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駐村干部日記

    時間:2025-08-06 08:23:09 日記作文 我要投稿

    駐村干部日記

      一天將要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駐村干部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駐村干部日記

    駐村干部日記1

      徐市溪尾村位于徐市鎮東南部,村部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7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主要以毛竹、錐栗以及藥材作為農民增收的產業。

      時間:20xx年10月28日 地點:村民李接友家

      村民李接友的新房蓋在離村部不遠的地方,占地60多平方米,三層樓。今天,我看到他三樓的模板已經完工了,他夫妻倆和幾個工人正在忙活著。看到我來了,他很熱情,放下手里的活就出來了,一定要我在他家吃晚飯。他帶著我和村支書老鄭來到他租住的房子,房子很簡陋,是很早以前的木頭房子,房內的電線也老化了,有些地方還漏風。晚飯安排在廚房內,風吹來有些冷。在吃飯交談過程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他生活貧困,從小與哥哥姐姐相依為命,現在全家四口人,一兒一女,女兒是村里唯一一個考上建陽一中的女孩,也是他的驕傲,兒子還小,在徐市中心幼兒園上學。這些年,家里的經濟一直沒有得到較大的改善,主要以水稻生產作為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直到今年,通過村里幫助貸款,村支書老鄭個人借款以及村主任幫助購買化肥等等幫扶下種了一烤煙,就此一項,今年收入凈增近四萬元。也是因為今年的增收,才想到了蓋新房。從交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喜悅,看到他滿臉的幸福,我覺得很欣慰,希望他的生活能像他的新房一樣有個全新的改變,越來越好。

      回到村部休息,我也在思考,老李的生活能得到改善是好事,不過這個改變是不是來得太遲了。我了解過,村里也曾經動員過他種煙,但是他因為聽信別人,害怕虧本而一直猶豫。這其間,我們的工作是不是還有需用加強和改進的地方?如果以前能有人對他反復耐心的做工作,能夠積極提供幫扶措施,解除他的后顧之憂,他的生活應該會有一個更大的改變。這也提醒我自己今后做工作要更耐心細致,要真正了解他們內心的所思所想所憂,爭取“對癥下藥”。

      時間:20xx年11月7日 地點:村民陳留備家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將過去了,根據鎮黨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訪的重點是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為年底的慰問活動做好調查摸底工作。

      根據村里上報的困難人員名單,今天走訪的是村民陳留備家。據了解,陳留備在1974年至1980年曾經是村里的支部書記,為人比較公道,曾經有機會到鎮里企業站工作,但是他覺得文化程度低,把機會讓給了別人。

      走進老陳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簡陋,是很早以前的木頭房子。房內的擺設很簡單,沒有一張比較好的桌椅,更別說像樣的電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雖然有四個兒女,但由于長期在外務工,家里只有老陳一個人住,顯得有些孤苦。老陳平時靠鋤山作為自己的收入來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齡。但是近六年來,因為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能靠吃藥來緩解病情,每年要花費上萬元的醫藥費,又無法報銷,導致生活愈加困難。和老陳交談過程中發現,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滿了血絲,也因天冷風吹的緣故,眼淚一直流。不過老陳的心態很樂觀,平時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經常幫助做群眾工作。

      聽著老陳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難過。由于老陳擔任村主干的時限不夠,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資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為今年年底的慰問人員范圍,希望能在冬天里給他送去一點溫暖。

    駐村干部日記2

      20xx年9月12日,中秋節,在遂溪的幾個駐村干部相約晚上到縣城聚一聚。雖然同在一個縣,但大家分散在不同的鎮區,平時難得相聚在一起,有這么個活動自然很高興。我所負責幫扶的草潭鎮東港村離縣城有70公里,下午3點多,我便出發往縣城趕。當到達離縣城還有16公里的嶺北鎮時,手機響了,一開始還以為是先到達縣城的駐村干部的“催命”電話,看號碼后方得知是村里養豬場一名飼養員的來電。電話里頭傳來急促的聲音:“喻科,不好了,有一頭豬病了,麻煩你快過來看看。”簡單幾句詢問后,我立即開車沿線折返。

      回豬場時已經是晚上6點多,村干部和飼養員都在。大家一起反復檢查。接著,我們在豬場開了個短會,把這批豬出欄前的注意事項梳理了一遍,重申了豬場的各項制度,要求相關人員打醒精神,嚴控各種疾病發生,讓這批生豬健康順利出欄,切實保障農民利益,實現農民增收。

