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初中體育說課稿

    時間:2025-06-06 10:21:33 初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初中體育說課稿范文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體育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體育說課稿范文匯編九篇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1

      一、說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一、健身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綜合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把興趣培養與運動技能的生成結合起來,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雙杠支撐擺動的技術教學,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頭腦中形成擺動的動作表象。

      2、技能目標:通過學生的各種練習,同學在保護與幫助的條件下能完成雙杠動作。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和靈敏等身體素質,增強上下肢和軀干肌的力量。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毅與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和相互競爭心理、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說學練內容: 雙杠 男:杠端跳上成分腿坐, 前進一次, 外側坐,前擺并腿越面杠下 女: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進一次,外側坐,轉體90°下

      四、說學生情況:

      本課教學對象是順德一中德勝學校初二(4)班學生,共40人,男、女各一半,該班學生各方面素質普遍較好,但也存在著個別差異,班風很好,同學間團結互助,有較強的凝聚力。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

      五、說教材簡析:

      初中二年級體操雙杠教學的技評項目是支撐擺動,雙杠練習主要是學生在負擔自身體重情況下,發展支撐和支撐擺動的典型動作練習。對于發展學生上肢和軀干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勇于克服困難,而且還需要學生掌握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幫助的技能,以確保活動安全。雙杠練習對學生團結互助,合作學習等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和意志品質的培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耐久跑能力。使學生在娛樂中達到鍛煉的目的。

      六、說教學流程:

      1、課堂常規(體育委員整隊,檢查人數;師生問好,宣布本課任務。安排見習生);

      2、游戲:“炮打敵軍” 目的: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

      3、徒手操:( 1、上肢運動 2、肩部運動 3、擴胸運動4、腰部運動 5、全身運動)

      4、正式練習部分

      (男:1、杠端跳上成分腿坐;2、前進一次;3、外側坐前擺并腿越面杠下;女:1、杠端跳上成分腿坐;2、前進外側坐;3、轉體90°下)

      5、放松(愉悅身心,放松肌體)

      6、小結、下課

      七、說課的特色與創

      1、本課利用視頻、圖片進行動作要領的分析和講解,并做模仿練習,讓學生建立清晰的動作概念;

      2、利用游戲作為準備活動,使整堂課在較為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進行,讓學生融情于歡樂之中,減輕心理負擔,消除不必要的恐懼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掌握技術創造良好的條件。

      3、保護與幫助是本課教學中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正確的保護與幫助對消除學生對雙杠上的恐懼感,增強學習技術動作的信心,練習過程中除了用墊子進行保護,還安排負責心強、有保護其他同學能力的學生合理、正確的進行保護與幫助。對女生教師應親自或安排多名同學進行保護與幫助,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有安全感,思想放得開,能夠更快得學習掌握動作技術。

      4、雙杠教學中對學生的上肢、腰腹力量,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多加安排了以下強輔助性練習內容。如:俯臥撐、仰臥起坐、杠端支撐擺動等各種針對上肢、腰腹的身體素質練習(尤其是加強女生的身體素質),或者進行墊上的前滾翻、后滾翻等技巧練習,從而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使學生具備學習掌握雙杠技術動作必要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習的信心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2

      本課設計的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育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和側重點,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健康第一·快樂體育 ·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以團結友愛,積極拼搏為德育滲透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發展學生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對于提高身體機能,培養勇于競爭,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等精神。

      一、教學內容:

      排球運動是通過發、墊、傳、扣、攔等動作組成的。是在快速、激烈的情況下通過接發球、二傳、扣球來完成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通過排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

      本課教學內容是排球運動的墊球技術,墊球技術是排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接發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術。起著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梁作用,墊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

      二、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為初中二年級學生,共有40人,學生來自各個不同地方。運動技能有差異,個別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基礎,但大多數學生掌握技術較差,所以本課結合了掛圖教學講解示范,讓學生在直觀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采用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以“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鍛煉的意識,使學生在快樂中掌握鍛煉的手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心健康。

