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6年元宵手抄報

    發布時間:2017-01-30 編輯:蓮喜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春節的最后一個節日,小編提前祝大家有個開心的元宵節哦。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2016年元宵手抄報吧。

      元宵節節日簡介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2016年元宵手抄報
    2016年元宵手抄報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2016年元宵手抄報
    2016年元宵手抄報
     

      元宵節的詩詞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2016年元宵手抄報
    2016年元宵手抄報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2016年元宵手抄報
    2016年元宵手抄報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欄目推薦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