      回到宿舍,天色已暗下許久,身心俱疲的我爬到電腦前,悄悄地將自己的QQ簽名更新為“豬快樂,我快樂”。

      這是深圳駐村扶貧干部喻強一篇普通的日記。

      主持修建水塔、修鄉道,來回奔波為農村貧困小學聘請支教老師、贈送電腦,還主動聯系外地客商,幫助當地農民高價賣出番薯、火龍果等作物……雖然遠離城市的繁華于喧鬧,深入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基層,但他無怨無悔,他常對身邊人說,只要當地百姓生活改善了,對他們工作滿意了,在這里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他的'“豬快樂、我快樂”的口頭禪一直在深圳駐遂溪的扶貧干部中廣為流傳。

      20xx年5月,38歲的喻強從深圳來到東港村掛職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在異地他鄉的偏遠農村,一呆就是1年多。在這段時間里,東港村發生了可喜變化:通過建立農戶北運蔬菜基地、建設養豬場等24項措施,這個北部灣畔鄉村的174戶貧困家庭實現100%脫貧。

      在扶貧活動中,喻強堅持寫“扶貧日記”,將自己在幫扶工作的過程、效果和感受一一記錄下來。通過他的日記,我們認識到到這個曾經整體較為貧困的鄉村。

      深圳扶貧單位因地制宜,籌建良種豬生產基地,為群眾提供優質番薯、辣椒種苗,贈送化肥、農藥,捐獻電腦、桌椅、書包、文具,修繕學校窗戶設施等,興建水塔解決10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貧困村莊發生可喜變化的過程中,喻強的身影緊緊相隨,他是見證者更是親歷者。

      經歷了一年多的基層扶貧工作,喻強對扶貧工作也有了自己思考和認識,他說,身在基層不是受苦受累而是增長見識和實現價值,扶貧不是走走形式,做做面子工程,而是應投入責任和全部的感情,用心感受扶貧工作和鄉村生活的喜怒哀樂。

    駐村干部日記3

      今天,是全體村干部值班日,經駐村工作組與村支兩委負責人商定,下午兩點召開村支兩委擴大會議,召集村支兩委成員、小組長、村民代表32人,專門就xx村目前的工作情況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商量。

      會上,通過交流討論,一致認為xx村目前急需解決三大問題。一是全村人畜飲水。目前已經在用的'從爛溝水庫安設的管道由于使用年限已10多年了,加上管理不善、水源點水量小而沿線各村的用水量大導致xx村經常沒有水用。二是從三組接小水路的1公里多的機耕道目前毛路已打通,可以實施修建,但項目沒有立項,缺少資金建設。三是如何加強獼猴桃園管理,提升水果品質,保證水果暢銷。

      經大家商議,關于自來水的問題,準備采取兩種方法解決。一是由駐村工作組與縣水利局或市一級水利部門聯系,調閱查看村的范圍內水系走向,可否采取鉆井打水,二是從大塘村的老虎洞內查看水源情況,采取兩次提升抽水的方式解決。關于三組機耕道的建設,計劃在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擬寫報告和項目書,爭取列入鄉一事一議項目解決。三是加強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提高村民果園管理水平。

    駐村干部日記4

      20xx年5月3日星期日天氣陰

      從駐長遠村以來已有3天了,我用了2天的時間在村支書何祖強的帶領下跑遍了整個長遠村,相信群眾們也認識我了吧。

      長遠村是楠桿鄉海拔最高的村,有劉家山、坨底、沙子清、梁子上、仁神度、會家山、長坪、火石坪8個組,現在就只有沙子清組沒通水泥路了,爭取在今年能把這沙子清這條組路硬化,那樣長遠村將在楠桿鄉率先實現組組通水泥路。說到這里我不得不佩服村支書,真不愧是縣人大代表。

      “長遠村”,這個村名起得好,很有“現代化”的名字,第一次在駐村文件上看見這個村名,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在“起跑線”上的村。通過這幾天用腳步丈量下來,事實告訴我,我的第一感覺是對的。