      1。 認識目標:認識排球 排球技術規則 及其文化

      2。 技能目標:學生基本掌握墊球技術,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使85%以上的學生能學會排球墊球技術的基本動作。能自主學習與鍛煉,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標:認真練習,通過游戲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分析墊球的動作結構,把墊球技術分為:姿勢、擊球點、身體與手臂的協調動作幾個環節。要想把球墊好、準確,關鍵是姿勢和擊球點,所以教材的重點:正確的擊球點和正面墊球的姿勢。難點:身體與手臂的協調動作。

      五、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學習知識的互動過程。課的教法與學法應根據學情和教材的特點制定,本課的教法與學法主要以下幾種:

      教法:1。啟發教學法:通過啟發學生更好的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分解法:學生從簡到難的學習,學生更容易掌握技術。3。游戲法:通過游戲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學法:1。嘗試法:發展學生創造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2。展示法:通過展示有利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3。游戲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4。評價法:通過評價發展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10’)

      1。 課堂常規

      2。 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3。 隊列的變換練習

      4。 球操。為了使學生精神振奮,達到熱身的效果,安排了球操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情趣。

      (二)增智促技部分(30’)

      1。 自主學與練(5’):

      讓學生自由發揮練習墊球。目的是讓學生發揮自己所認識、所了解的墊球技術和練習方法。

      2。 學習和發展(20’)

      (1)展示掛圖:通過觀看掛圖和講解使學生認識排球運動和學習排球的重要性,讓學生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建立良好的動作概念。

      (2)徒手練習:原地散點撒開,徒手做墊球動作姿勢。看教師的示范動作模仿練習,同時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是墊球的姿勢、手型正確,使學生的理性認識轉化為動作。

      (3)自由組合,自由練習:

      A.墊固定球:是讓學生體會全身協調用力和正確的擊球位置。加深學生對墊球技術的理解。

      B.一拋一墊:相距3-4米一人拋球,另一人墊球。要求拋球由到位向不到位變化,墊球由近向遠變化。此練習是讓學生體會墊球動作的插和蹬送動作。

      C.對墊:距離3-4米連續對墊球。要求學生隨時要做好墊球前的準備姿勢,并快速起動和移動,保持好合理的位置進行墊球。先可以是練習原地對墊球,再練習移動的對墊。

      D.自墊:一人一球連續向上方墊球。這一練習是讓學生不斷的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系。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E.自我展示: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練習成果,充分體現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要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合作發揮(5’)

      游戲:接力比賽

      規則:分為四組進行比賽,每組一球。雙手平舉把球放在腕關節以上10厘米處,不能夾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原地墊球三次后再跑回隊伍把球交給下一位同學。最先完成的為勝。

      目的是根據本課的內容安排這個游戲,再次鞏固墊球技術。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協作配合,團結合作能力。

      (三)恢復身心部分(5’)

      1。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音樂來放松,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對本課進行小結,學生參與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綜合評價。

      3。布置回收器材

      七、場地器材:

      本校的體育設施比較齊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人手一球,需要器材:排球41個,掛圖1付,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

      八、預計課的效果:

      預計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85%以上的學生能學會排球墊球技術的基本動作。預計課的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練習密度35-40%,

      12體教4班 黃X X 201208325401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同仁您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二年級教材。正面雙手墊球。

      本課設計的指導思想:

      排球運動是《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們非常喜愛的學習內容之一。通過排球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的學習,了解排球運動的文化,懂得排球運動的特點,掌握簡單的排球技術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術的動作質量和綜合運用所學各項基本技術的能力,使學生們都能體驗到排球運動的樂趣和價值,不斷提高排球運動技術和參與比賽的能力。本課以體現課程改革新思想,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和觀念,發展學生們身體素質和發展快樂體育為重點,以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以團結友愛,積極拼搏為德育滲透點,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學生們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發展學生們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對于提高身體機能,培養勇于競爭,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等精神。

