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說課稿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音樂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下冊第四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2/4拍子,情緒歡快的內蒙古族民歌。旋律優美、節奏類型簡單,具有蒙古民歌深遠遼闊的韻味。通過學唱內蒙古民歌,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相關的風土民情。歌曲學唱起來并不困難,期中出現了一個大跳八度音程,學生將進行小組討論或教師指導解決。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風格特點,并為歌曲創編動作和伴奏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
3、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集體意識,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為歌曲創編動作。
教學難點:學生體驗把握蒙古族音樂風格特點。
教具:電子琴、多媒體、音響
教學方法:情景法、講授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嗎?先不告訴大家,一會你就知道了!我們不坐汽車不坐火車,讓我們騎上馬兒出發吧!(這時將運用多媒體播放內蒙古的風光和民俗的畫面,并以本課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師問:到站了,我們剛剛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師小結: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他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那么大家知道蒙古族有個一年一度的盛會,叫什么嗎?那就是那達慕盛會。你知道關于那達慕盛會的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生答,師小結:每年的七八月份蒙古族人民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盛會。誰來模仿一下盛會中的3個項目。(邊展示摔跤、騎馬、射箭的圖片,邊鼓勵學生上臺表演并為表演配上聲音。此時播放本課歌曲作為背景音樂。)
此環節我以情境法導入,提高了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在表演創編的過程中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表演欲,使之在玩中體驗民俗,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風格特點。創編過程中,采用本課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提前熟悉歌曲旋律,為下面歌曲學唱做準備。
二、學唱歌曲
(1)師:蒙古族人民熱情善良勇敢,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讓我們祝福他們為他們獻上這首好聽的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好不好?老師還為它配上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請大家一起欣賞。(生欣賞歌曲,觀看老師表演加深歌曲印象)
(2)熟悉歌詞。(由于二年級學生認識的字有限,教師將領學生讀歌詞,請大家看看有沒有生字和不懂得地方)
(3)學唱歌曲,感受內蒙古民歌風格特點。
①學唱歌去之前,發聲練習。
②老師范唱,學生仔細聆聽。
③師分句教唱或學生跟琴演唱。(唱的.過程中,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如八度音程可以分組尋找解決辦法或求助老師)
④師生對唱、學生齊唱或表演唱等形式達到熟練演唱歌曲的目的。
(4)生跟伴奏完整演唱,引導學生對歌曲加入感情處理。
由于之前導入的充分鋪墊,學唱部分占用的時間并不會太多,加上歌詞旋律簡單易記,學生掌握起來并不難。
三、拓展延伸
三個環節完成:“練一練”“比一比”“評一評”
1、學生討論按自己的方法怎樣給歌曲伴奏?引導學生用身體為歌曲伴奏打拍子。如:拍手、跺腳、拍肩膀等都可以。也可以自選一種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分組合作,邊欣賞歌曲邊為歌曲伴奏)
2、為歌曲配上好看的舞蹈動作。(以小組為單位,邊唱邊為歌曲創編動作和伴奏)
最后以小組為單位來個“擂臺賽”看看哪一組贏得大家的掌聲最多,哪組就是擂主。此時以學生互評評和師評為主,師評時多給予鼓勵。對于二年級小同學應多用肢體動作進行贊美:如:豎起大拇指,一個驚訝的表情,和滿意的微笑等等。大家參與熱情很高,氣氛達到高潮。
這部分是集情感體驗、認知、能力培養為一體。由于前面的影響鋪墊,學生對蒙古風情已有所了解,并產生喜愛之情。這時已有了較為深刻的情感體驗。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編過程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小組比賽又培養了孩子們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游覽了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獲啊?
