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說課稿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析
Let’s learn(A)部分呈現的是一幅農場圖, 圖中引出了本課要求重點掌握的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圖中girl和farmer的問答:What are they? They are goats.是在農場情境圖中產生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看圖問答鞏固所學的動物名詞,同時了解并掌握這些單詞的復數形式。雖然只有六個單詞,但它們的復數形式出現了四種不同的變化,所以對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過一年的英語,掌握了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同學之間能夠進行簡單的會話。本課重在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所創設的情境中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將所學內容熟練。
運用到生活中。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程標準及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我將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認讀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
2、了解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的`復數形式。
3、聽懂Let's do部分是指示語,并按要求做出相應動作。
教學重點
單詞:sheep,hen,cow,horse,goat,lamb及其復數形式的表達。
句型:What are they?和they are…的問答。
教學難點
horse,sheep,goat的復數形式表達。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1)提高學生的能動性
圍繞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課堂上教師要肯放手,提高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2)興趣激勵
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方法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在鼓勵性語言評價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有興趣說英語,積極參與合作,體驗成功感。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教師提問:I love animals very much. Do you love animals?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2、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動物單詞,一旦學生說出本課涉及到的單詞,教師要及時拿出卡片,請這位同學來教大家讀。
設計說明:英語提問使學生能夠自然融入到英語課堂中,滲入到語言壞境中。
(二)自學互動(呈現新知)
1、教師說:Do you know a farm? There are many animals at a farm. Let’s go and have a look教師出示Let’s learn(A)部分掛圖,說:Look,it is a farm. So many animals.
What can you see?
2、學生聽懂后,教師可先試著讓學生指圖回答,能說出英文的學生給與表揚 ,也可讓學生用中文回答。
3、告訴學生我們要學習有關farm的內容,教讀farm。
4、讓學生觀看課件2遍,教師只點擊有關單詞部分,學生跟讀。
5、教師出示單詞卡:sheep,hen,cow,horse,goat,lamb,讓學生進行認讀,教師可以將一些發音規律,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如:ee在sheep中發[i:]ow在cow中發[aU],oa在goat中發音等等,也可以啟發學生說說怎樣記住每個單詞。(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6、鞏固單詞:
a、教師說單詞,學生指圖。
b、教師指圖,學生說單詞。
c、一個學生說任意一個單詞,其他學生舉起相應的圖片。
7、 Let’s do部分:
1) 學生觀看課件。
2) 啟發學生根據所看內容說說feed,ride,milk,shear,hold的意思。
3) 播放錄音,學生根據所聽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
8、 教師指圖提問:What are they?學生回答:
They are goats. / sheep. / horses./ cows. / lambs. / hens.
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單詞復數形式的發音,適時糾正。
9、引導學生發現所學單詞單數形式與復數形式的區別,強調sheep單數和復數相同,horses,goats的發音。
10、教師提問:How many….?
學生回答:… … (再次鞏固所學名詞復數)
11、播放
課文錄音,學生跟讀。
12、學生兩人一組看圖問答:A:What are they? B:They are…
請幾組學生在班內匯報,教師進行評價。
設計說明:教師以課件圖片為主,生動形象地引出本課單詞,運用多樣有效的練習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掌握單詞的讀寫并在句型中學會單詞的復數應用。難點是sheep的復數形式horse復數形式的發音,lamb goat的發音。
(三)課堂檢測
1、卡片復習單詞,英漢互譯;
2、說說sheep,hen,cow,horse,goat,lamb的復數形式
3、句型操練:What are they?和they are…的問答。
4、聽懂Let's do部分是指示語,并按要求做出相應動作。
設計說明:鞏固檢查學生所學知識情況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單詞;
2、將Let’s learn部分的圖講給同伴或家長聽。
設計說明:讓學生真正掌握單詞的認讀及拼寫,在實際生活中能夠活學活用。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學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EPPrimaryEnglishBookIVUnit6AtaFarm。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sheep,lamb,goat,cow,horse,hen六個新詞。
二、說教材
本節課是單詞教學。它是在學生初步學習了句型“Howmany……doyouhave?之后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新詞,感知句子Whatarethey?Theyare…。Howmany…。為下節課的教學打下基礎。本課時容量大,但難度不大,并受到學生的喜愛。
三、說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
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針對學生實際,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聽、說、認、讀sheep,lamb,goat,cow,horse,hen等單詞。
(2)初步感知:“Whatarethey?Theyare…。Howmany…。Howmany……”等句子,學生能聽懂并理解其意思。。
2、能力目標:
(1)能聽懂Let’sdo中的指令并做出相應動作。,如Shearasheep。
(2)能區分農場的動物,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認真模仿的良好習慣和主動競爭的竟識。
