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華為各級員工的標準崗位工資

    時間:2021-03-10 14:41:46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華為各級員工的標準崗位工資

      華為的校園招聘已經開始了,那華為的工資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小編為你詳細的介紹相關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華為各級員工的標準崗位工資

      1、華為各級員工的標準崗位工資(注:傳說中的歷史數據):

      13-C:05500,B:06500,A:07500

      14-C:07500,B:09000,A:10500

      15-C:10500,B:12500,A:14500

      16-C:14500,B:17000,A:19500

      17-C:19500,B:22500,A:25500

      18-C:25500,B:29000,A:32500

      19-C:32500,B:36500,A:40500

      20-C:40500,B:44500,A:49500

      21-C:49500,B:54500,A:59500

      22-C:59500,B:*****,A:*****

      在華為,助理工程師的技術等級為13;普通工程師B的等級為14;普通工程師A的等級為15;高級工程師B的等級為16;高級工程師A的等級為17;主任工程師的等級為18;技術專家的等級為19以上(華為技術專家的技術等級和待遇等同于三級部門主管;若是高級技術專家,最高可達到一級部門正職的技術等級21A~22B);三級部門主管為19B~19A,二級部門主管為20A,一級部門主管為21B~22B;最高等級為22A。

      孫亞芳是最高級22A,和任總一樣。華為好像只有此兩人為22A(具體不詳),華為一級部門主管或副總裁在22C~21B之間,二級部門總監20A~20C,三級部門主管19A~19C。剛開始定級時,三級部門主管大多18A~18B。現在過去若干年,華為的級別也有水分了,大家的級別也有升高。

      完全勝任的系數是1,基本勝任的系數是0.9,暫不勝任的系數是0.8;地區差異系數:一級城市是1,二級城市是0.9,三級城市是0.8,其它城市是0.7。

      虛擬股票期權:

      15級的虛擬股票期權飽和值大約3~4萬多期權(注:因人而異)。今年虛擬股票分紅為每股1塊多(注:2010年是2.98¥)。

      還有若干獎金、股票分紅……

      2、任職資格:

      13C以下是3千多名(注:2010年后的數目尚不明確)生產線上的`操作工的級別。

      應屆本科生最低級別就是13C。

      2004年進入華為的本科生目前大多15A~15B。

      新入職的應屆本科為13C,一般每一年2小級(注:因人而異)。此任職資格和你的技術等級掛鉤(但是內部有時又不掛鉤),技術等級共為7級,7級只有一個,其余的為6A>6B>6C>5A>5B>5C>4A>4B>4C>3A>3B>3C>2A>2B>2C>1A>1B>1C,形象的說,技術等級是職稱,任職資格是享受的待遇等級。也許有的人待了15年也到不了18A,也許有的人很快就到18A,不一而同,因人而異。

      華為任職資格和技術等級是掛鉤的,規定為技術等級+13=任職資格,如技術等級3A,任職資格為3A+13=16A。規定是這樣,也有不匹配。

      七千人離職事件發生在2007年,2000年前入職的應該在1.3萬人左右,他們都是沉淀下來的員工。因為他們一直在華為工作,股票較多,年終獎也高。2000年以前進入華為的工作都超過十年了(注:推算發文時間在2010年),所以他們的年收入不止50萬(注:待確認普遍性),他們的收入是社招18A的三倍左右(注:待確認普遍性),大多在百萬左右(注:待確認普遍性)。駐海外的則更多。

      如果是社招進華為,年收入會低于華為同級別的老員工,因為老員工們有股票,年終獎也高。社招員工要三年左右才能配到和級別相應的股票,年終獎要三年左右才能和同級別的相同。剛進去的,年終獎很低,股票也配給的少,股票要達到飽和值,需要有三四年的過程。