生舉手回:最后在播放歌曲的旋律中結束這堂快樂的音樂課。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小動物唱歌》是九年義務教育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音樂中的動物”中的一節歌表演課,它是一首簡單、活潑而富有童趣的兒童歌曲。整首歌曲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由四個小節組成,而且前三個小節的旋律和歌詞完全相同,易于學生識記。歌曲中采用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在感受小動物們歡快的心情同時分辨聲音的強弱。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聽唱能力打下基礎。從而達到第三單元的單元總要求:通過歌表演、音樂活動、唱歌等多種藝術形式,理解并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密切關系,豐富學生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物充滿喜愛之情。低年級音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表現、創造等能力,積極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體驗學唱、表演、實踐、審美中進行簡單的歌詞或動作的創編。
根據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理念以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所熟悉的動物叫聲,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2、學唱歌曲《小動物唱歌》,并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歌詞和動作創編。
3、通過互動交流、音樂實踐,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小學音樂課堂要設法培養學生的感受、鑒賞以及創新等能力,而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因此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要結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再結合教材內容,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在音樂學習與活動中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將聲音的強弱表現出來。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頭飾、實物投影、彩紙等。
二、說教法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興趣愛好為主。小學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引發學生以最大的興趣與熱情參與學習與活動各個環節。我采取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于是一開始我便采用“情境導入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動物園”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
2、游戲互動法。課堂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沉悶的課堂氣氛必將導致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游戲互動法”便能使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樂于參與,樂于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審美體驗。
3、直觀教學法。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較為薄弱,課堂上過多講解與說辭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思想。所以,我選用學生熟悉的動物頭飾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在直觀中領會、強化、提升。
三、說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的新理念。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個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特征,引導學生以“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態生成的課堂氣氛中、樂于學習、樂于參與。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體驗音樂的樂。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入《小動物唱歌》的直播直播現場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律動)。
首先,我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用樹、動物娃娃,彩色紙等在教室中創設一個“動物園”的情景。然后教師扮演小兔子,隨著《小兔子乖乖》的音樂,帶領學生一邊唱一邊跳走進教室。通過這樣一個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面樂于參與全過程學習做好鋪墊。
(二)、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音樂是聽覺藝術,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聽,在聽中感受聲音的強弱。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模仿性強等特點,我設計猜一猜游戲,比一比誰的耳朵靈的活動。通過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每次播放是以兩組動物為一組,強弱關系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獅子——小雞
引導學生聆聽,并模仿,從中進行比較兩種聲音的強弱。學生在玩中感受聲音的強弱,自然地解決教學的難點。
(三)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種聲音的強弱。讓學生說自己熟悉的聲音,便是把音樂教學跟她(他)與社會生活緊密融合。
(四)新歌教學。
1、展示大歌單。一年級學生自律性比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出示大歌單,有助于學生初步更加直觀的解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
2、播放錄音。感受與鑒賞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去培養學生養成喜歡傾聽的好習慣。學生完整的感受歌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你聽到什么?或者通過聆聽,你知道什么?
3、教師范唱。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一個雙簧游戲,教師有表情的自彈自唱,要求學生 根據老師的演唱裝嘴型(張口默唱) 。這樣既加深師生互動的目的,也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喜愛。
