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說課稿 篇1
1.課題
填寫課題名稱(小學數學認識類課題)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學到了什么)認識、了解、掌握;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會/體會/初步了解了……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習興趣;體會與生活密切相關;交流合作的意識;獨立思考的能力等。
3.教學重點
本章的知識點(宏觀的、具體的)
4.教學難點、易錯點
5.教學方法(一般從中選擇3個就可以了)
(1)討論法
(2)情景教學法
(3)問答法
(4)實驗法
(5)講授法
6.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小數的認識為例)
通過生活實例舉例,觀察超市中零食區的價格,觀察歸納出價格數字的特點,引出小數的定義。
(2)新課教學
①通過學生討論,學習小數的讀法;
②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小數的`寫法;
③通過例題來加強小數讀寫的方法,并初步學習小數的元角分應用的理解。
(3)鞏固練習
①練習一
②練習二
(4)課題總結
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共同來回顧我們今天學習的小數的認識,并提問學生回答小數讀寫的方法,并強調元角分的應用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
(5)作業
通過視頻展示/繪制卡片的方式給學生布置今天的作業內容。
7.板書
(有標題、圖形、例題、專業術語)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以選修教材《小學動漫》第三單元第二節“風景畫”教學內容為依據,教學內容為FLASH的“遮罩效果動畫制作”。
FLASH是目前國際互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動畫設計和制作的軟件,而Flash動畫的根本說到底就是“遮罩+補間動畫+逐幀動畫”與元件的混合物,通過這些元素的不同組合,從而可以創建千變萬化的效果。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補間動畫與元件的使用方法,本課開始學習遮罩的使用。遮罩是Flash動畫創作中所不可缺少的,是Flash動畫設計三大基本功能中重要的出彩點。使用遮罩配合補間動畫,我們可以創作出豐富多彩的動畫效果,本課涉及的實例都是實用性很強的動畫,通過這些實例,學生可以舉一反三來創作實用性更強的動畫效果。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前面已學習過Flash最基本動畫原理,能制作出簡單的逐幀動畫和動作補間動畫,并對幀、圖層已有了初步了解,但還未形成能很好理解,還需進行回顧與加深。本課學生通過實踐、探究,掌握的Flash遮罩動畫的制作原理及簡單應用,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體驗完成動畫作品的成就感,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對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結合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遮罩動畫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層與被遮罩層之間的關系;
(2)掌握圖片過渡影片的制作方法;
(3)能夠靈活運用所學動畫制作技巧,創作動畫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師生共同分析遮罩的實例,加深學生對于遮罩原理的理解;
(2)讓學生自主實踐,去完成過渡效果的動畫,使學生能夠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運用Flash動畫軟件創造作品的樂趣;
(2)體驗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涵,形成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遮罩的含義和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遮罩與被遮罩的關系。
五、教法與學法:
1、教法:
采取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以及演示與講解、實例分析等教學方法。
演示與講解:對于知識性強的內容適當的講解結合演示,便于學生理解和提高教學效率。
實例分析: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
2、學法:
學法采用分層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學習法等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內容的學習也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圍繞知識點展開,通過自主式和合作式學習,最后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總之,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是相統一的,目的只有一個:“以學生發展為本,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六、教學環境:
信息技術教室、多媒體教學軟件為教師演示和講解提供一個高效的工具,電子學習檔案袋為學生討論和發表見解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展示作品,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可曾觀看過,用自己的照片做的電子相冊嗎?那種情景可曾讓你感到激動和難以忘懷。為了重現這些美麗的畫面,這節課我們將利用FLASH軟件來演繹一幕電子版的“相冊”的情景。
學生活動:
注:(遮罩動畫,俗稱“蒙板”動畫,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動畫制作方式。遮罩就好比在一個板子上打了各種形狀的孔,透過這些孔,可以看見下面的東西、遮罩可以是填充的形狀、文字、元件的實例,還可以將多個圖層組織在一個遮罩層之下來創建復雜的效果。)
(二)、實例展示
水波、萬花筒、百頁窗、放大鏡、望遠鏡、聚光燈??等等。(展示豐富的遮罩實例激發學生對新的FLASH特效的興趣。)
小學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5以內的加法”,它是義務教育課程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加法和減法”的 第一課時。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0~10,掌握了2~10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以后學習加減法計算和解決加減法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教材分兩個層次組織教學。第一層次通過組織學生觀察小朋友澆花場景圖中人數的情況,引導學生要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需要把原來的3人與又來的2人合起來就是一共的人數,由此引出“2+3=5”,初步感受加法的意義,并領悟計算方法;學生認識“+”號,正確讀出算式。第二層次通過“試一試”學生熟悉的場景圖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理解掌握計算方法。最后通過“想想做做”的1~6題進一步加深對加法含義的認識,掌握加法計算的過程和方法。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學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的'加法。教學難點是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加法的意義。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加法的意義,掌握5以內的加法我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準備小棒、圖片等學具。圍繞教學目標,我預設的教學程序分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復習舊知。激發興趣,做好知識準備;
我創設游戲搶答,課件展示一些5以內的分與合,通過口答,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習5以內的加法作好準備。
第二環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中掌握新知,訓練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初步探究的能力。
我分兩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這里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利用課件出示小朋友澆花的場景圖,引導學生獨立觀察、同桌交流知道了什么,根據圖中想到什么?接著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認識到:把原來的3人和又來的2人合起來一共有5人。在老師小結的同時,學生用手勢表示進一步體會加法表示“合起來”的意思。第二步,在學生讀算式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理解“要把兩部分合起來”需要用加法來計算。這樣既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又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層次學會計算,掌握方法。
我再次創設學生玩蕩秋千的情境,多媒體出示兩組圖,引導學生觀察,交流所獲得的信息,體會要把1個女孩和2個男孩合起來是3個小朋友,就要用加法計算。然后學生列出算式后計算結果,在交流中掌握把1和2相加就是把1和2合起來的方法,進一步建立加法的含義,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
第三環節實踐運用鞏固對加法的認識。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能力。
結合書中練習主要分3個層次進行鞏固。
【小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說課稿 小學英語說課稿模板10-05
有關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說課稿范文05-16
小學寫字的說課稿06-14
小學賽馬說課稿06-07
小學的英語說課稿07-03
小學音樂說課稿02-23
小學武術說課稿11-15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2-04
小學美術說課稿05-28
小學足球說課稿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