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條隱藏的秘密
導讀:發放工資的方式多種多樣,用工單位往往給員工一張細長的工資條,上面載明了員工每月工資的總額及構成,繁多的名目往往讓人發暈,也少有人細致了解過自己工資條的構成。其實,工資組成會牽涉到很多其它問題,如繳費,繳稅基數的確定,賠償補償金額的認定等等。
工資是一個非常直觀的參數,所有人都會被它的數字所誘惑,但工資的背后,體現的是你勞動的性價比,是萬不可用工資去交換的。關于工資的三個秘密,你必須知道!
第一個秘密:工資=時薪
35歲的小王需要在兩個工作里面做選擇。一個是年薪30萬的制片總監,一個是年薪10萬的市場策劃。仔細算了一下她的工作時間:前者是每天加班,節假日無休趕節目,每天工作近15個小時,后者則是8小時規律的生活。這樣算下來,兩者的時薪差不多,只是那份“好工作”把三年的活放到一年來做罷了。如果加上由此產生的未來醫藥費,簡直比“壞工作”還不賺錢。
想告訴大家關于工資的一個秘密,年薪月薪是相當有欺騙性的東西。真正起作用的,是時薪——你一定要看看自己的單位時間是否更加值錢。
第一條關于工資的原則是,工資不等于月薪,也不等于年薪,工資等于時薪。
第二個秘密:收入=工資+可能性
第二個故事也很好玩。一個人結婚,和丈夫買了個北京市三環內的房子。房子有100平米,每平米3萬元。雙方各自拿出100萬元,共同承擔100萬元的房貸。對于一對收入正常的白領夫婦,大概意味著10年的努力。
對于他們如果現在停止工作一年,損失應該是工資減去因為上班的消費。如果年薪是12萬元,上班的花銷是3萬元,所以損失是9萬元,一個人少了9萬元,多了一年的時間,值嗎?其實這里有無數的方式能讓這個買賣值錢。
關于工資的.第二個秘密:我們爭分奪秒計算自己的工資,卻很少計算自己的空白時間。其實空白才是未來能夠獲得巨大收益的東西
所以第二條關于工資的做事,工資收入=工資+可能性。
第三個秘密:收入=高薪-代價
關于工資的第三個秘密——我們很多人在快樂的拿著“高薪”,殊不知也許你覺得新鮮的,只是自己的鮮血。記得,對于那些以奪取你最重要的東西——比如健康、生活、好心情、從容、家庭為代價的工資,千萬別碰。
工資條里的這些秘密你也應知道
怎樣才能真正讀懂你的工資條呢?關于工資條的“五看一保存”,不懂你就吃虧了!
【律師提醒】拿到工資條要做到“四看一保存”
一看:發放時間。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用工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如遇法定休假節日或休息日,通過銀行發放工資的,不得推遲支付工資;直接發放工資的,應提前支付工資。
二看:工資總額和分項是否正確。是否按勞動合同簽訂的數額足值發放。用工單位不可以用實物代替貨幣工資。而且除了扣除“三險”費用、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其他項目非特殊情況不得扣除。單位也不得隨意調整約定好的分項工資。
三看:個稅。現行的稅收起征點為3500元,公司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式代扣個稅。
四看: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五項費用是否已經從公司中扣除,是否已進到自己的個人賬戶,查詢方式可向單位所在地區的社會保障局查詢。
一保存:每個月的工資條,都應當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