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高中美術說課稿

    時間:2025-03-27 07:51:46 高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抽象藝術及其兩種形態(冷抽象,熱抽象)

      1、抽象藝術的含義?

      在20世紀初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作的美術類型。

      2、冷抽象、熱抽象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及觀點。

      冷抽象含義: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熱抽象含義: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賞析《百老匯的爵士樂》。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先鑒賞紐約百老匯夜景的照片,然后一邊聽爵士樂(爵士樂:《藍色狂想曲》),一邊欣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

      教師活動:老師介紹:1、爵士音樂;2、蒙德里安生平簡介;3、蒙德里安對百老匯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對爵士音樂的感受。

      問題思考與探討:

      學生活動:同學們分組討論后回答問題:

      1.這幅作品使用的語言有哪些?不同的顏色塊讓你聯想起什么?橫豎交錯的線條讓你想起什么?

      教師活動:老師補充總結

      能力練習:欣賞幾幅作品,判斷它們是屬于冷抽象還是熱抽象藝術作品。

      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思考:具象藝術能夠如實的再現客觀世界,而抽象藝術卻完全排除現實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藝術為什么會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

      (二)藝術走向抽象的原因

      問題思考: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25頁,回答問題。1.抽象藝術的形成?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1.抽象藝術的形成: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明加速人們對美術的本質思考,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已經基本確立

      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照相機的發明,現代的社會化大分工,西方科學理性的影響。

      抽象藝術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三)抽象藝術的特點:

      分析性,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并加以夸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

      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包括:A形式與色彩;B構圖與筆觸;C材料與肌理;D空間與透視;E光影與運動。

      學生能力練習:讓學生自己來欣賞作品,判斷作品的藝術美的表現。 知識補充:抽象藝術在我國的獨特表現,抽象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

      拓展:學生欣賞完這些作品后,躍躍欲試,都想創作抽象藝術作品,那么,這時候老師要適時滿足學生的欲望,動手實踐,創作作品。讓學生聽一首音樂,創作一幅抽象藝術作品。

      (四)課堂回顧

      這節課重點講述的是冷、熱抽象藝術作品,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

      四、板書設計:

      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課課題,然后分別展示冷抽象、熱抽象美術作品,分析其分類、代表藝術家、特點等環節,分析鑒賞部分作品。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選取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高級中學美術課本》(試用)第三章《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部分內容。這一章包括形體、明暗、色彩、空間和肌理共五部分,我從中選取色彩這一節加以擴展,成為本節課的內容。本課從首先回顧色彩的基礎知識,然后通過游戲,讓學生體會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聯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2、教學目標 :

      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高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B。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2)常見色的色彩聯想

      教學難點 :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 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在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習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講典故、說故事、聊趣聞,逗得學生哈哈大笑。但學生終究處于被動灌輸的地位,他們不會主動去體會藝術作品的魅力、不能將課堂中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一節課下來,除了大笑外,別無收獲。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 中學生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并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欲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升華

      互 動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匯總歸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每參予一個游戲,都會思考完成游戲的辦法,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戲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系實際,自由發揮,對討論結果探究驗證,最后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教師從學生遇到的問題入手,引出學習任務,然后啟發學生進行討論,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游戲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四、說注意事項

      1、因為課件的導入 環節中插入了音樂,在導入 部分欣賞圖片時,應注意及時把音樂關上,以免授課的其它環節受到影響。

      2、在"游戲一"中,要強調學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說出自己想到的內容時從兩個方面來想:一是實際物體;二是聯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紅色,實際的物體可以想到紅旗、血、太陽等,而聯想到的心理有熱情、危險、食欲等。

      3、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色彩心理的靈活運用,如自己的服裝、校園的環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課的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加上游戲式的教學法,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教師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把握好課堂的活躍程度。

      五、小結

      本節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游戲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新,課堂氣氛活躍;從教學效果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發展和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以上從六個方面闡述了"色彩心理"這一節課的有關設想,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美術鑒賞第16課《美在民間永不朽一一中國民間美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的教學內容分四大問題層層遞進。通過介紹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樣式,了解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欣賞課文圖板中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來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本課知識容量大,因此我根據教材把握住它的基本精神,以便更有效的傳授各知識點。理解相關概念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個方面要放到課文的整體精神和結構中去才能有利于課堂的深入。并借助于本課或相關美術作品進行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形象的認識,而不致陷入概念之中。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講述、演示和欣賞使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

      2、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

      3、使學生明確民間美術的重大意義,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樣式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

      四、教學難點: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間美術?”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間美術的特征?”這兩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其中還有一些專業名詞。