4、模唱旋律。也就是唱一唱歌譜,在這一環節,我采用小動物的叫聲“喵” “汪” 或者 “啦”來模唱旋律。改變傳統的一句一句的、單調的跟唱形式,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讓學生很快就掌握歌曲的旋律。小學一年級還不要求學生去認識學會旋律的音名和唱名。
5、朗讀歌詞。在學生熟悉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后,朗讀歌詞就顯得極為重要。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朗讀歌詞,既加強歌曲的節奏訓練,又為學生能大聲的、流暢的、字正腔圓的演唱歌曲做下鋪墊。
6、教唱歌詞。這個環節我采用低年級學生最實用、最直觀的聽唱法來教唱歌詞。學生在模唱旋律、朗讀歌詞之后,唱會歌詞就顯得水到渠成。在這個環節還要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的姿勢。比如抬頭、挺胸面帶笑容,不要喊唱等。
7、歌曲的處理。學生在基本熟悉歌曲后,我再根據教材的要求,讓學生唱好歌曲中速度、強弱、以及用什么樣的情感去表現歌曲。用自己的歌聲去打動別人。
8、創新。《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鼓勵學生創造”的理念。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創作環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演唱”“伴奏”“表演”“創編”等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這一環節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學習,充分體現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張揚個性發展。
9、表演。讓學生把他們小組的創作表演出來。老師進行評價,生生互評等方式,評出“小小創作獎”、“大大方方獎”獎品貼額頭,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10、音樂中深透德育教育。以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動物園”中歡快地唱歌,快樂地跳舞,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從而無形中初步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寓教于樂。
(結束語)整堂課,我力求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景,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夠愉快的學習,盡情的表演創造,身心都有一種“美”的感受。
整堂課,我盡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達,用自己的肢體去表演,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翱翔。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想法和設計,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音樂第3冊第九課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有: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利用鈴鼓、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節拍為2/4拍,一段體結構,屬五聲E宮調式,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如第一樂句:31 35|5-| 36 12| 2-|,第四樂句6 33| 12 2| 16 12| 2 -|。配以XX XX| X-|為主的節奏,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3、教學目標
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培養他們愛護動物的意識,并從優美的舞姿中領悟到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2)技能訓練:①指導學生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②用鈴鼓、磁鈴為歌曲伴奏;③學習傣族舞的基本動作,自己創編舞蹈。
4、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并能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歌曲中同節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最后兩樂句的比較: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5、教具準備:
光碟、錄音機、頭飾、拼音卡片,孔雀扇、鈴鼓、磁鈴。
二、說教法
1、情景導入法。老師創設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樂句,教師彈31 35| 5 -| 36 12| 2-|,學生模唱“la……”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又能培養學生音樂記憶力。
3、手勢感受法:為了突破歌曲的難點,最后兩樂句在音高上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勢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認識化難為易,也體驗到音樂課中的趣味感。
三、學法
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通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為易,最后親自嘗試,完整并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群體合作法。在創編舞的過程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群體力量,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達到共同提高。
四、說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音樂常規,老師彈琴,學生做小鳥飛的動作進入教室,然后跟老師一起作律動《早上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氛圍的濃厚。
(二)基本訓練。為了保護兒童的嗓音,在學唱前,應充
分讓學生打開歌喉,以免拉傷聲帶,由于低年級學生對枯燥的練聲曲目不感興趣,我把練聲曲目敢編成兒童喜聞樂見的動物朋友,歌唱前提示學生挺胸、收腹,嘴打開。這樣既為學習本課歌曲作了適當的鋪墊,也達到了保護兒童嗓音的目的。
(三)導入新課。
老師戴上頭飾,做幾個孔雀活動的動作,請同學猜猜是什么動物。學生猜出后,告訴他們:今天要學習一首關于孔雀歡舞的歌。
(四)新課學習
1、音樂范讀歌詞,讓學生從視覺上聽覺上理解歌曲,簡述歌曲大意,重點理解“展翅開屏”和“傣家”兩詞的意思。
2、學習歌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興趣,老師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錄音,請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用手輕輕點拍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接著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兩樂句:“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3、難點樂句教學:請學生試著打一下兩樂句的節奏。兩樂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過孔雀手勢法來感受。這樣充分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4、大膽嘗試,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在熟悉節奏旋律后,解決了難點的基礎上,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已是輕松自如了。在此過程中,我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個別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