      一、教學內容:

      排球運動是通過發、墊、傳、扣、攔等動作組成的。是在快速、激烈的情況下通過接發球、二傳、扣球來完成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通過排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們跑、跳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們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

      本課教學內容是排球運動的墊球技術,墊球技術是排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接發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術。起著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梁作用,墊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

      二、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為初中二年級學生們,共有40人,學生們來自各個不同地方。運動技能有差異,個別學生們學習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基礎,但大多數學生們掌握技術較差,所以本課結合了掛圖教學講解示范,讓學生們在直觀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采用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們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們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以"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終身鍛煉的意識,使學生們在快樂中掌握鍛煉的手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心健康。

      1.認識目標:通過排球墊球的練習,激發學生們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們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技能目標:使學生們基本掌握墊球技術,發展學生們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使85%以上的學生們能學會排球墊球技術的基本動作。能自主學習與鍛煉,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認真練習,通過游戲培養學生們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分析墊球的動作結構,把墊球技術分為:姿勢、擊球點、身體與手臂的協調動作幾個環節。要想把球墊好、準確,關鍵是姿勢和擊球點,所以教材的重點:正確的擊球點和正面墊球的姿勢。難點:身體與手臂的協調動作。

      五、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們學習知識的互動過程。課的教法與學法應根據學情和教材的特點制定,本課的教法與學法主要以下幾種:

      教法:1.啟發教學法:通過啟發讓學生們更好的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2.分解法:讓學生們從簡到難的學習,使學生們更容易掌握技術。3.游戲法:通過游戲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培養學生們的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學法:1.嘗試法:發展學生們創造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們的主體性。2.展示法:通過展示有利于學生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3.游戲法: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4.評價法:通過評價發展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啟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六、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10’)

      1. 課堂常規

      2. 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3. 隊列的變換練習

      4. 球操。為了使學生們精神振奮,達到熱身的效果,安排了球操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們的情趣。

      (二)基本部分(30’)

      1. 自主學與練(5’):

      讓學生們自由發揮練習墊球。目的是讓學生們發揮自己所認識、所了解的墊球技術和練習方法。

      2. 學習和發展(20’)

      (1)展示掛圖:通過觀看掛圖和講解使學生們認識排球運動和學習排球的重要性,讓學生們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建立良好的動作概念。

      (2)徒手練習:原地散點撒開,徒手做墊球動作姿勢。看教師的示范動作模仿練習,同時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是墊球的姿勢、手型正確,使學生們的理性認識轉化為動作。

      (3)自由組合,自由練習:

      A.墊固定球:是讓學生們體會全身協調用力和正確的擊球位置。加深學生們對墊球技術的理解。

      B.一拋一墊:相距3-4米一人拋球,另一人墊球。要求拋球由到位向不到位變化,墊球由近向遠變化。此練習是讓學生們體會墊球動作的插和蹬送動作。

      C.對墊:距離3-4米連續對墊球。要求學生們隨時要做好墊球前的準備姿勢,并快速起動和移動,保持好合理的.位置進行墊球。先可以是練習原地對墊球,再練習移動的對墊。

      D.自墊:一人一球連續向上方墊球。這一練習是讓學生們不斷的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系。同時給學生們一定的時間自主創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E.自我展示:給學生們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們展示一下自己的練習成果,充分體現學生們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要義,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4)合作發揮(5’)

      游戲:接力比賽

      規則:分為四組進行比賽,每組一球。雙手平舉把球放在腕關節以上10厘米處,不能夾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原地墊球三次后再跑回隊伍把球交給下一位同學。最先完成的為勝。

      目的是根據本課的內容安排這個游戲,再次鞏固墊球技術。同時也培養學生們的協作配合,團結合作能力。

      (三)結束部分(5’)

      1. 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們通過音樂來放松,促使學生們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