      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狀況,我主要采取“激發啟發—引導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和實物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例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運用視頻、圖片欣賞,實物觀察和觸摸,激發學生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并提問學生,組織討論,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了他們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展示相關視頻,并巧妙導出本科課題。要有新意,有氣勢,有激情,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志,。再給學生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觀欣賞藝術作品并自主探究、親手創作,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形式、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征以及民間美術與民俗的關系。討論明確民間美術的重大意義,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教學內容:

      一、導入探究課題(時間:5分鐘)

      (一)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探究課題

      播放視頻《俏夕陽》。20xx年春節晚會,以唐山皮影藝術為題材的舞蹈《俏夕陽》深受觀眾的喜愛,以皮影舞蹈的形式烘托出春節歡快喜慶愉悅的氛圍。

      皮影是融音樂、舞蹈、美術、戲劇等民間文藝于一體的'藝術形式,廣泛流傳于民間,皮影又是民間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之根。共同走進中國民間美術。

      (二)學生領會新課意圖,愉快接受課題

      1、感受音畫氣息由此產生共鳴,并激發學習興趣。

      2、交流本課探究的意圖、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時間:16分鐘)

      (一)根據圖片和舉例讓學生分析民間美術的范疇,民間美術的界定,民間美術的多種形式。

      (二)就民間美術的三種最具代表的藝術樣式作深入探究:

      剪紙:學生討論回答是否見過剪紙作品,反映的是什么內容。教師作詳細講解:剪紙可以用來表達喜慶與祝福,剪紙還是最普遍最單純的民間美術,剪紙還是各種民間美術的基礎。欣賞黑板上張貼的剪紙作品,可見剪紙藝術的要求很嚴格。另外,剪紙不僅可以用剪刀,還可以用刀刻。總結剪紙的三種形式。再來看一幅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五福捧壽》。剪紙中有一類是做刺繡的底樣,北京地區俗稱花樣子,使用刀具在紙上刻成,內容有花烏蟲魚各種題材,巧手繪制在枕頭、鞋頭、肚兜等物品上。學生欣賞實物展示,總結剪紙的種類:分為窗花、刺繡花樣、頂棚花、門箋、禮品花等。

      刺紛:中國有四大名繡,分別是:蘇繡、粵繡、蜀紛、湘繡。刺繡的應用范圍很廣,我們來看能用在什么地方?學生思考回答:可用于服裝、鞋帽、枕頭、帳簾、錢包、香包等。接下來屏幕上展示的是苗族婦女的刺繡作品。藝術大師劉海粱對苗族刺繡給與很高的評價:“縷云裁月,苗女巧奪天工,蘇繡、湘繡比之,難以免俗。”教師說明:少數民族中蘊藏的民間美術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它是中國民間美術中最重要的部分,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間美術也是多樣的,要學會尊重少數民族文化,學習優秀的民間藝術遺產,不斷豐富民間美術的寶庫。

      欣賞“五毒的小布鞋”,提問:民俗中是如何體現民間美術的?民間美術總拿民俗做文章,他們之間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學生思考并回答:民間美術和民俗活動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是伴隨民俗活動而發展的。民間美術的題材與語言多有民俗依據,它必須符合民俗觀念、民俗傳說和民俗活動的要求;民間文化也離不開民間美術,許多民俗活動都是通過民間美術增加了色彩和情趣;民間美術既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載體,更是民族精神的視覺象征。

      年畫:提問為什么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年畫?學生思考回答:為了滿足納福迎祥、萬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年畫種類繁多,題材內容異常豐富,當然如今已不常見了,但在我國部分農村依然保持貼年畫的風俗。教師闡述:中國不僅有四大名繡,還有三大年畫產地分別是: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山東濰坊楊家埠。欣賞不同類型的年畫作品,感受中國民間美術的親切和生活的美好。

      三、創設互動探究平臺(時間:16分鐘)

      (一)欣賞中國民間的剪紙、刺繡、年畫、泥塑、玩具等美術作品,讓學生思考探究中國民間美術多種類別之間的共性,并回答:就作品的內容和采用的美術形象而言,民間美術有寓意和象征的特點,在造型上,特別概括和質樸、大方;在色彩上,較多采用大紅、黃、綠、藍等較鮮艷的顏色,對比明顯,鮮亮而富有喜慶氣氛。

      (二)欣賞民間美術作品并讓學生給這些作品起名字,教師給與評價

      四、歸納總結:系統知識,德育滲透。(時間:3分鐘)

