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工資標準2016底薪
從2015年7月起,廈門全市的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15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每小時16元,均為全省最高,有一部分勞動者的待遇將隨之上漲。此外,失業保險金等也將隨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以下是YJBYS小編整理的詳細內容,歡迎查閱。
調整
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
日前,福建省政府對外公布了新的最低工資標準。經省政府研究,福建月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以及適用范圍進行了新的調整,新的標準從2015年7月1日起執行。執行過程中,如確定最低工資標準的各項參考因素發生較大變化,省政府將適時再作調整。
其中,廈門市六個區的最低工資標準為全省最高,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5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每小時16元。
此前,廈門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320元/月,此次提高了180元,此前廈門執行的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每小時14元,此次提高了2元。
影響
最低加班工資相應提高
最低工資標準上調,會給咱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廈門市人社局介紹,最低工資標準是加班工資的最低計算基數,隨著它的上調,最低的加班工資也將提高。
按一天8小時、一個月工作21.75天計算,每個月的計薪小時數為174小時,1500元除以174小時等于每小時8.62元,這就是正常工作時間每小時的最低工資。
如果在工作日加班,每小時加班工資應該是8.62元的1.5倍,如果在休息日加班,每小時加班工資應該是8.62元的2倍,如果在法定節假日加班,每小時加班工資就是8.62元的3倍。
在此次調整之前,正常工作時間每小時的最低工資是7.59元。調整后每小時提高了1.03元,如果乘以加班的倍數,每小時將提高一元多到三元多錢。
此外,本市人員的失業保險金將相應提高。以最低工資標準為繳費基數的外來人員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的繳費標準也將有所上漲。不過,跟勞動者直接相關的主要是外來人員的養老保險,一些勞動者可能得多掏一些,但影響不會很大。
最低工資不包括哪些內容?
怎樣才能真正讀懂你的工資條呢?關于工資條的“五看一保存”,不懂你就吃虧了!
1、看發放時間
拿到工資條,首先要看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按照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如果遇到法定休假節日或休息日,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不得推遲支付工資;而直接發放工資的,應提前支付工資;拖欠工資的,則應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
2、看工資總額和分項是否正確
工資條拿到手后,看一看上面的數字是否按勞動合同簽訂的數額足值發放。而且,用工單位不可以用實物代替貨幣工資。除了“三險”費用、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的費用非特殊情況下也不得扣除。單位也不得隨意調整約定好的分項工資。
3、看是否符合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特殊工作環境、特殊條件下的津貼,也不包括勞動者保險、福利待遇和各種非貨幣的收入。最低工資的支付方式應以法定貨幣進行支付。
4、看五險一金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費用是否已從用人單位扣除,并進到了個人賬戶?是否按當地標準進行繳納?這些可以向單位所在地區的社會保障部門查詢。
5、看個稅
1)現行的個稅免征額為3500元。在你拿到工資條后,應該看一看用工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式代扣個稅。
2)每個月的工資條都應當妥善保存。因為工資條、考勤記錄等依據,在很多的勞動爭議中都可以作為證據進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