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5年珠三角工資薪酬或漲8.4%

    時間:2020-12-02 16:22:29 工資待遇 我要投稿

    2015年珠三角工資薪酬或漲8.4%

      2015年珠三角工資薪酬或漲8.4%

      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中國制造業重鎮,轉型中面臨諸多挑戰,用工荒仍在繼續,今年工資漲幅或達8.4%,這是近期我們開展的第六次年度珠三角制造業調查得出的發現。

      ●在我們看來,此刻珠三角的短痛,正是中國轉向長期可持續增長模式的組成部分。工資上漲體現生產率持續改善,隨著制造業升級換代,產品的復雜程度提高。服務業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增加亦體現出這一轉變。

      ●增加自動化投入、優化生產流程和工藝是珠三角制造企業應對用工短缺和工資上漲的普遍做法。選擇向外遷移產能的企業首選越南和柬埔寨。

      ●我們以為,東盟國家(ASEAN)憑借較低的工資水平、豐富的勞動力供應和家庭富裕程度持續上升,能夠極大受益于珠三角制造業和服務業升級換代。隨著制造業的發展,東盟有望成為亞洲的下一個珠三角。

      把脈珠三角

      經濟調結構,制造業挑戰加大

      調查結果顯示,從宏觀層面看,目前中國經濟仍在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保持收入增長,而從企業微觀層面看,持續的用工短缺意味著珠三角制造企業面臨著更多成本挑戰。受訪企業也對利潤空間收窄、融資狀況緊張、訂單前景不明朗、人民幣匯率波動增加表現出持續擔憂。但對于順應形勢的企業而言,也意味著機遇。增加資本設備投入、生產工藝自動化和產能遷移是珠三角企業的應對之策。

      1.用工荒持續,工資面臨穩步上漲壓力,預期漲幅為6.8%

      工資上漲,以及由此帶來的收入增長加快,是中國經濟調結構,轉向消費驅動、服務業導向型增長模式的組成部分。工資提高部分是政策作用的結果,但供需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當前農民工工資快速增長可能影響到制造企業,更廣泛的擔心是勞動力需求可能最終隨經濟放緩而減速,延遲中國經濟轉型。從這個意義上看,此次調查受訪企業的工資水平提高(或計劃提高)的幅度大于2014年是好事。

      與去年的調查相比,更大比例的受訪企業預計工資上漲幅度為 10%~15%。2015年平均工資漲幅預期是8.4%,高于去年的8.1%。但是,當前年度工資漲幅預期與上一年度實際漲幅之間的差距是近年來最小的,可能體現出企業更謹慎的情緒和更溫和的通脹預期。使用官方CPI作為物價平減指數,2015年預期實際工資漲幅約為6.8%,高于2014年的6.1%和 2013年的5.8%。實際工資增長持續加快應該能為家庭消費提供重要支撐,在今年中國經濟減速背景下,這一點的積極意義不容忽視,它有利于中國經濟轉向消費拉動型增長。

      超過七成的受訪企業表示,已在今年春節之前提高員工工資,平均幅度為8.5%。縱向比較來看,26%的受訪企業計劃今年工資上調幅度超過去年,18%的企業預計上調幅度會低于去年,其余多數企業預計2015年工資上調幅度與2014年相當,體現出勞動力結構性短缺造成的穩步工資上漲動力。

      受訪企業中29%表示近12個月用工荒有所加劇。15%的企業表示,與一年前相比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狀況有所緩解。84%的受訪企業表示,用工充足率在80%或以上,略低于去年調查時的87%,但仍然屬于較高。

      政策也對推高工資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1個省/市提高強制最低工資標準,其中深圳提高幅度最大,為12%,達到每月2030元。我們預計,2015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提高幅度為10%~11%,高于受訪企業估計的8.4%。

      很多企業支付的工資水平早已高于最低工資標準。只有7%的受訪企業稱,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對企業的工資水平產生“很大”影響。

      今年來自工資集體協商的壓力沒有加大。23%的受訪企業表示,在最近6個月與職工代表有過正式的工資協商談判,2014年這一比例為24%。還有14%的企業表示,今年某個時候可能不得不進行工資集體協商。

      地方政府更嚴格要求各項社保資金繳納繼續增加制造企業的成本負擔。71%的受訪企業表示社保繳費實施更為嚴格,持這一觀點的企業比例與去年相接近。如果嚴格實施的話,企業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占工資的40%~50%,大幅增加了本已沉重的成本負擔,特別是工資占受訪企業總成本的平均比重已達到22% 的水平。

      3.生產率提高與工資通脹

      生產率增長看來正在加快,有望超過工資增速。由于缺乏可靠的官方數據,我們使用詢問企業每個工人的產出增幅是否大于工資來衡量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情況。對此問題,67%的受訪企業持肯定觀點,比例高于去年的.61%。盡管仍有數量較多的少數企業表示,生產率增長落后于工資增長,但我們預計工資成本上漲向最終產品價格的傳導效應是有限、可管理的,這也進一步說明今年通脹不會成為問題。我們預計2015年CPI增幅1.6%,低于去年的2.0%。而且,我們認為上半年通脹可能繼續回落,為進一步放松政策穩增長創造空間。

      勞動力不足解決之道——投資還是遷廠?