(2)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3)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說教學重點
學習新詞sheep,lamb,goat,cow,horse,hen,能正確認讀。。
五、說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
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新舊單詞卡片、錄音機、磁帶、流動小紅旗、寫句子的紙條、掛圖。
七、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模仿力強、表現欲旺盛等
生理和心理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主,以活動,合作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游戲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傳統的“授—受”的教學模式,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八、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
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begun,halfdone。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意、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
因此,在熱身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分角色演唱歌曲:“OldMacDonaldhadafarm”,這樣的導入能很快吸引住學生,同時還渲染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二)自由會話,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一個平等尊重的氛圍中,他們的思維是放松的,敢于說、敢于參與教學。教師要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我在這個環節與學生進行了朋友式的會話。It’stimeforclass。Areyouready?Hello!Boysandgirls。Howareyou?Nicetomeetyou。?不僅復習了舊知識,還渲染了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
(三)呈現新知,合作互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緊張感,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外部動機,引
發他們一系列的自主活動,促進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的轉化。Today,wearegoingtolearn“Unit6。AtaFarm。”。I’lldivideyouintofourgroups。Whichoneisbest,they’llgettheflag,OK?Now,Let’sstart。于是我提出問題Doyoulikeanimals。引入學習主題,并通過掛圖和音樂創設情景Let’sgotoafarm。Therearemanyanimals自然引入新詞的學習。在呈現新知時,我尤其注意了小學生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的特點,通過對比,聽音,看動作等不同的方式引出新詞,給學生以深刻的第一印象。游戲所帶來的樂趣會使每一位參與者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游戲是兒童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用思考、情感、創造、游戲的光芒來照亮兒童的學習,那么學習對于兒童來說是可以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情”。因此,在操練時,我首先進行了一些機械的練習,如:“Listen,pointandrepeat。”聽音、指詞、跟讀,“LookandGuess”看口形、猜單詞。同時,我更注意抓住小學生好動的特點,輔以全身反應法,如模仿動物的叫聲,或與之相關的動作(擠牛奶)等有趣的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學習生詞時感知句型,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詞”,重視對學生思維,觀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們在師生,生生,小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堂總結,及時評價。
通過對知識的小結,幫助學生將本課的信息進行加工、儲存,從而明確教學目標、重
點和難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以評價促發展,培養小組團隊精神,激勵學生大膽開口,積極活動,為小組爭得榮譽。最后做活動手冊,是一個常規練習,其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及時檢測學生對本課時掌握的程度。
九、教學總結
這節課不論是新知識的呈現,還是游戲的設計,都能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體驗感悟、游戲鞏固,是一定能圓滿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小學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父親的菜園》這是一篇第七冊選讀課文,記敘了父親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開墾一塊土地,使它成為“我家”菜園的事,表現了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體現出作者對父親、對土地深厚的感情。
課文通過對父親言行的具體描寫,表現父親的優秀品質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引導學生從描寫父親開墾菜園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感受父親對勞動、對土地的愛是是教學重點。體會父親在荒坡上開墾菜園的艱辛,對城市或平原地區的學生來說是教學上的難點。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對記事寫人這一類文章的感悟,進一步學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從父親堅忍不拔的品質中受到教育,培養熱愛土地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文本的價值取向,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我確定本課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最大限度地促成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父親在開墾菜園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感受父親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毅、自信、勤勞的品格,知道要想獲取成功必須勇于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斗的道理。
3、在讀悟結合、豐富言語實踐活動中,發展歷練學生語言,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父親的崇敬。
【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本課選擇的基本教法是“著眼課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導讀解疑、語思統一”的導學式教學法。在操作過程中采用“讀、疑、思、劃”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質疑課題,著眼課題理解課文內容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培養語感。
