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什么是五險一金?2016年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呢?以下是YJBYS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通常所說的社保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以養老保險舉例,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為單位繳納個人工資的20%,個人繳納工資的8%。
上海五險一金繳費基數及繳納比例
1、上海社保繳費標準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1%;個人繳納比例:8%
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1%;個人繳納比例:2%
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5%;個人繳納比例:0.5%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不承擔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5%;個人不承擔繳費
根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最新消息顯示:4月1日-3月31日的社保繳費基數,最高15108元(去年本市職工月均工資的3倍),最低3022元(去年本市職工月均工資的60%)。
注: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上限為15108元,下限為3022元。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
2、度上海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及繳存比例
(1)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度職工本人和單位住房公積金、補充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與度相同。即,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仍為各7%;補充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仍為各1%至8%,具體比例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繳存住房公積金確有困難的單位,可以申請降低繳存比例(職工本人和單位繳存比例各不低于規定的最低繳存比例,取正整數)或緩繳住房公積金,待單位經濟效益好轉后,再提高繳存比例或者補繳其緩繳額。
(2)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
自7月1日起,本市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基數由月平均工資調整為月平均工資。1月1日起新參加工作的職工,應以該職工參加工作的第二個月的當月工資收入或以其新參加工作以來實際發放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其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1月1日起新調入的職工,以調入后發放的當月工資收入或以其實際發放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其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
(3)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下限
度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為1970元,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雇用人員、自由職業者的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為3378元。度住房公積金按職工本人和單位各7%的繳存比例所對應的月繳存額下限為204元。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雇用人員、自由職業者的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下限參照此標準。
跳槽離職五險一金怎么辦?
跨區域換工作怎么辦?
依據憑證異地接續
從上海回無錫工作的小浦,最近為辦理社保的事一直很糾結,不是同省(地區)的`公司間社保該怎么轉?她打算將戶口留在上海,但是擔心會影響社保金的繳納和轉入問題。
其實五險一金和戶口城市沒有太大的關系,只需要你和單位存在勞務關系,單位就可以幫你購買社會保險,但如果是不同城市之間或者是跨省的轉移,需要將社保關系轉入到我市的社保體系內。
類似小浦的情況,只需要確認原社保繳納地的社保已經結算,憑原單位的離職單拿社保轉移單。在新的社保繳納地確認繳納社保,并開設新的社保賬號。憑新的社保繳納憑證,個人身份證,原社保所在地開具的社保轉移單到當前的社保所在地進行社保賬戶的異地接續。對于養老保險來說,中間中斷也沒有關系,最后按照累計年限進行計算,不過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拉。
另外,根據最新社保政策,轉移時只轉移繳納社保的年限,不轉移繳納金額。目前,社保的全國轉移已經開展。住房公積金部分在離職(特別是異地就業)的時候,是可以一次性結清的,單位和個人繳納的部分都可以拿到。
醫保賬戶發生中斷怎么辦?
個人可以繼續繳納
鄒女士醫保賬戶發生了中斷,導致無法使用醫保卡,而發生這一情況的原因,都是因為在換工作期間,沒有注意醫保的續交造成的。她告訴記者,她之前是在新區一家企業從事財會工作,由于家中老人的原因,今年3月份她離職了,辭職后,沒有立即工作而是用兩個月時間在家照顧老人。6月中旬,再次進入職場的鄒女士應聘到了馬山一家企業,并與該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從7月份開始公司給她繳納社保。但是,最近她去醫院看病時發現,無法用醫保支付醫療費用。
記者從社保部門以及12333了解到,參保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后,連續繳費滿1年方可享受統籌基金支付待遇。連續中斷繳費3個月或者累計中斷6個月的,停止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鄒女士在3、4、5、6月這4個月都沒有繳納社保費用,造成了醫保的中斷。
提醒市民因工作變動,在沒有勞動關系存在期間,個人可以繼續繳納醫療保險費,保證自己的社保不連續中斷,醫療保險待遇不被停止,以免發生以上類似情況。那如果是發生換工作而醫保已經中斷的情況,恢復繳費后,連續中斷3個月的,在連續繳費滿6個月后方可享受統籌基金支付待遇;累計中斷繳費6個月的,在連續繳費滿1年后方可重新享受統籌基金支付待遇。同樣,生育險累計繳費滿1年方可享受待遇,如果懷孕生孩子期間停止繳費,也無法享受生育險待遇。
換工作頻繁無法領取失業金?
繳費需滿一年
小章前年大學畢業后在9月份進入我市新區的一家臺企工作,不到半年就辭職。2個月后進入了錫山區的一家機械制造企業,但是沒等轉正又跳槽到濱湖區的一家科技公司,干了大半年之后,又與公司解約了。上個月,他去到戶口所在勞動保障部門申領失業保險金,但是工作人員發現,他無法領到失業金,原因是他的失業保險累計繳費時間只有10個月。
失業保險金必須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失業保險繳費義務滿1年,而且是非自己主動辭職才能獲得辦理。頻繁跳槽就有可能出現小章遭遇的情況,畢業有相當一段時間了,而實際工作時間、失業保險繳費時間卻不長,達不到享受失業保險金的條件。換工作一般需要過渡時間,而不少用人單位要等試用期滿才給員工繳納失業保險費用,因此頻繁跳槽,會影響失業保險繳費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