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養老金一般能拿多少?
你退休后到底拿多少養老金,你真的清楚嗎?下面隨YJBYS小編來看看吧。
事實上,養老金待遇計發辦法非常復雜。簡單來說,養老金待遇主要分為三部分:
1、第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
2、第二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3、對一些有視同繳費權益的人來說,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以計發過渡性養老金或地方養老金,這幾部分組成了基本養老金的概念。
養老金待遇主要跟四個因素有關:
1、繳費年限長短,繳費15年還是繳費30年,會直接影響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但是,繳費滿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
2、繳費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以后的養老金待遇。
3、退休時的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4、受退休年齡影響,你是5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所除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后,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算起來會略高一些。
符合什么條件才能領養老金?
根據國發〔2005〕38號文規定,1997年7月以后參加工作,累計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退休后就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了。另外,1997年7月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的養老金領取辦法。
有些人可能在不同的省市工作過,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以跨省轉移接續,個人賬戶儲存額可以全部轉移,單位繳費部分也可相應轉移。
在哪兒領養老金?
根據規定,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在當地領取。如果在某地工作但戶口不在當地,必須在當地累計繳費滿10年(全國范圍內須累計滿15年),才能領取當地養老金。如果在每個參保地(非戶籍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要將其養老關系轉移至戶籍所在地,在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