【說理念】
本設計把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上,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去理解和感悟“父親”的精神。按照“質疑課題、梳理問題——自主探究、感悟交流——深化文本、體會精神”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
【說流程】
一、親情導入,質疑課題
1.同學們見過菜地嗎?菜地:院子里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田里的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可是有一位極其普通的農民,為家人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菜園(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讀題。
2、學生課件觀看父親在山坡上開辟的菜園,再讀課題,質疑。
3、梳理問題: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
[設計意圖]
用親切自然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測課題,設置懸念,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由課題這個文眼作為這節課的教學切入點。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練習讀正確,讀流利。(請教學習工具或老師)(疑難字詞課件屏幕呈示)
②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多讀幾遍。
③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④反饋朗讀劃出的句子,注意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⑤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課文,探究原因(探究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1、細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要求:圈畫批注。
2、討論感悟重點詞句,感受父親的勤勞、堅忍不拔、對土地的熱愛,帶著感受朗讀課文。
重點研讀:
(1)“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父親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巖石。”(堅忍不拔)
(4)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父親說:‘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干它,以后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為了肥土、對土地的熱愛)
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可歸納說:
①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
②當暴雨沖走泥土后,父親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塊新菜園。
③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導學生抓住問題來閱讀思考和感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把學生相對分散的思維集中起來,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情感。
四、深讀課文,體會精神(深入體會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
1、思考、交流:父親的菜園收獲的是什么?收獲的僅僅是四季的蔬菜嗎?“我”收獲了什么?你呢?(收獲的是一種人生精神:堅毅、勤勞、不畏艱辛、堅忍不拔、熱愛土地、熱愛勞動)你此時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難、挫折不氣餒,永遠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中描寫父親言行,體現不畏艱辛、堅忍不拔的句子。(課件呈示)
3、帶著對父親的敬佩之情再讀課題。
我的說課內容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竹石》這首詩是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中的一首古詩,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二、教學目標
第三學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體會是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本節課我定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古詩,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感悟詩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三、說教法和學法
六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古詩的方法,借助工具書或注釋能理解古詩的意思,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的是讓學生自學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從表面上理解詩意,但要從作者的內心世界獲得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審美取向是一個難點。要解決這個難點,需要從作者的資料、時代背景入手,感悟詩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逐步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地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體會古詩詞的魅力和文化蘊涵,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1、教法。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我通通過朗讀、感悟、想象等方法,讓學生走進古詩,感悟作品的內在蘊涵,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2、學法。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古詩,反復吟誦,來感受竹子堅定頑強的精神。結合作者的生平,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讓學生背誦《石灰吟》,再交流學古詩的方法。
(二)、學生根據方法自學古詩。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古詩。書上僅有兩個 注釋,就是任:任憑,爾:你的意思,原以為學生都知道,沒有做過多的強調,結果在測評時,有兩個學生不會做。
然后讓學生抓住一個“咬”字:像用牙齒咬住一樣,極為有力,理解竹子的剛毅性格。
任:任憑。讓學生練習說話,體會任憑這個詞語。
然后讓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誦讀古詩,體驗情感。這首詩通過竹子的品格來寫人,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想象竹子生長的環境,總結竹子的品格,再由竹子到人,結合作者的生平資料,知道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四)、鞏固練習。背誦、默寫《竹石》。
(五)課外拓展,欣賞鄭板橋的作品,受到文化藝術的熏陶,激發學生對中國古詩詞、書畫藝術的熱愛。