      教師闡述:從這堂課中我們了解了民間美術的種類及藝術特征,以及怎樣欣賞民間美術作品。有一句話這樣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是非常可悲的,希望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共同關注生活,關注民間美術,讓民族文化傳承下來。

      教學的主要功能是教會學生學習,本課通過教師啟發、引導、點撥,調控探究方向,及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在寬松的教學情景中開展了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盡最大學力能夠到達的區域內學習。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知識的升華,升華的途徑是應用與整合。通過應用使知識與方法得到整合,讓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知識,立足實際,活學活用,回歸生活,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內在的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4

      我今天的說課的題目是《從傳統到現代》,我主要從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過程設計,五說板書設計來加以闡述。

      一、說教材

      《從傳統到現代》是湘版高中美術新課程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六課。本課通過賞析一些美術作品使學生學會解讀現代主義美術作品,準確把握現代主義美術的特征以及與現代社會的關系。

      我根據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對中國藝術的發展產生的影響;

      2、了解中國美術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所經歷的主要過程;

      3、了解中國藝術家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的主要思路與觀念。

      在學習了新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在現代社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藝術是如何突破傳統,走向創新的。

      本課的難點是:美術"現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二、說教法

       我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倡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的思想,在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法:

      故事激趣法:在開始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啟發談話法:整個課堂運用談話法,在與平等對話過程中,力圖抓住關鍵,培養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創設情境法:用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 提問教學法:采用分層次,分目標地選擇學生來回答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鼓勵所有同學積極參與。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觀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的宗旨,我將采取以下幾種學法進行學習:

      (1)觀察體驗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引發學生豐富的聯想,活躍思維,引導學生在觀察作品時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膽的猜測,避免用一些所謂藝術史上的定論來否定學生的觀點,讓學生做適當的論證,通過比較的方法辨析不同類別的美術作品。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交流彼此的經驗,形成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大環節

      第一環節:復習并導入課題

      回顧上節課所學習的歐洲3個美術流派,并由安格爾的作品《浴女》引出且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劉海粟使用人體模特寫生的事件,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出進行美術革命的的要求,進而導出課題《從傳統到現代》

      第二環節:新授

      在這個環節里我分為五步驟:

      步驟一:

      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人民大會堂中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以啟發談話法與學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時代感,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由此得出現代中國山水畫既保留了傳統山水的一些創作技巧,又進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從作品與環境的整體關系去權衡,具有更宏觀的現代意識。

      步驟二:

      講述日寇侵華時中國人民悲慘的生活,并伴隨著音樂展示愛國畫家蔣兆和的《流民圖》將學生帶到當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對人民流離失所的生活產生一定的體驗。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讓學生討論《流民圖》與文人畫中的人物畫有何不同。教師擔任協助、引導的角色,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比較式鑒賞,提高美術素養,得出現代中國人物畫將傳統中國畫的材料和技法與西方繪畫的造型方法相結合,將以前文人畫不加以表現的真實社會生活納入到繪畫中,既保留了民族的藝術形式,又吸引了西方的表現方法,走的是一條中西合璧的道路。

      步驟三:

      在這一步驟主要講解藝術家們將由國外引進的素描和油畫吸收,并將之本土化,用來表現中國的主題。具體以作品《田橫五百士》、《血衣》、《父親》為例賞析,通過講述田橫五百士的故事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了解作品所體現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講述我國的土地革命,以提問教學法加深對《血衣》理解,以觀察體驗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對《父親》的印象。

      步驟四:

      通過幻燈片展示多幅傳統年畫與現代年畫,比較之間的不同,以提問教學法和觀察體驗法進行師生交流,得出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之后,一些新的事物納入了年畫的表現范圍,表現內容也不再是門神福祿壽,更多的洋溢著生活氣息,藝術形式上也有所創新。

      步驟五:

      與學生交談他們喜愛的漫畫作品,集中學生注意力,導出漫畫作品《三毛流浪記》和《西游漫記》,由學生發揮想象,講述作品中描繪的小故事,鍛煉其表達能力,總結作品產生的社會影響和作用。

      第三環節:歸納總結

      新課程理念非常注重學生自己學習評價,因此采用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和知識,使學生了解這節課的優差點。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與圖片相配合的方式,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加強了學生對作品的記憶。

      本次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進行指導,謝謝!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5

      隨著說課的發展及其應用范圍的擴大,說課逐漸成為現階段極其重要的一種教研活動。那么湘教版高中美術該如何寫說課稿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湘教版高中美術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湘教版高中美術說課稿:人間生活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講述《人間生活》(中國古代美術作品部分):教材例舉了從唐代到宋代的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畫作品,并分析了這些作品所體現的社會觀念。本節課通過對這些作品進行講述與思考、體驗與探究、使學生真正認識理解畫家是如何表現世俗生活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中國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畫、風俗畫作品。