5、成立簡易樂隊。在唱好了歌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為歌曲伴奏,利用鈴鼓、磁鈴為歌曲伴奏。老師用鈴鼓示范,磁鈴主要用在打擊長音處。學生分組練習用鈴鼓和磁鈴為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
6、創編活動: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美的舞姿。為了激發學生學舞的興趣,老師隨音樂表演一段,然后重點把傣族的幾個基本動作給學生示范一次:孔雀鶴立、孔雀開屏、傣族舞語匯,鼓勵學生三五個一組,互相啟迪、創作,老師指導、觀察,請一些創編的好的同學在前邊來表演,音樂再次響起,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整節課都讓學生處于愉悅之中。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這節課,我講的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第九冊第二課的歌曲《蘋果豐收》。這是一首朝鮮族民歌,曲調明快活潑、熱情奔放,表現了在蘋果豐收的季節里姑娘們喜摘蘋果時歡樂的勞動場面。
二、說教法。
這是在我校開展小班化教學以來,我首次以小班化教學模式來完成的一節公開課,整節課,我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流程來進行,如,交流前置性作業,我通過蘋果梨的學習導入本課,互助探究,我通過組內對個體學習能力的分析,為自己制定學習時間,并在規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由我來進行檢查,并指導學生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提高,達到這節課的基本學習要求。分層提高,通過學生對自己在組內的角色進行分析,選擇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達到進一步發展的目標。總結歸納,通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為自己做一個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個綜合的評估,為自己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制定怎樣的學習任務形成一個標準。鞏固檢測、布置前置性作業,在本課的最后,我為學生布置了前置性作業,為下節課學習歌曲《雨花石》做準備。
三、說學法。
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通過自學來完成歌曲的學習,雖然不是很陌生,因為這樣的學習小組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是小班化教學模式,對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內的角色和對自己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也使學生產生一種“使命感”和“任務感”就像很多人喜歡打游戲,急著完成任務升級過完一樣。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結合時事政治,即州慶導入本課,完成前置性作業,過渡到歌曲的教學,再通過分組合作,完成更高的學習目標,之后,引導學生為自己提出更高的學習任務,然后,再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最后布置性作業,結束本課。
小學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蒼山歌聲永不落》是小學音樂第8冊中的欣賞部份位于第9課,前是欣賞《喜慶進行曲》,后是表演《丁香花》。這是云南本土題材的欣賞課程,本節課的目的就是:①通過聆聽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在具體的音響感知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音樂鑒賞力,激發學生熱愛云南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感受白族音樂的風格特點。②了解三種裝飾音的用途。③嘗試為旋律填詞,通過不同途徑培養學生“音樂的耳朵”及動手動腦的能力。
2、教學重點:聆聽、了解、感受白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①裝飾音的作用②嘗試為旋律填歌詞③旋律中頻繁的音程跳進。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法無定法,我在這一堂課中將“雙基”教學和音樂形象的`教育結合在一起,采用了講述法、演示法、聽賞法等教學方法,使用多種直觀教具,如各種樂器、電化教學手段等來進行教學。
講述法,就是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演示法中充分使用笛子、口琴等教具,在聽賞教學中大膽地創設意境,自制教學光碟,克服環境進行教學。為什么這樣教呢?因為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說學法
方法比知識重要,學法更是多種多樣。在這一節課中,我使用了提問法、表演法、聽視欣賞法、競賽法等,提問法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表演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聽視法能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感受《蒼山歌場永不落》的藝術風格,集中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視覺、聽覺,了解感知大理的風土人情。競賽法能夠鼓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精講少講、多聽,語言要力求簡明、準確,富于啟發性,不搞枯燥乏味的技能技巧訓練。
四、說程序
本課的教學程度設計為:
1、組織教學(使用別開生面的自編《拍手歌》)。
2、綜合訓練(使用口琴伴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3、導入新課(聽視導入,使入自制教學光盤)
4、a聆聽樂曲1(整體感知音樂形象,把握藝術風格)
b聆聽樂曲2(提出具體的要求)
c填詞練習及教學難點解說(使用笛子教學)
5、旁征博引,欣賞白族民歌《蝴蝶泉邊》
(聽視結合,交錯與漸離)
6、音樂游戲(葫蘆絲、巴烏的使用)
7、小結課時
【小學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稿02-23
有關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說課稿范文05-16
小學音樂《月亮》說課稿02-19
小學音樂說課稿范文06-12
(推薦)小學音樂說課稿05-17
小學音樂的優秀說課稿06-15
精選小學音樂說課稿九篇02-27
小學音樂《唱山歌》說課稿02-19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范文09-21
小學音樂賣報歌說課稿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