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說課稿模板集錦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說課稿 篇1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究竟讓孩子學點什么?這是我一直在追問自己的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是我有幸聽到全國特級教師吳琳的課,在那次聽課中,我這個一直困擾我多年的問題被吳老師那入情入境地講解解開了。語文課堂,除了對基礎知識的講授外,還應挖掘文本背后的東西,把它變成通俗淺顯的語言在回歸到文本。也就是說“走入文本,領悟內容;走出文本,感悟生活。”根據這一想法,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
教材分析:
本文寫的是媽媽讓我帶著她的希望開始一步一步地學會飛翔,走好我的人生之路的事。【(如不考慮板塊主題媽媽的希望,我覺得從行文的每個角度看都是以主人公“我”開始的,結尾也落到“我”的理解上。)也可以概括為:寫的是 “我”一點一點地飛行著,一步一步地實現著媽媽的希望,終于飛出大山,成為了一顆會飛的蒲公英的事。】但是由于第二板塊的主題是“希望”。我確立了“1、 抓住媽媽的希望,女兒的成長著兩條線理解內容。”的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
由于這節課的位置靠前,我想學生都已經學過了,再加上付老師示范課上的講解,學生的課文內容的掌握已經不是問題。那在我的課堂再交給學生點什么呢?如果再一味地分析課文,學生肯定不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感興趣的東西有誰會全身心投入呢?因此我大膽的把我平時的教育理念溶入這節課,讓孩子在讀書中學到以外的東西。用我的話說“就是讀別人的書,想自己的事。”在與文本對話中走入文本,在與文本交流中再走出文本,讀出自己的味道。因此我確立了“2、 走入文本,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走出文本體會中蘊含的“自己的味道”。
課標分析: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因此我確立了自己的第三個教學目標“3、 在讀與悟中感受到作者母親的殷切希望同在我們媽媽的心中,應該理解媽媽對兒女的希望,在生活學習中積極進取。”
設計流程:
根據上面的剖析,我設計這樣一節以感悟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品讀、想讀為輔的教學流程。
在上課伊始我就問孩子們這樣的問題:在家里誰對你學習最關心?自己將來長大想做什么?表面上看這是漫不經心的一問,實際我是想把孩子帶進對自己親人希望之中,為下文的講解做情感的鋪墊。然后由學情地詢問順情而導,引出媽媽的話。然后提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新課的講授中我根據學段的教學目標,分別采用“瀏覽、默讀、悟讀、引讀……”的方法加深學生的的理解。然后我又用層層追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文字背后的東西,讓學生在讀書中感受自己的樂趣。激發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人文熏陶的效果,潤物無聲。讓學生在一讀一品中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從而學著理解自己母親的良苦,積極進取。明確自己的`理想,堅定自己的信念。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在此,我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于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著學生美麗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著成功的喜悅,追求著創新的價值,走向創新的人生。此時的閱讀,成了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成了心靈的對話。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力量來自于動力,借此機會激活學生的潛在的意識,為他們理想的種子澆灌、施肥,為理想插上的翅膀,使其展翅翱翔!這是教書育人,潤物細無聲。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學會寫作,因此我在結束時,用一首小詩回顧全文。這里沒有買弄的意思,而是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為下節課本文的寫作特點分析、寫作手法的運用的講解進行預熱。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給學生交流的空間
小學生活潑好動,根據《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是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課堂進行的活動教學應該是能直接激發小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能使孩子們的多元智能在交際活動中得以體現和發展。因而,我在設計這堂課時,一直注意盡可能的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多進行語言的交流。如:在熱身運動中,進行日常的見面對話。在句型的學習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家庭的照片,進行同桌間的相互介紹等等。我都努力著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有比較多的交流機會。