      能力目標:體會并理解美術作品是如何表現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美,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教學要點】

      重 點:美術作品如何表現世俗生活的。

      難 點:體會作品所表現的生動生活。

      興趣點:畫家是怎樣捕捉并表現精彩的生活。

      二、教學方法

      運用啟發式教學、討論法、練習法等相結合。

      綜合運用感悟式鑒賞、形式鑒賞、社會學式鑒賞、比較式鑒賞。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5分鐘)準備

      1、播放背景音樂《生活》。

      2、出示字幕: 《美術鑒賞》上篇 第二單元 第四課:人間生活 第1課時

      主講:石門縣第一中學 歐文博

      (二)、復習導入:(2分鐘)

      以古箏曲為背景音樂,多媒體課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關于宗教方面的美術作品。并同步講述: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斷減弱,藝術家們開始把世俗生活作為藝術表現的主要內容。他們的靈感主要來自于現實社會中真實的生活場景,即描繪人間生活。

      板書課題:人間生活(第1課時)

      (三)、新課講授(28分鐘) 創設情景:

      1、播放影視片段《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局部 (3分鐘)(以啟發式、談話式)(3-4學生回答)

      (1)、看視頻思考以下問題: 劇中講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劇中婦女的體型是胖還是瘦?她們穿戴的服飾有何特色?在你印象中這個朝代的社會狀態是怎樣的?

      (2)、學生思考回答:唐朝;比較暴露、領口低、顏色很鮮艷;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思想開放。

      (3)、教師小結:通過簡短視頻了解到唐朝宮女服飾特點及社會狀況。假如要你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唐代宮廷生活,你會畫嗎?有難度!那我們一起看看唐代宮廷畫家是如何描繪的。

      提示同學們翻開課本第31頁。

      2、展示圖片:張萱《搗練圖》(6分鐘)(啟發式、感悟式鑒賞)(3-4學生回答)

      (1)、教師介紹:這是一幅唐代仕女畫,作者名叫張萱,宮廷畫師。這幅作品主要是描繪宮中婦女搗練時的情景。練是古代的一種白絹,經漂洗和沖搗后才會變白變軟。整幅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搗練、織修、熨燙。我們來欣賞“熨燙”部分。

      (2)、展示“熨燙”部分圖片。

      (3)、教師提問: 你覺得這個片段哪些地方最有生活情趣?(學生思考交流并得出結論)

      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仕女扯白絹時挽袖,身子微微著力后仰;中間婦女手拿熨白絹器具,表情十分專注;小孩屈身來回穿梭于白絹下等。

      (4)、活動:學生上臺模仿體驗“熨燙”部分人物動作及神態。

      (5)、教師小結: 這些細節非常真實、生動,極富生活情趣,是畫家對生活細心觀察善于表現的結果。我們欣賞了唐朝畫家張萱畫的宮廷仕女搗練時的生活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幅表現宴請的作品。

      3、出示作品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10分鐘)(啟發式、社會學式鑒賞)(3-5學生回答)

      (1)、教師語:閱讀課本第32頁的文字內容,要求學生介紹這幅作品表現的內容。

      (2)、教師小結:南唐后主李煜讓畫家去窺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為人。整幅畫采用了我國傳統表現連續故事的手法,隨著情節的進展而分段,以屏風為間隔。通過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節,敘事詩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3)、出示《韓熙載夜宴圖》 “聽樂”部分。播放琵琶曲,讓學生判斷是什么樂器聲音?引導學生判別畫面中哪個是韓熙載,判別的理由是什么?韓熙載心情怎樣?

      (4)、學生回答:琵琶;從坐的位置、相貌、穿著打扮;心情顯得很沉重。

      (5)、教師小結:聽歌妓彈奏琵琶,韓熙載正襟危坐,戴著高帽,留著長胡子,內心顯得很沉重。

      (6)、教師語:這幅畫中韓熙載邀請當時幾位名流志士也參加宴會,有太常博士陳致雍和門生舒雁、狀元郎粲、李嘉明等。除歌伎外,賓客都穿著官袍。

      (7)、教師提問:哪位是狀元郎粲?畫家捕捉到他的動態,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我們有這樣的舉動嗎?

      (8)、學生回答:穿紅色狀元袍;比較得意、忘形(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9)、教師小結:通過畫家對服飾和動態的描繪我們認識了郎粲,體會到得意、忘形的心情。

      (10)、教師提問:畫中李嘉明的側身、回頭,太常博士陳致雍、門生舒雁拍手掌跟聽音樂聯系嗎?