      因為每個級別都有完全勝任和不完全勝任或是不勝任,所以每個級別的員工的工資也有一些差異,股票也會有差異。這里所貼的是基本工資,如果不完全勝任,乘0.8系數。

      至于PL(People Leader),在華為不算什么,是研發最低的小組長。也許只是三五個人中臨時負責者,也許是二十來號人的小組長。很多研發人員外出為了提高身價,自己說自己是PL(基本上無法求證),三級部門主管才有公司發文。如果(產品線)有四級部門,有的PM(People Manager)可能也會有發文。

      華為研發體系層級如下:普通研發、PL、PM、四級部門有的PM為部門負責人(很多研發部門有四級部門,也有的沒有)、開發代表(三級部門主管)、總監(二級部門主管)。

      3、年收入:

      這里所說的年收入也因人而異。如一個社招的18級的員工,他進入華為以后的前四年的每年收入最多35萬。而一個土著18級,他的年收入最少百萬(注:待確認普遍性),這個差距是股票和獎金造成的。

      拿18A來說,每個月要交5700¥左右的個人所得稅,扣除個人所交保險什么的,算2000¥吧,N-7700=n;一年的工資稅后收入大概是30萬,獎金和分紅另計。

      如果工作八年以上,可以去應聘16A(大多給16B,但是工資會低于上述所貼,上述的工資是每個級別的最高工資等級,工資開價在~之間),工作六年的可以去應聘15A~15B(工資開價在~之間,如開價16級肯定不會給)。若自認為能力突出,項目經驗豐富,有經理級職務,或技術專家,可以去應聘18級,當然應聘的時候會和你討價還價,討價還價之后給你的級別一般會低于你的開價一大級。

      如果工作十年或以前擔任過部門經理的社招員工,由于級別給的較高者(17A以上)大多數會趕到海外。

      華為社招工作六年的能力和技術水平一般,基本能勝任工作的普通社招員工大多為15A~15B。如果在原公司是骨干可以高兩個小級,即16B~16A。

      如果社招工作八年的普通員工,大多給予16A~17B。

      如果原公司(在業界有所聞名的公司)擔任過公司正式任命的部門經理,并有超過兩年擔任部門經理(部門主管)職務的經歷,有管理團隊工作的業績,或是工作十年以上的技術骨干,則不走普通招聘流程,作為特招進入,級別一般給予17A~18A,給予簽字費,股票。簽字費就是你愿意來華為給你的補償金,一般是作為補償你跳槽損失的獎金,一般3~N萬。此簽字費一般是特招員工或普通工程師17B以上的員工才有(華為挖骨干員工的手段)。

      很多人會注明年終獎不低于某個數值。

      若是思科、愛立信、阿朗、諾西等公司正式任命的部門經理(部門主管),則會給予等同于華為三級部門主管的級別19B或19A。這里所說的部門經理即公司正式發文任命的部門經理,負責管理一個部門,負責管理部門整個部門的工作,制訂部門計劃,監督管理員工,負責員工考核,召開例會分配任務等,負責領導本部門全體員工完成公司或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的部門領導者。

      特招一般三面,沒有普通社招的技術考試和群面。特招分為每個產品線的人力資源,也就是干部部(干部部是普通的負責招聘的部門,不是什么招收干部的部門,華為的干部部就是公司人力資源下設在在每個產品線的二級部門,負責應屆招聘、社招、考核員工等。)的主管面,用人部門主管或技術骨干面,大領導面。特招以面談為主,主要考察你領導團隊能力、項目能力……

      如果他工作六年多,任職資格15A,工資只有8000¥,那就不正常。

      以應屆生入職為例,入職工資5500+1000=6500(注:2011年最新工資標準為碩士拿7500~8500¥)。要知道華為已經連續三年普調工資,即便是一次只加五百元,三次也有1500,除此之外的另外三年,他應該還沒有一次加薪,這樣,他的工資為6500+1500=8000。

      此外,他是15A,即便是15A的工資不匹配,也應該匹配14A或15B的工資標準,所以,他拿15A不到的工資是特例,很少見。

      以他工作六年多,15A為例,他的股票應該在8萬股左右,年分紅12萬左右,此外工作六年的年終獎也應該在8萬以上。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