課后反思: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交給了學生方法后,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課堂教學沒放開。在理解古詩意思時,學生說出答題意思即可,在總結竹子的品格和詩人的品格時,哪些詞語應讓學生自己多總結。如:堅貞不屈、不怕困難、不怕挫折、不怕打擊、堅定自己的信念、一身正氣、頑強的意志等。有很多時候我都在為學生總結。學生上課很緊張,不能大膽舉手發言,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很多地方要改進,請各位老師多提意見,指出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才能不斷進步。
小學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第十八課《鳥島》。課文通過描寫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告訴我們人與鳥是朋友關系,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分為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鳥島的地理位置和名稱,第二自然段寫了每年春天鳥兒飛到島上安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寫了六月島上成了鳥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寫游人都很愛鳥。文章語言流暢、文字優美、條理清楚,適合朗讀、背誦,同時介紹自然知識時滲透了環保教育。依據課文的特點在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選擇上,我打算以參與、合作、探究、體驗為特征,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通過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重視教學中的操作與活動,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主調控能力,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精神,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活躍、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場所。
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學會本科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通過品讀課文體會鳥島鳥多的特點。
2、情感目標:憑借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樹立與自然和平共處的意識。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理解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鳥島成了鳥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是:
從朗讀中體會鳥島的`熱鬧,鳥島是鳥的世界。
教學時間:
安排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本課9個生字;初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初步認識鳥島。
第二課時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通過品讀課文了解鳥島的特點。
以下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這節課我以讀為主,以表演、說話、寫話等形式為輔設計了四個教學活動。第一個是讀讀想想,提出問題的活動。目的是學生了解鳥島的地理位置,對鳥島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一)活動的展開:
1、談話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的一個小島上去玩,好嗎?請大家仔細看、仔細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課件展示海西皮鳥島。學生仔細觀看后回答。
2、讓學生讀讀課文第一段,完成練習。在( )有一個叫( )的小島,它也是( )的青海湖鳥島。
3、學生質疑:讀了第一自然段后有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有:“為什么這個小島叫做鳥島?”“鳥島上究竟有多少鳥?”)第二個是讀讀演演的活動。目的是通過表演讀理解“一群一群”、“陸續”,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二)活動的展開:
1、讓學生自己讀第二自然段,問學生是否喜歡這一段,為什么喜歡? (學生可能回答:“因為我喜歡春天。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湖水解凍,春天的鳥島肯定很漂亮。”或者“因為一群一群的鳥兒陸續飛向鳥島,那鳥島肯定很好玩,很熱鬧。”)
2、引導學生再讀第二自然段,想象一下此時的情景。學生再次自由讀書。
3、創設情境表演讀:假設咱們的講臺前面就是鳥島,那你們能不能表演給老師看看?四人小組商量商量該如何表演。(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引導學生仔細讀課文,抓住“一群一群”、“陸續”等關鍵詞進行表演。)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邊背課文邊“飛”上講臺。第三個是當小導游的活動。目的是通過當小導游深入了解鳥島的特點,體會鳥島的鳥多。
(三)活動的展開:
1、教師談話激趣:六月是鳥島的旅游旺季,老師要聘請幾名小導游帶大家參觀六月的鳥島,好嗎?誰能當上出色的導游呢?先請你自己練練導游詞吧!
2、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多媒體掩飾,自由練說導游詞。
3、指名當小導游。評出最佳的導游。
4、教師提問:各位游客,剛才參觀了六月的鳥島,鳥島上的什么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學生可能會說出:鳥島上的鳥多,各種各樣的鳥聚在了一起,小島成了鳥的世界;鳥島上鳥窩多,密密麻麻的,一個挨著一個;鳥島上的鳥蛋多,窩里窩外,到處都是。)根據學生回答總結鳥島的特點:鳥多、窩多、蛋多。
5、看著多媒體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第三自然段。第四個活動讀課文聯系生活,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四)活動的展開:
1、引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看動畫談感受,播放動畫《我想有個家》,內容是從鳥籠飛出來的一只小鳥高興地向森林飛去,當它要找自己的家時,卻發現森林只剩下一些木樁子了,它傷心地飛回鳥籠里,哭著說:“我想有個家。”看了這個動畫,再聯系課文中的情景,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最后讓學生為鳥島寫一段廣告詞。
板書設計:
18、鳥島
鳥多 窩多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 蛋多
總之,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而且有很大的收獲,是我這節課所著力追求和實現的。
【小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說課稿 小學英語說課稿模板10-05
有關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說課稿范文05-16
小學說課稿05-16
小學書法說課稿02-14
小學武術說課稿11-15
小學足球說課稿03-28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2-04
小學英語說課稿[經典]05-23
小學美術說課稿05-28
小學賽馬說課稿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