      2. 對本課進行小結,學生們參與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綜合評價。

      3. 布置回收器材

      七、場地器材:

      本校的體育設施比較齊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人手一球,需要器材:排球41個,掛圖1付,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

      八、預計課的效果:

      預計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85%以上的學生們能學會排球墊球技術的基本動作。預計課的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練習密度35-40%.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4

      一、教材的價值特點

      “跳竹竿”是一項獨特的少數民族(黎族、苗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要求動作靈活,反應敏捷,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和舞蹈技巧.它不但姿態優美、富有節奏感,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情調活潑、運動氣氛非常歡快熱烈;集體跳竹竿不僅可以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和靈敏協調的素質,而且可以娛樂身心,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把跳竹竿引入到體育教學,讓學生們能夠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既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更激發了廣大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跳竹竿簡單易學,初學者以簡單的二拍節奏打起,掌握規律后,逐步加大難度.在活動中打竿人一般是8人分成兩排,面對面相距4米左右,采用坐打、蹲打、站打;跳竹竿者可以采用單腳進退、單腳連跳、分腿跳等.

      二、本課的設計與構思

      本課結合生活實際挖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把“鄉土體育—跳竹竿”引入體育教學,開發和利用體育項目資源,力求體現體育教學特色,充分發揮“小場地、高密度、小強度”的教學模式.跳竹竿是一項全身運動,很適合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其韻律和節奏感強,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充分體驗跳竹竿的樂趣.本課充分發揮竹竿的作用,以竹竿為主線,貫穿課的始終,由竹竿操、跳竹竿、體能練習等組成本課教學環節,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組織教學,最后以集體舞的的形式做好放松運動,使學生身心平穩的恢復,從而使學生健康地發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懂得竹竿的作用和跳竹竿的動作方法,體會傳統體育運動.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跳竹竿的動作技能和方法,發展學生的跳躍、靈敏、協調能力.

      3、情意目標:激發學生興趣,體驗緊張、興奮、歡樂的運動氣氛,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集體觀念,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教學流程

      竹竿操(體操棒代) 跳竹竿 體能練習 集體舞 下課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連續雙腳交換跳的動作,且在竹竿的敲擊下,不讓竹竿夾住碰到腳. 2、教學難點:竹竿的敲擊和腳步動作的節奏協調配合.

      六、教學活動進程

      1、引起注意階段

      課堂常規要求:①集隊、師生問好;②宣布課的內容講解游戲的方法.

      2、激發興趣階段

      通過竹竿操、慢跑的練習,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達到準備活動的目的,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身心準備.

      3、技能技巧創新培養階段

      ①簡述跳竹竿的價值特點,并示范動作(腳步)

      ②打竹竿練習: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分別在教師的口令聲中進行有節奏的打竿練習.教師要提醒學生在打竿練習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打竿的輕緩急慢等.

      ③過竿練習:這是本課的重點.腳步動作如何與敲擊竹竿的節奏“合拍”讓學生明確雙腳交換跳的節奏和敲擊竹竿的節奏正好相反,同時讓學生相互討論,改進動作,培養團隊探究、合作精神.

      過竿類型分為單人過竿和雙人(多人)過竿.雙人過竿主要使學生在跳竿練習中多一份責任感和謹慎認真態度.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相互間的配合力求默契、協調、連貫一起呵成.

      ④拓展練習:“小火車”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拓展練習發展學生體能,培養學生團隊意識.

      4、恢復整理階段

      ①集體舞放松操,忘卻疲勞、恢復平靜.

      ②小節情況,并評價鼓勵學生.