      長遠村的烤煙種植起步早,一直以來,種植烤煙收入是當地群眾的主要收入,種植熱情不斷高漲,畝數由以前的干部下任務變為煙農主動要任務,今年全村的烤煙種植已經達到890畝。今天早上我們去了會家山組的集中育苗基地,看見煙農們有的在翻鏵土地,有的`在起壟,有的在疏苗。集中育苗基地里,托盤里的煙苗長勢良好。書支書囑咐組長何祖國一定要管好苗床里的水。支書說近日天氣有回升趨勢,苗床里的水每天可能會大量地蒸發,要是不及時往苗床里注水,煙苗很可能枯死掉,并且還要注意苗床殺毒。看來支書也是技術員啊。

      除了烤煙以外,這個村的茶葉也算是“上路”了。就在村辦公樓后面的天家山上,現已滿山都是茶葉。張青山20xx年大學畢業,放棄了在外就業的機會,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籌資承包了500余畝山地,種植茶葉,現在成了長遠村的茶葉種

      種植大戶。天家山就是他的茶場。現在單是茶場的管理就需要10來個人,接下來的摘茶、炒茶再到最終茶葉的上市將會讓更多的村民就近就業。

      下午,在回辦公樓的路上,支書還帶我到火石坪組的螢石礦洞前轉了轉。據他介紹這里的螢石礦儲量豐富,現在已經承包給浙江老板了,開挖礦石的前期工作已經做好準備。

      我在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長遠村各項產業正在“起跑”,相信“后發趕超”在這里將不只是一個成語,長遠村的小康生活也不一定要“長遠”才能實現,她們已經在朝著小康路奔去。

    駐村干部日記5

      20xx年5月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晨,我們連心室的同志一起到涼樹塘轉了轉,對村容村貌做更一步了解。

      當走到楊文斌家門是,有幾個人正在聊天。看到我們后,其中一個人說:那邊有個小型水庫,太危險了,前年就有一個小孩掉到水給淹死了,馬上要到夏天,怕小孩下去洗澡。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給攔一下,不要讓那種悲劇再發生。得到村民的反應后,我們一行來到了那個小水庫。這個小水庫就到村子的旁邊,還有幾戶人家住在那里。經觀察,的確很危險,80度的.斜坡建成的,如果大人不小心掉進水里,都無法爬出來,何況小孩。

    駐村干部日記6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駐村干部三萬活動民情日記優秀范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日記資源請搜索日記頻道與你分享!

      上一輪“三萬”活動中,市公安局籌資20萬元新建了泵站和1200米長的U型渠,雖然工程竣工了,但因為施工方只負責主體工程,因此還有好多后續工作沒有做好。為此,這次新“三萬”活動中,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付集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龔德湘同志要求我們駐村工作組,要將雅店泵站及溝渠的后續完善工作作為為駐村辦實事的一件主要內容,讓村民能收益并且長遠受益,將工程打造成樣板工程、惠民工程。于是工作組進村后,又增做了11個防水閘板,加高了U型渠一帶護坡3處,夯實了U型渠兩旁的松土。今年3月初,一條設施配套齊全的U型渠終于圓滿竣工。該工程的竣工解決了本村4、5、6、8組103戶村民、1500畝農田的用水問題,相鄰的謝花橋村和陳井村也能受益。

      后期,我又根據龔德湘同志的指示,在村書記、主任蘇純勝同志的陪同下,代表市公安局走訪并慰問了U型渠沿線受損(房前屋后的經濟苗木)的4家農戶,受損農戶都異口同聲地說,你們市公安局籌資20多萬元為我們造福,這點損失算個啥!一再推讓。后在書記的勸說下,才勉強將慰問金接了下來。

      當我來到負責管理雅店泵站供水的周克紅家,了解泵站使用情況時,周克紅道出實情:“ U型渠沒有竣工之前,以往抽水“跑冒滴漏”非常嚴重,抽一次水,起碼有1/3的水浪費了。以前抽3個小時才能到田里去的`水,今年抽水10分鐘就能到了。水電費節約不說,還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我們盼修渠道盼了50年,是你們工作組圓了我們的農民夢呀!眼下正是要用水的時節,老百姓今年是不用愁了。”

