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說課稿大班3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折紙是利用雙手的活動將紙折疊成立體的形象的活動,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活動之一。折紙的特點是利用幾何形造型。通過折紙不僅可以鍛煉幼兒手的動作的靈活性,還可培養他們的目測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和對圖形變換的思維能力。
現在是寒冷的冬季,所以準備了紙工活動:棉襖。在活動開始前,我以季節冷,想送大家棉襖,請小朋友幫忙做導入,很自然,瞬間引起學生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能將正方形紙角對角折成小正方形,但還是有些幼兒折的角不夠正,于是課堂上我采用逐步顯示折法,并讓幼兒和我一起折,直到所有幼兒完成,同步出示演示步驟,直至最后大家都折成。
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對紙工活動是比較感興趣的,而且孩子通過學習,折出來的棉襖還是比較好看的'。由于折紙的特點是容易忘記,因而,在教孩子逐步折時,不僅隨機展示折紙步驟圖,而且之后,我又給每個孩子發一張折紙自己再折一邊,加深印象。活動的結尾,安排了拓展:棉襖還可以變成什么?(褲子、燈籠)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折棉襖的過程的強化和鞏固,而且更鍛煉了學生思維,使所學的折紙活動更豐富、充實。另外,還可以激發幼兒愛思考,愛動腦的學習習慣。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老師首先要引導孩子學習折紙的基本術語,如邊、角、中心線、中心點、對邊折、對角折等,以便孩子在學習時能理解老師的指導。此次圖示是事先將折好貼在黑板上給幼兒看的,原以為能讓幼兒看得清楚,可是坐后面的幼兒不能夠看清圖示的最后幾步,這是我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在今后的折紙活動中,示意圖展示可以通過幻燈片分步放大,讓幼兒都能看清圖示,便于幼兒觀察、理解圖意。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發現,其實幼兒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可以采用引導幼兒觀察圖示,探索、發現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不能解決的,老師進行解釋,然后引導幼兒理解圖示自己來學折紙,這樣既能培養幼兒的識圖示能力,又為他們自己獨立進行折紙活動打下基礎。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在通過簡單的折紙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練習,會使其折紙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
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用邊對角,邊對對角線的'技能進行折疊。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動手動腦能力。
重點:幼兒能根據自己喜好圖上漂亮的顏色。
難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動手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白色方形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1、在折疊好的薔薇花的花瓣上圖上顏色
2、制作完后把作品桌子(講臺)上,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3、評價幼兒作品,表揚敢于大膽創新的幼兒。
活動延伸:讓幼兒在活動中制作的薔薇花,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活動反思:在本次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看、想、做、說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對折紙產生了興趣,個別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老師進行輔導。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彌漫著美的氣息,如美麗的風景,圖畫,音樂,著裝等顯性的美,還有人如人之間的隱性的情感美、道德美,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因此,設想讓幼兒欣賞顯性的美,從而感受到隱性的美,又考慮到幼兒的生活實際,發現平時幼兒在同伴過生日的時候會送上一張小小的生日賀卡,表示對同伴的祝福。而生日賀卡這個題材正是由顯性的美到隱性美內化的最典型的素材。生日賀卡又有其不同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所以我就選擇了生日賀卡作為教學活動內容。
一、教學目標:
1、欣賞生日賀卡畫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
2、感受賀卡所表達的溫馨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3、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并用美的語言表達祝福。
二、教學重點:
欣賞生日賀卡畫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
三、教學難點:
1、理解賀卡的隱性美,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2、隱性的美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讓幼兒反復的欣賞、討論、幫助幼兒建立自己的審美特色,從理解美到表現美,從分類到送祝福,幫助幼兒理解賀卡的隱性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四、教學準備:
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數張生日賀卡、環境布置、生日蛋糕。
五、教學過程:
(一)唱生日歌,激發興趣,體驗快樂的情感。
(二)欣賞自己帶來的賀卡,欣賞其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感受和卡所表達的祝福與愿望。
1、幼兒討論、教師指導,欣賞賀卡的美
2、集體欣賞,分類比較。
(三)每位幼兒想一句祝福的語句,為生日的幼兒送上祝福,教師指導。
(四)游戲:買賀卡,提高幼兒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五)延伸活動,制作賀卡,進一步提供幼兒創造美的能力。
六、設計思想:
1、生活化的特色。
《綱要》中指出:在藝術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生日賀卡”是成日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每當節日來臨時,幼兒就會在家長的引導下,為教師或同伴獻上自己親手制作或精心挑選的賀卡。涉及該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成人的啟發、引導,去感受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態度。
2、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互動中教師先讓幼兒認識卡片上顯性的美,在通過送祝福理解賀卡其隱性的美,體現了活動為目標服務,目標為生活服務,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體現了藝術與幼兒的心理將康息息相關的特點,因為藝術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中介感染著兒童的心靈。
3、活動體現了藝術活動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全過程。
(1)前延部分,收集材料,布置環境,旨在練就幼兒發現美捕捉美的能力。《綱要》中指出,大千世界,處處皆美,幼兒發現美的事物多半依賴于客觀事物本身的鮮明特征的吸引,多數于自發而缺乏自覺性,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他們通過探索和學習自覺地去發現捕捉美。因此教師非常重視活動的前延部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有意性。
(2)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感受美的能力。
幼兒的美感多處于直觀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應適應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發展特點,生日賀卡正是貼近幼兒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藝術品。在活動中,教師持一種寬容性的態度,允許幼兒發展自己不同的意見,使幼兒的思想通過表述外露出來。如幼兒可以提出分類的標準,有音樂或沒音樂的,平面的或立體的,單頁的或雙面的,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3)活動延伸,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4、體現了幼兒教育整合的觀念。
(1)資源的整合。
該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家長、教師三方的力量,拓展了幼兒活動的空間。
(2)目標的整合。
活動中教師基本上以藝術目標為準,同時報害了語言目標,情感目標,既體現了整合的思想又有主次之分。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健康說課稿06-24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優秀]12-1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模板04-14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精】06-11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優】06-19
幼兒園大班藝術說課稿:插花06-08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優秀范文06-17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大班三篇03-25
幼兒園大班語言說課稿02-10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6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