      ③收器材、擊掌(三次)下課.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5

      一、本課設計的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通過學習耐久跑技術,讓學生學會一種運動技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終身體育的意識。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二、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是選自七――九年級《體育與健康》耐久跑為教材

      1、火炬接力(情景)

      2、耐久跑

      3、競走接力比賽(游戲)

      三、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一種運動強度不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它對場地器材沒有過高的要求,且技術簡單,它貫穿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也是最容易掌握和開展、終身都可參與的群眾性健身項目之一。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其單調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視的項目。耐久跑是人獲得的保持健康的基本途徑,是發展健康性體能最很簡便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發展耐久能力的增加意志品質。是培養"終身體育"的有效途徑。初中生練習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重點掌聲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以;了解"極點";克服極點現像是耐久跑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南岳中學初三1班,該班學生活潑好動,有較強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好,班級紀律好,集體榮譽感強。但是對于耐久跑這樣單調又枯燥的運動項目,興趣不大,加上老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耐久跑有些誤解和抵觸情結。絕大多數的同學談跑變色。怕苦、怕累,不能堅持持久。那么如何使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練習?教師不公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理、心理狀態,更主要的是要從教法上多下功夫,將枯燥乏味的教法變為靈活多樣的趣味教學,使學生在心理愉悅中完成課的任務和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實效。

      五、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情景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耐久跑的體育活動,發展體能,獲得運動技能,提高健康水平,養成良好鍛煉的習慣和終生體育的意識。

      運動技能: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學會耐久跑的基本技術,并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從而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身體健康: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明白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拼搏、自信、堅持等等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六、教學法與學法

      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學習知識的互動過程。課的教法與學法應根據學情和教材的特點制定,本課的教法與學法主要以下幾種:

      教法:1、示范法:運用示范可以給予學生真實的、動態的、正確的動作形象和概念,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2、啟發教學法:()通過啟發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游戲法:通過游戲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五、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呼吸節奏與跑速變化的配合

      難點:極點的克服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采用通過游戲的`導入,教師引導,學生的自主參與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教學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于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跟要求

      (二)準備部分(4’)

      徒手操(3’)

      學生跟隨教師的口令集體進行熱身活動。

      (三)基本部分(30’)

      一、火炬接力(6’)組織形式:同時進行

      班級在奧運火炬的背景下,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健康的運動精神,同時激發學生的熱情。

      二、堅持就是勝利――耐久跑(14’)

      根據學生體能的差異,全班分成三個組別(男女混合),每個組別分配不同的練習方法跟運動負荷。

      練習方法:變速跑、定時跑,任務式

      A式:跑內道

      B式:跑第4道

      C式:跑第8道

      要求:注意安全;各組練習過程中要有組織性,組員要互相鼓勵,不脫隊,不掉隊;

      三、競走接力(游戲)(10’)

      游戲過程:1、分組上同接力游戲

      2、各組一分鐘的討論、布置

      3、開始游戲

      4、學生講述心得

      (四)結束部分(4’)

      1、集合放松(吐納法)

      2、課后評價,師生互動

      3、收回器械

      4、師生道別

      八、場地器材:火炬三個

      九、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6

      我的說課內容安排為以下幾環節1說教材2說學情3說教學重點難點4說教學目標5說教法與學法6說教學過程六個方面分別展開我的說課內容。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初中8年級短跑200米跑內容是在起跑、途中跑、加速跑、終點沖刺跑等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增加啦彎道技術,是多種形式的跑中的一種,可以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多樣的形式練習,開展更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的情景性和主題性為教學內容,讓學生逐步掌握田徑中跑類項目多種的技術,有效提高合理動作。本課200米跑(選自初中教材第三章第二節課內容),發展學生的短距離奔跑能力,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增強腰腹及下肢力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跑類項目對于中學生體能達標起到實質性作用,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它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經分析得出該課的重點:

      難點:

      以上內容是我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將對學情分析。

      三、說學情/學情分析:

    上好一堂課不僅要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要掌握學生的知識結構,初中年級學生身體正處在青春期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具有較高的思考能力,能動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這對本課的教學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青春期的發展學生的約束能力差,,加上之前的學習對本課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注意力集中時間不持久,會出現感覺學習內容過于簡單無興趣,容易產生枯燥厭學和驕傲等心理情緒狀態,這又對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靈活采用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確立