      (11)、學生回答:有,他們聽音樂很投入。

      (12)、教師語:畫家觀察非常仔細,表現了他們對音樂的不同感受。

      (13)、教師提問:你們再仔細看這些歌伎們,她們對這種場景的感受以及她們在畫面中所占畫面比例說明了什么?

      (14)、學生回答:女性身體比例較小,反映出當時歌伎們身份卑微、地位低下。

      (15)、教師小結:通過探討、合作、交流等方式對這幅畫有了比較真實細致的了解,如果畫家沒有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不可能畫出這樣的畫來,同時這樣一幅畫對后人了解當時社會生活和韓熙載提供了寶貴真實的歷史資料。

      4、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啟發式、形式鑒賞)(6分鐘)(4-8學生回答并體驗)

      (1)、教師演示詩句:“歷經風雨八百年,繁華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態眾生像,盡在綿綿畫中間。揚名海外震國威,驚世絕技人人贊。”并思考這首詩是指哪幅中國名畫?

      (2)、學生回答: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3)、教師語:《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反映市井生活得風俗畫,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觀看視頻,思考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

      (4)、教師演示:出示視頻《清明上河圖》并配樂《春江花月夜》。

      (5)、教師小結:此畫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繪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寫繁忙的汴河碼頭,第三部分描寫熱鬧的街市。繪畫的規模宏大,場面繁雜,且筆筆精到,一絲不茍,達到生動明確,惟妙惟肖的境界。

      (6)、教師演示:出示范畫《清明上河圖》。

      活動:讓學生分組走近欣賞、感受這幅名畫。并模仿體驗畫中人物動態的描寫。比如挑擔的人、賣東西的人、店里的小二、抬轎的人等等。(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7)、教師小結:剛剛我們一起著重欣賞了古代畫家的三幅美術作品,其中兩幅是表現貴族生活,一幅是描繪反映市井生活的風俗畫。那么,在當今我國現代畫家是否也在表現現今的人間生活呢?

      5、出示:現代畫家忻東旺作品《早點》以及徐維辛作品《工棚》(形式鑒賞)(1分鐘)

      (1)、教師語:這是中國現代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忻東旺教授一幅同樣描述人間生活的油畫作品,畫家描述了是處于城市郊外農民工兄弟吃早點的情景,畫家對畫中的人物的表情、神態、動作、穿著打扮以及周圍環境進行了詳細刻畫,是當代社會普通人人間生活的真實寫照。在現代中國有很多像忻東旺教授這樣的畫家,以同樣的方式在關注人間生活。如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徐維辛作品《工棚》等等。

      (四)、課堂總結:(1分鐘)

      1、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中國古現代畫家描繪世俗生活的美術作品,很有感觸和體會。可以說現實生活是畫家永恒的主題,沒有畫家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細致入微的深入觀察,古代畫家不可能,現代畫家也是不可能表現出的這么生動的“生活”畫面。假如你以“春游”為題,畫一幅畫,你會表現什么內容?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2、教師總結并同時演示上課內容:

      (五)、實踐練習:(12分鐘)

      (1)、出示文字:思考與交流:如果你以“春游”為題,畫一幅畫,你會表現什么內容?你會選取什么樣的對象?突出哪些細節?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2)、教師提示:從人物主體形象(包括表情、動作、神態)周圍環境、道具等方面進行分析。

      (六)、展示點評:(3分鐘)

      要求3至4個同學就自己的描寫內容與大家分享。請其他同學評一評,你覺得他的描寫內容怎么樣?閃光點在哪里?有什么樣的意見。

      教師最后點評:

      (七)、作品欣賞:(3分鐘)

      1、背景音樂:播放背景音樂古箏曲《高山流水》。

      2、演示圖片:出示古代人間生活的一些圖片(20幅,每幅6秒)

      3、結束語:這節課我們通過了中國古代畫家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了解了中國古代社會人間生活狀況,透析作品我們看到畫家高超的技藝和對生活細節的細心觀察。而在我們的生活中,表現人間生活的素材很多很多,只有通過對生活得細心觀察才能創造出好的美術作品。謝謝大家!!

    【高中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說課稿05-17

    高中美術說課稿優秀05-27

    高中美術說課稿最新01-22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品]06-14

    【精選】高中美術說課稿三篇03-07

    精選高中美術說課稿3篇03-20

    高中美術《進入歷史》說課稿04-06

    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說課稿06-03

    優秀高中美術鑒賞說課稿04-18

    高中美術說課稿7篇02-27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