      從走訪回來的路上,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對蘇純勝書記說,今年1月份我們上門宣傳政策、走訪慰問農戶征求意見時,不是三組、四組的農戶也提出要幫助他們新建U型渠和改造冷浸田的建議嗎?今明兩年,漳河新區正在全區施行整村推進土地整治項目,有一定的政策資金扶持,你一方面要積極規劃爭取,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要耐心向老百姓解釋和反饋意見。否則,三組、四組的農戶會不滿意的。蘇書記連聲稱好,今年一定努力爭取土地整治項目和政策資金,通過土地整治,配套將水渠、道路等一起做好,讓全村老百姓都滿意。

      從這次為駐村新建水渠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興修水利的經驗,我還從龔德湘同志的身上學到了“一切為民著想”的務實為民情懷。感悟到:駐村工作就是要將老百姓的需求和切身利益作為第一考慮,要將辦理的每一件好事實事都要辦好辦實。只有這樣,才能贏得老百姓的歡迎和稱贊。

    駐村干部日記7

      這天早上,我們駐村工作組成員來到鳳頭村。村里的氣氛感覺與平時不同,特別熱鬧,不單今天是7月初7,村民的節日。而是全民上下響應上級指示,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災后復產。

      我們來到現場,這是一處100米左右的河堤塌方,左邊是河流,右邊是幾千畝良田。這條河堤要是沖垮,后果不堪設想,幾十家農戶將遭受重大經濟損失。事不宜遲,在鎮村干部的'支持下,受益村民自發組織人力準備了木樁,沙袋等材料,聽說從早上6點就開始打樁。看到二三十個村民,有男有女在各自忙碌著,有的在打樁,有的在裝沙袋,有的在抬,有的在堆,干得熱火朝天,盡管天氣炎熱,全都汗流浹背,依然沒有停下來休息。

      與他們打了招呼后,我們叫人買來飲料,叫他們休息解渴,交談中,得知他們都是受益戶,熱情高漲,團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切以大局為重,決心一定要把危險解除。然后,我們工作組同志也參加到勞動中,我也試著拿起木棰打樁,喊起號子,棰了幾下很是吃力,感受到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組長也卷起褲腿,下到水里,幫忙堆積沙袋。

      活雖然很累,但難得與勞動人民一起,有說有笑。為了農民的利益,為了村里的發展大計,何樂不為呢?我們拭擦額頭的汗水,我們笑了,看見村民也笑了。

      風雨無情人有情,相信大家團結一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一定能排除萬難,勝利渡過難關。河水緩緩的流淌,一直流向遠方,向沿途的人傳遞著信息。

    駐村干部日記8

      20xx年5月16日

      一早,我和縣里下派的“三到村到戶”干部高瑞、張建偉書記、村組長金星來到滿洞渠村。村中房屋蓋得很散亂,既有低矮破舊的土坯房,也有剛實施危房改造工程的磚木結構房,還有部分磚和土坯混合結構,很多房子都是空的.。

      村組長介紹了村里的情況,全村總戶數65戶,常住人口只有25戶,其中19戶是貧困戶。

    駐村干部日記9

      20xx年3月23日 星期六 陰

      為進一步加快沙子坳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率先達到小康。沙子坳干群連心室工作人員積極為村民找路子,謀劃致富產業,通過與村支兩委班子、黨員及村民代表的座談會,結合本村實際,選擇了市場前景很好的黃桃種植產業。通過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為該村爭取到黃桃樹苗9000株,肥料4000斤。

      3月23日,我帶領連心室工作人員姚沅斌、黃志念、鐘方進,一起幫涼庭寨村民劉元樹栽黃桃苗,栽完黃桃苗后,看著這成片的'黃桃,村民劉元樹笑了!

      據悉,該村黃桃種植面積已達210余畝,三年后,每年會給村民帶來近350萬元的收入,真正的給村民栽下了搖錢樹,養起了下蛋雞。

    駐村干部日記10

      20xx年6月3日

      上午,我們和村委成員一起去三分子村走訪特困戶,了解需要幫扶的情況。

      在村組長張瑞榮家,和他聊天得知,他本身挺有頭腦,平常販羊和農產品,做得挺好。村里通往外面的`路常被洪水沖斷,張瑞榮自己拿出四五千元維修過水路面。村旁護河堤上的樹,全是張瑞榮自己掏錢種上的。可他家里還住著土坯房。

      我們的特困戶是窮,整個村子也不富,但是有這樣為大家和村子著想的村干部,我們的村子何愁不富?!

