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外地游客初次入得北京城,在北京站感慨了半天后,決定搭乘最熟悉最廉價的交通公具——公交車,去朋友指定的接頭地點,建國門。
上了車后,要付一元錢的車費。可他掏了半天也找不到零錢,只得拿出一張嶄新的十元人民幣對售票員說了聲:“建國門。”誰知那售票員大姐就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他一眼,說白了,就是給了他一個白眼,就轉身向其他乘客收錢去了。
偶們這個GG啊,是個憨人,心想著:你咋不收我錢呢?這不是違反規定嘛!于是,他邁開腳步,排除萬難,終于又擠到售票大姐的身旁,搖了搖手中的錢,又說了“建國門!”這次聲音大了點兒,引起了周圍群眾的注目。這售票大姐,也不好意思不搭理他了。只見她“嗖”地一聲,從錢袋里掏出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朝著我們憨直的GG揚了揚,大聲地說了聲:“你見過嗎!”
原來,我們這位GG的普通話不太標準,“建國門”給發成了“見過嗎”。難怪售票大姐氣忿了,不就一比較新的十元錢嘛?小樣兒,誰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