二、采用游戲,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生學英語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學習英語這種語言的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的熱情,那么這樣的知識就是學生善于接受,記憶深刻的。因此,我在這堂課上安排了兩個比較簡短的游戲。如Quick Response:任意指班上的.一名學生問Who’s this boy/girl﹖讓學生快速反應,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競爭意識。并使他們在這種強烈的競爭意識中,提高注意力與他們的興趣。再如游戲Guessing Game:用猜謎語的形式He’s my father’s father. Who is he﹖讓學生再猜猜中提高課堂興趣,并且在猜中達到了復習各家庭成員的目的。同時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My family本身就是一個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話題。我從這一點出發,僅僅圍繞生活來開展教學。一開始,我通過介紹我自己的家庭,引出句型Who’s that man/woman?,然后讓學生訓練說句子中,我安排同桌間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根據家庭照片,相互之間詢問。學生看著自己家人的照片,親切感,生活的真實感都一股腦兒地涌上心頭。此時他們用學習的語言進行交流的愿望也就特別強烈。
四、滲透情感教育
讓學生通過談論自己的家,引起學生對家的熱愛之情;正是在這樣的教學中滲透了學生熱愛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快樂的家,是靠我們的爸爸媽媽等長輩們的辛勤勞動建立起來的。因此,我們應該愛他們,尊敬他們,孝敬他們。家是我們每個人永遠的港灣,我們愛家,愛家里的每個人。
總而言之,我在設計這一課時,盡可能地采用聽、說、唱、玩的方式,通過各個有趣、實用、輕松、活潑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各個環節之間還不夠連貫,活動的面也并不是最廣。這兒那兒,還存在著很多很多的不足,愿各位老師、專家多提出意見。
小學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書法中的文房四寶
2、激發學習毛筆書法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書法中的文房四寶
【教學難點】:
激發學習毛筆書法的興趣
【教學準備】:
筆墨紙硯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毛筆書法的教學
你知道古代的人們是用什么寫字的嗎?
用利器刻在甲骨上,
用樹枝寫在沙上,
用毛筆寫在布帛上。
二、介紹文房四寶的基本常識
1、書寫用具主要有:筆、墨、紙、硯,即“文房四寶”。
教學:班班通展示圖片,分別指出筆、墨、紙、硯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寶的樣子。師簡單介紹除文房四寶外的常用書寫工用具。
2、如何挑選毛筆:
(1)、好的毛筆具備四個優點:圓、尖、齊、健。
圓:指筆頭周圍豐滿;
尖:指筆毫聚攏后尖銳不禿;
齊:指筆毫捏扁后頂端整齊;
健:指筆毫富有彈性,鋪開后容易恢復原狀。
提示:選擇毛筆的大小要根據所寫字的大小而定,我們學習時可以選擇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來練習。
3、墨的選擇與使用:
(1)、墨主要油煙、松煙和漆煙三種。漆煙最黑,油煙次之。
(2)、墨錠(dìng):須在硯臺中加水研磨。研磨時要重按緩推,保持墨錠平正。所磨墨汁的`濃淡根據需要而定。
(3)提示:平時練習時用瓶裝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較方便。
4、紙的選擇與使用:
(1)、宣紙: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強,適宜寫行草。
熟宣:經礬水處理后水墨不易滲開,適宜寫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與熟宣之間,適宜寫楷書。
(2)、提示:平時練習可選用手邊紙、元書紙、廢舊報紙。
5、硯的選擇與使用:
(1)硯的選擇:選用有蓋的,以免染塵。
(2)提示:如果用瓶裝墨汁,可以用小碟子來代替硯臺。
四、布置作業
1、準備筆、墨、紙、硯
2、向家人或朋友介紹“文房四寶”
五、收拾整理
【小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說課稿 小學英語說課稿模板10-05
有關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說課稿范文05-16
小學寫字的說課稿06-14
小學書法說課稿02-14
小學體育說課稿03-01
小學英語說課稿05-01
小學英語說課稿[經典]05-23
小學賽馬說課稿06-07
小學賽馬說課稿06-13
小學美術說課稿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