一種潛規則,反而會適得其反。年終獎最好還是一次性發放,否則年終獎就變成了變味的開工獎,會降低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一些優秀的員工如果因此辭職將會得不償失。

      白領調查

      三成公司沒有年終獎

      或影響員工心情致跳槽

      在接受本次調查的人中,55%表示公司有年終獎,有31%表示公司沒有年終獎,還有14%的人表示不知道公司有沒有年終獎。

      拼搏一年卻拿不到年終獎,讓不少上班族很是悲憤。

      梁格森,29歲,在職場打拼6年,在今年年初跳槽到一家企業做分區市場主管,當初承諾的年薪是20萬。很快,他便發現高薪并不好賺,除了幾千元的基本工資,其余的要通過各種復雜的考核體系來實現。

      年底臨近,距離總部預先設定的年度考核任務還差好幾千萬,梁格森初步進行估算,“考核過重,根本不可能完成,根據公司規定,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年終獎”。

      采訪中,梁格森告訴記者,公司的制度存在問題,他對明年的工作也沒了信心,打算在年末再去找找“新東家”。

      超五成白領認為年終獎會縮水

      在“你曾經發的年終獎是多少?”這一選題中,選擇500-5000元的人最多,為67%,近七成;而選擇6000-10000元的人為11%;選擇10000-30000元的人為19%;選擇40000元以上的為3%。

      事實上,不少白領對于今年年終獎的發放金額的預估“情緒相當悲觀”。

      記者隨機采訪了40位上班族,近七成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自己薪水一直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僅8人在過去一年中獲得加薪或者晉升的機會。

      眾所周知,在不少公司,年終獎和月工資是掛鉤的,一般為平均月工資的2-3倍。

      因此,在隨機調查的40人中,僅有8人預計今年年終獎高于過去,10人表示“持平”或難以估計,其余22人認為年終獎比過去更少,占比約55%。

      而認為年終獎不會提高的受訪者中,大部分人認為由總體經濟環境差及物價過高等原因所致,但大多表示“理解”或“有心理準備”。

      “不知道是經濟形勢不好,還是企業效益的問題,我們這3年以來的年終獎一年比一年少。”采訪中,在一家傳媒公司上班的呂夢(化名)抱怨說,2010年年終獎是1.5萬,2011年縮水到1.2萬,去年每人才只拿到6000元,“整個行業都不景氣,估計今年年終獎還會縮水”。

      現金、購物卡是年終獎首選

      職場人希望年終獎是什么?調查顯示,選擇現金的人最多,為83%。

      大家一致表示,現金是最實惠也最能鼓舞人心的選項。除了現金,購物卡也是大家的首選之一,理由還是最實惠。

      除此之外,鼓勵旅游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選項。很多人都表示,一年工作下來,大家都已經又緊張又疲憊了,如果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既能放松身心,又能為來年的工作“注射一針強心劑”。

      相關閱讀

      年終獎應繳個人所得稅是如何計算的?

      首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起征點,則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3500-當月工資),若高于3500,則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 其次,將應納稅所得額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出所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最后,采用計算公式:繳納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進行計算。(計算結果中稅后收入不包含月薪)

      舉例:

      年終獎金:1500

      當前月薪:3000

      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3500-當月工資)=1500-(3500-3000)=1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12=1000÷12=83.33 適用稅率0.03 速算扣除數0

      繳納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000×0.03-0= 30 元

      年終獎:1500 元 繳納個稅:30 元 稅后收入:1470 元

      年終獎金:10000

      當前月薪:5000

      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 10000 元

      應納稅所得額÷12=10000÷12=833.33 適用稅率0.03 速算扣除數0

      繳納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0000×0.03-0= 300 元

      年終獎:10000 元 繳納個稅:300 元 稅后收入:9700 元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根據員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的不同,全年一次性獎金有兩種方式計算個人所得稅。

      高于3500元

      如果當月所得高于(或等于)3500元,適用公式為: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員工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適用稅率根據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的商數確定。例如如果年終獎不超過18000元,除以12每月不超過1500,則適用稅率為3%。舉例,如果您當月工資所得收入超過3500元,又獲得8000元年終獎,那么應該繳稅:8000×3%-0=240元。如果您獲12000元年終獎,那么應該繳稅:12000×3%-0=360元。

      低于3500元

      如果在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員工的工資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則要先算應納稅所得額: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

      然后再算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12,用所得結果根據表2找出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第三步算要交多少稅: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舉個例子,如果當月工資所得為2000元,又發了10000元年終獎,則可先算應納稅所得額,10000-(3500-2000)=8500元,再算適用稅率,8500÷12=708.33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所以年終獎應繳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8500×3%-0=255元,與當月工資所得超過3500元的人相比,獲得1萬元年終獎可少交45元稅。

      年終獎臨界點

      稅率的臨界點導致“多給少拿”

      據了解,由于不同的稅率對應不同的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所以剛剛超過兩個稅率的臨界點就會發生“多給少拿”的情況。而年終獎18000元剛好是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一級稅率的臨界點,也就是說,超過18000元就要按照第二級稅率10%計稅。

      比如A獲得的年終獎為18000元,B年終獎為18001元(假設兩者的月工資都高于3500元)。A的應納個稅計算方法是:18000/12=1500元,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3%、0,應納稅額=18000×3%-0=540元,稅后所得17460元。再看B,因為18001/12已經大于1500元,所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10%、105,應納稅額=18001×10%-105=1695.1元,稅后所得16305.9元,反而比A少收入1154.1元。

      而最極端的情況,是年終獎960000元和960001元的情況,由于960001元意味著將對應最高級也就是45%的稅率,960000元對應稅率則是35%,結果,1元之差稅后所得反而減少87999.45元。

      避開“縮水區”18001元到19283.33元

      經計算,從18001元到19283.33元,都是年終獎縮水區域,因為多發的獎金小于或等于因此而增加的稅額。而像這樣的縮水區域還不只一個,據了解,共有六個這樣的區間:

      [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鑒于此,業內人士建議,發放年終獎應該盡量避開這些區域,避免因此而“多發少得”。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