      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通過200米跑學習,培養學生85%學生了解跳繩的動作要領和技術關鍵,初步掌握跳繩的動作技術。

      2、體能與健康的目標: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發展,身體技能得到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觀察思考,培養學生勇敢、堅強、果斷、積極向上的優良意志品質。

      五、說教法與學法/教法與學法的運用:

    在本課的教學方法上,我將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首先采用示范講解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和模仿能力,在根據學生心里和生理特征的需要,選優示范法和競賽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學法上,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掌握運動技術和促進采用模仿性的學法和常識性練習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在練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最后進入本課的重點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由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四個環節組成。

      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需的場地為,田徑場,器材(),學生人數為40人。

      首先是開始部分:時間為兩分鐘;1,課堂常規,教師集合整隊,查看班級出席情況,清點人數,詢問學生近期身體條件情況,宣布本課內容及要求;目的作用:讓學生明確本課的教學內容及要求,保持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準備部分:時間為8分鐘,天氣轉涼熱身采用慢跑的形式繞操場慢跑兩圈,慢跑結束后組織學生四列橫隊進行準備活動,活動關節為:頭頸部,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手腕腳踝,正壓腿,側壓腿,分別四個八拍。活動順序遵循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的活動順序,其作用目的;讓學生由身體先對靜止狀態過渡到運動狀態,防止運動損傷。

      基本部分:基本部分為說教學過程的中心,時間為25分鐘,其中主教材時間安排為18分鐘,搭配輔助教材為7分鐘,基本部分是解決教材重點難點的關鍵,因此,采用精彩分成的體育競賽知識導入本課200米跑,選用跑圓圈游戲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了解和動作表象。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之后教師運用提問法,動作示范法,進行講解示范,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和觀察模仿,示范講解結束,教師帶領學生分組感受原地動作練習擺臂擺腿練習方法和動作要領節奏練習三次,待學生感受練習結束后,分成4人一組,每人感受練習兩組,進行30米直到和30米彎道體會彎道技術,練習兩組之后自主練習和和探究學習,設立小組組長帶領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最后體會全程200面彎道與直到,練習兩次,注意要點,速度中速。教師對體質較差的學生進行鼓勵,盡可能的使每一名學生得到較好的鍛煉,快樂的融入課堂當中。。以上是主教材內容接下來是輔助教材,選用奔跑類游戲,

      游戲名稱:支援前線,互動口號,

      教師:前方要打仗,學生;后方有支援,。

      學生反問:支援要什么,教師:???例如要一些跟本課有關的器材比如跳繩紅色兩根 地標一個 (提高課堂器材利用率)、

      規則要求:每次學生輸送支援的時候以小組派代表的形式輸送,看那組同學輸送支援最快,設立前幾名,最后一名進行5次蹲起作為獎勵。

      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集體配合擺圖形或者某一事物為支援對象,充分發揮學生思考想象和團隊合作,實現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目標,最后在一個積極熱鬧歡快的過程中完成本次課的學習。

      結束部分,時間為5分鐘。以一首音樂,四節繩操和拉伸放松動作進行放松。教師領做,組織隊形四列橫隊,最后集合密集隊形,回收器材,進行課堂小結,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并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再次激發學習熱情,最后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本次我說課的題目是《快速跑》。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第一個方面是說教材

      本次活動選自山東省學習資源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快速跑》。跑是青少年游戲、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動技能,也是初中生十分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快速跑對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向上的精神和發展身體的的協調性及奔跑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應注意通過反復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讓學生在自然奔跑中體驗到跑的正確姿勢。對于以上對教材及指導思想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 認知目標:理解起跑后的加速跑技術在快速跑中的重要作用。

      2、 技能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較好的掌握起跑后加速跑的方法,發展學生的快速啟動加速跑的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

      精神。

      重點難點:

      1、 重點:掌握快速跑起跑銜接加速跑的方法和要點。

      2、 難點:快速擺臂及后蹬動作的協調配合。

      二:說學情

      本班級40名學生具有典型的初中生活動特點,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力較弱,力量性不強,可塑性大,勇于克服困難的特點,根據山東省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要求,我設計了這堂課,來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練習學生的組織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習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教法與學法如下: 1、 教法: 示范法

      教師示范動作,讓學生能夠清晰明了的觀看到快速跑動作的整體動作示范。

      講解法

      教師講解動作,讓學生了解動作技術要領及動作的重難點,便于學生快速理解。

      啟發法

      利用啟發式提問,讓學生自主講解并嘗試完成動作,進而,教師給予糾錯講解。

      游戲法

      教師設計與課程相契合的游戲,引動學生參加,從而讓學生在游

      戲過程中更快速的掌握動作。

      2、 學法:

      觀察法

      學生觀察老師的示范動作,初步理解動作要領。

      分組練習法

      學生分組練習動作,掌握動作。

      參與法

      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動作。

      四、說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課程導入 10min

      開始進行熱身運動,目的以防止學生受傷,之后讓學生分組進行短距離往返跑,測試結束后讓學生們分析跑的過程,進而讓學生理解快速跑的重要性。

      2、教師講解示范 10min

      教師在課程導入環節之后對學生說明本節課的內容,并對加速跑的重要意義加以闡述,最后講解示范快速跑的基本動作要領,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作 并進行模仿。

      3、學生自主練習 10min

      將學生分成幾組,互相交流溝通,糾正錯誤,教師加以指導,使學生正確的掌握加速跑的動作要領,并嘗試將這種技術運用到實踐中。

      4、游戲 10min

      將學生分為人數均等的幾組,規定15米距離,每組之間利用掌握到的動作技術要領進行折返跑競賽,頭一名同學跑回后與下一位同學擊掌進行接力的交接,往后依次進行,進行競賽,提高學生對動作學習的積極性,以便更好的掌握技術動作要領。

      活動準備:

      秒表一塊、口哨一個、田徑場一塊。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說課內容,謝謝!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8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發展,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動參與的活動意識,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教學中,體驗成功,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徑運動各個項目的基礎,是用于鍛煉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通過本次課的練習,發展學生基本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堅持鍛煉的習慣。通過身體素質的練習,提高學生心肺功能,強健學生的體格。通過本次課的學習,發展學生反映能力、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使學生能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過渡期,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同時學生具有好動和好奇的生理特點。與他人合作方面有一定基礎,雖然體質還是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還是存在。但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好勝心強,敢于表現。本次課結合身體素質練習,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加強提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跑的基礎知識,掌握跑的基本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本次課的學習讓大多數學生能夠基本掌握站立式起跑的身體姿勢、起跑加速階段的技術動作,同時能讓學生的反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堅強的意志,增強自尊和自信,體驗跑的樂趣。

      五、教學難點、重點

      1、教學難點:本課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啟動身體后能很快的達到最大速度,所以本次教學的難點是學生瞬間加速度的提高。

      2、教學重點:在快速跑中要求學生能快速的移動身體,所以重心的移動和蹬地動作本次教學的重點。

      六、教學方法

      (一)教法

      1、講解示范法:

      通過講解動作要領,做到語言精煉、講解適度,輔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啟示學 生積極思維,學練結合。教師完整示范,讓學生在大腦中樹立準確的動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示范,培育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更快的明白動作要領,學會練習方式。

      2、練習法:

      采用集體練習、分組練習、 評比競賽等多種方法組織練習。

      3、指導、糾正錯誤法

      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通過應用全體與個別指導、糾正錯誤。

      (二)學法:

      本課在學法上運用觀察法、對比法和競賽形式,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比較正確與錯誤之間的區別,接著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從中悟出正確的動作原理、要領和方法,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以提問的形式,導入本次課所要學習的主題。