      如果一個經濟體能從微觀層面有力地推動適當的行為改變,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壓力未嘗不是好事。愿意擴大投入提高資本結構和競爭力的企業能夠獲益于新機遇。

      據45%的受訪企業反饋,加大自動化設備投入、優化工藝流程是企業應對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的首選對策。對于大企業,這一比例提高到70%,反映出他們有更強的實力改善生產流程,享受規模經濟效應。較小規模的企業中,只有30%的企業做出這一選擇,青睞“擴大資本設備投入”。

      是否選擇遷移,在不同規模的企業間也顯示出差異。受訪企業中,有20%表示計劃向內陸遷廠,較去年的28%有所降低。大企業普遍較小企業更為青睞這一選擇。另外,11%的受訪企業計劃向海外遷移(去年這一比例為13%),主要為較大的企業。

      對于計劃外遷以降低成本的企業而言,越南和柬埔寨是首選,其次分別為印尼、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考慮外遷的企業主要是低端制造企業,如紡織、制衣等。對于青睞向中國內地遷移的企業來說,廣東周邊省份,如湖南和廣西,是首選目的地。

      45%的受訪企業認為這些應對勞動力短缺的辦法可以節省成本達10%~20%,20%的企業認為可節省成本達20%以上。

      工資上漲不是珠三角制造企業面臨的唯一挑戰

      1.2015年利潤降幅收窄

      受訪企業預計今年利潤下降平均幅度達0.4%,較去年調查時的下降1.9%有所收窄。同一企業指標看,24%的受訪企業預計今年盈利將會改善,19%的企業盈利將下降。

      2.產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接近20%的受訪企業目前全產能運營(去年這一比例為22%),63%的受訪企業以80%~90%的產能運營。

      3.信貸狀況趨緊

      35% 的受訪企業稱目前與2014年同一時期相比融資的難度加大,只有7%的企業表示融資更為容易。不過,企業的融資狀況可能有所改善,渣打中小企業信心指數顯示,隨著近期多項貨幣政策放松舉措的出臺,4月份企業可用信貸情況有所改善。

      4.訂單前景似有改善

      今年年初3個月訂單情況比較疲弱(38%的受訪企業表示訂單減少),但企業預計訂單會好轉。超過40%的企業預計未來3個月訂單會改善。

      5.主要市場經濟前景預期不一

      美國和歐洲是受訪企業的主要出口市場,企業對主要市場經濟情況的看法有喜有憂,22%的企業持積極判斷,27%的企業持消極判斷。對中國經濟的觀點更為謹慎(18%積極,37%消極)。

      6.企業轉為看跌人民幣

      只有16%的受訪企業預計2015年人民幣將升值,而去年調查時持這一觀點的企業占比超過97%。當前大多數企業預計人民幣將貶值。

      增長放緩波及勞動力市場

      調查顯示,珠三角地區勞動力市場仍然穩健,大部分受訪珠三角企業反饋稱,目前招聘幾乎與去年同期一樣困難,這意味著用工荒問題仍然存在,支撐潛在的工資上漲。但若經濟增長長期維持疲軟態勢,則勞動力市場面臨疲弱風險,繼而拉低工資和消費水平。此外,隨著中國企業致力于提高經營效率、升級換代,預計短期陣痛將在所難免。

      目前勞動力市場似乎仍然穩固,全國就業市場勞動力供需比仍在1以上。最近一期渣打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及調查結果顯示,春節假期過后企業用工有所抬頭。4月工資指數仍然同3月持平在 63.8,表明中小企業勞動力成本仍然較高。4月企業用工預期指數出現下滑,表明近期企業用工需求增長有所放緩。

      我們預計,隨經濟大范圍放緩,消費減速的風險仍然存在。首輪中國經濟減速主要由制造業和家庭投資放緩所致;我們預計潛在的第二輪經濟減速或將由勞動力市場進一步疲軟導致消費下滑所引發。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