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退休金與養老保險有什么區別?

    時間:2021-01-05 12:09:14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退休金與養老保險有什么區別?

      一、概念不同

    退休金與養老保險有什么區別?

      1、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二、資金渠道不同

      1、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的退休待遇簡稱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費。

      2、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統稱為養老金。

      三、繳費方式不同

      1、退休金由單體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繳費即可享受。

      2、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往往遵循統一的繳費準則。

      四、領取方式不同

      1、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后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后者指在職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2、社會養老保險金由政府部門機構統一發放,養老金的領取問題方面,對每個社會成員有統一的養老金領取規則,以重慶地區1996年后參加工作的人員為例,其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社會統籌,即單位繳18%那部分匯入社會養老金的大池子里;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繳8%的那部分的累積。它所提供的養老金往往是最為基礎性的保障,只能解決最為基本的溫飽問題。

      延伸閱讀: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意義與思路

      當前,我國經濟尚處于較快增長階段,應該抓住這一時間窗口,及時厘清政府、企業、個人的養老責任,建立當今世界主流的養老模式。

      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意義

      加快養老體系改革、促使養老體系健康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可以實現全社會養老安全、促進社會和諧和公平正義;另一方面可以推動資本市場穩定運行、促進創新創業型企業發展、加快產業升級;美國401(k)計劃中的養老金投資占比長期在90%以上,其中投資于股票、VC、PE等股權類產品的比例高達60%,推動也分享了隨后的經濟繁榮和高科技產業崛起。事實上,美國二十世紀最后的30年的經濟繁榮中最為重要的三件事情是,養老金參與資本市場、資本市場長周期成長和新興產業不斷涌現,三者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作為專業投資機構,養老金投資于上市和未上市公司,參與其公司治理,提升其管理水平,從而能夠提高經濟整體的質量;此外,養老金機構也是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等市場的重要投資者,有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時,養老體系的健全,也有利于釋放更多消費力,擴大內需,加快經濟轉型。

      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思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以智利、哈薩克斯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推行了公共和私人養老責任相區分的三支柱模式。同時,通過對養老金多元化投資管理,確保養老金制度可持續發展,實現了養老責任的多方共擔,減輕了國家負擔。與此相反,近年來,希臘等國由于養老金制度過度依賴國家財政,加劇了主權債務危機,幾乎致使國家破產。因此,我國養老金改革應吸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補充個人賬戶缺口,確保實賬運行。補足個人賬戶資金缺口,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通過市場化投資運作,實現自我積累,提高待遇水平的前提條件。可以考慮通過劃撥國有股、國家財政預算安排等方式予以補充。

      第二,調整制度結構,區分公共養老與私人養老責任。建議將社會統籌部分明確為第一支柱的公共養老金計劃,降低其待遇水平(即參保者退休后的養老金領取額與繳費工資的比例);在個人賬戶做實的基礎上,和企業年金共同構成實質性第二支柱,并通過投資實現自我積累,保障總體待遇水平不降低。中長期可考慮在第二支柱發展壯大基礎上,降低公共養老金的繳費比例和待遇水平,減輕企業負擔。

      第三,科學運營養老金,實現保值增值。公共養老金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個人賬戶養老金則兼顧安全性與成長性,兩者屬性不同。應該據此設計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組合,通過科學合理的投資運作,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

      養老金制度的結構調整

      社會統籌賬戶明確為公共養老金計劃,適當降低待遇水平。從世界范圍來看,三支柱的養老金模式中,公共養老金都以防范老年貧困為目標,繳費水平和待遇水平都比較低。2011年OECD國家公共養老金的平均繳費率為21%。待遇水平為42.2%(待遇水平指的是養老金領取額與繳費工資的比例)。建議公共養老金維持當前社會統籌賬戶20%的繳費率不變,將待遇水平調整到與OECD國家基本相當,即40%左右。在此情況下,根據測算,公共養老金在2040年之前不會出現缺口。公共養老金待遇水平下降的部分將由個人賬戶投資所得來補償。

      個人賬戶獨立運作,和企業年金共同構成實質性第二支柱,通過投資提升自我保障能力。將做實后的個人賬戶劃撥為第二支柱,按照第二支柱的模式進行投資管理,和企業年金共同構成實質性第二支柱,進行專業化、多元化投資,實現保值增值和自我積累。根據測算,在個人賬戶實賬運行的情況下,保持目前8%的繳費率,按照繳費35年,領取約14年,參考國外第二支柱養老金平均6%的投資收益率,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提供30%左右的待遇水平。加上公共養老金40%的待遇水平,兩者合計達到70%,與當前制度的待遇水平基本相當。

      中長期來看,隨著投資經驗逐步積累,如果個人賬戶養老金投資收益率達到7%,則可提供約40%的待遇水平;那么公共養老金繳費比例可以從20%下降到16%,實現30%的待遇率,總體待遇水平與當前制度基本相當。一方面,減輕了企業負擔,有助于激發經濟活力。另一方面,2050年之前公共養老金能保持收支平衡,減少國家財政負擔。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