      2、通過慢跑和徒手操使學生達到熱身效果,結合游戲提高學生的興奮性和學習興趣。

      (二)學習與實踐部分。

      1、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讓學生對快速跑的`動作技術有基本的了解,使學生能更準確的學習本次課的內容。

      2、發展靈敏素質,提高反應能力,采用站立式起跑聽突發信號的起動練習;比一比,誰的反應快。以及加速階段的蹬地和擺臂動作的定型練習,加強學生對動作技術掌握。

      3、學生自主練習,學生可自愿結合為6~8人的小組,練習中等速度的勻速跑,距離60~80米,次數4~6次或由學生自定,在練習中進行互評互教。練習較大強度的加速跑40~60米,發展加速能力,體驗速度感覺。通過學生自己在練習中發現的問題和教師的講解和糾正幫助學生能充分的理解掌握快速跑的動作技術。

      4、通過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結束與放松部分

      1、整理隊伍,進行小結。

      2、散開集體放松,調整呼吸。

      3、下課,師生再見。

    初中體育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1)籃球:急停投籃(2)跑:耐久跑。

      2、教材分析: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自市編體育高三教材體育實踐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籃球和第一部分跑。這二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的練習,又有著重下肢的練習,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協調性,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符合高三學生的身心特點,也符合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

      籃球急停投籃是本次課的新授教材,它是籃球運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投籃方法,急停投籃是后面籃球教學內容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前面所_球急停急起和投籃的一個技術綜合,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急停腳步動作與接球和運球手的協調配合,難點是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是復習教材,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為第4課次的越野跑作好準備。

      3、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三年級理科班的學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已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并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的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4、教學目標:

      根據高三學生的體育能力現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急停投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籃的動作要領;5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急停投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8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品質。

      二、說教學方法:

      (1)教學觀念:興趣是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學生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本課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既懂又會,掌握靈活的運動學習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智育因素,為終身體育服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2)教法設想:急停投籃采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在與原地投籃比較的過程中得出急停投籃的要點,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耐久跑采用分組想不同的練習方式進行練習,使內容豐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

      采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造成果得到表現和肯定。整堂課采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學法指導: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堂常規1分鐘

      2、球操4分鐘

      運球進場,繞場一周成圓后采用教師提出動作名稱,學生自己創造動作,教師進行指導和提示并糾正錯誤,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能力,既活動了身體,又熟悉了球性,為本課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礎。

      3、小比賽5分鐘目的是既熱身,又以此引出課題,使學生發現自身不足,激發其改進技術的_。4、急停投籃18分鐘

      采用的組織形式是分組不輪換,動作由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完成急停投籃。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徒手兩步急停練習

      (2)拿球自拋自接兩步急停

      (3)由小組長負責組織投籃練習

      (4)小比賽

      學生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結合學生示范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對示范的學生表揚鼓勵并糾正錯誤。

      5、耐久跑8分鐘

      分四組進行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與組員一起商討耐久跑方式,教師觀察指導。

      6、放松操2分鐘

      教師提議,學生創造動作進行放松,音樂伴奏,使學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結束本課。

      7、總結,收回器材,下課2分鐘

      四、教學效果的預計:

      因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對教材的特點、重、難點、學生的情況等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教法與學法的選擇遵循了教學原則和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預計會順利地達到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參與各項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預計平均心率為120—130次/分,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40--50%,練習強度較大,耐久跑時強度達峰。

      五、場地器材:籃球場兩塊以及周邊自然地形,籃球50個,跳繩4根。

    【初中體育說課稿】相關文章:

    【精選】初中體育說課稿05-27

    初中體育說課稿05-14

    初中體育說課稿04-29

    初中體育優秀說課稿09-25

    初中體育說課稿(精選22篇)05-31

    初中體育說課稿4篇03-20

    初中體育說課稿3篇02-21

    初中體育說課稿8篇05-17

    初中體育快速跑說課稿05-27

    初中體育排球說課稿范文06-17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