    駐村干部日記11

      20xx年10月24日

      眼下快入冬了,羊的圈舍問題比較突出。為了給群眾致富創造有利條件,我們準備以三分子村組為試點,根據農民家中現有羊的數量翻蓋羊圈、增加暖圈數。我們先后到白景富兄弟、老支書遺孀家,把我們的政策給老百姓講清楚,并把工作進展情況在村中公示,集體通過后統一實施。現在工作已經鋪開。

      包頭電視臺和包頭日報的記者到三分子村采訪,村民們很熱情,許多人主動上前和記者聊天,把自己的`感受告訴記者。尤其是李躍家,家中新房、院墻、圈舍都是扶貧的成果。他和記者說,“我做夢都能笑醒,從來沒想到會變這么好。”

    駐村干部日記12

      最近的天氣,早晚冷得縮成一團,中午又大太陽曬得不行,天氣變化如小娃娃的臉。

      當我們大家正在討論近期工作的時候,新發村的白子壯拿著一個殘疾證氣憤地走了進來。“你們為什么要給我辦殘疾證,還給我發殘疾人補貼?”一時把我們大家都震住了,“白大哥,究竟怎么回事?你跟我們講講”“你們看,這個殘疾證,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辦理的,還是精神殘疾證”聽了這些,副主任解釋到“這個事情其實是白大娘,你的'母親前來辦理的,當時有醫學證明,也符合相關辦理程序,村委會就給你家開具了證明,前去殘聯辦理”“這個事情我也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我母親怎么弄來的證明,但是這個殘疾補貼,我不能領,我自己有手有腳的,也出去做工,有著收入”,“這樣的話,白大哥,你重新做一個醫學鑒定,然后去殘聯辦理相關的手續就可以了”。

      待白大哥走后,我們針對他家的情況進行討論,跟現在的部分群眾相比,他家實在難得,現在很多人都爭戴“貧困戶”的帽子,就想著依靠政策幫扶,依賴救助,自己坐享其成,還沒有完全從“要我脫貧”的思想轉換到“我要脫貧”。像白大哥家這種情況應該被廣泛的宣傳開來,貧困戶要依靠自身努力脫貧致富奔小康,不能再有“等靠要”的思想,才能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駐村干部日記13

      20xx年3月13日 星期三 雨

      昨晚7點左右,亞魚鄉也應節氣地出現了雷雨天氣。

      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干群連心室內的`寂靜,我立馬接起電話。來電的是亞魚村花瓜沖村民組的劉澤雙老人,因電線老化引起了火災,將家里的老木房給燒了起來。聽到這個噩耗,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立即與鄉政府、村委會聯系,第一時間趕到救火前線。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時分終于將大火撲滅。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伙顧不上疲憊,為劉澤雙老人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慰問金和物品雖然不多,但卻溫暖了老人的心。

    駐村干部日記14

      今年,我縣從機關中選派1231名黨員干部到村里擔任下派干部,他們走出機關大樓、走向基層一線、走進農戶之家,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百姓心聲,幫助村里理思路、出主意、定規劃、謀發展,推動了強村富民進程,推進了下派工作的全面提升。近日,我們透過下派干部的《民情記錄簿》,體味和感受他們扎根基層、服務于民的公仆情懷。

      時間:20xx年3月16日 星期五 天氣陰

      人物:市委組織部駐羊山鎮北李莊村“第一書記”岳修廣

      今天早晨,我們工作組一起在村里轉了轉,對村容村貌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在我們走在街上的時候,我們聽到一群人在議論紛紛,原來是村里86歲高齡李德昌老人養的羊昨天生下了2只小羊羔,由于管理疏忽母羊因產后虛弱死亡,老人家心疼的打自己的臉,李德昌飼養這頭母羊已有3年之久,他定期打掃羊圈、添加飼料、更換清水,還不時地采來地瓜秧、青草為母羊改善伙食,這幾乎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母羊死后,老人悲傷不已,家人非常焦急。我們看到老人家困難的情況,給了老人家100塊錢。

      但考慮到老人現在的心理狀態,我們決定給老人重新買一只母羊,以緩解老人的悲傷之情。于是我迅速聯系濟寧市青山羊養殖基地,趕到那里挑選了一頭剛生產完、體形健壯的母羊和出生三天的兩只小羊。并在下午送往李德昌家中,向他詳細介紹了飼養的注意事項。看著健壯的山羊和可愛的小羊,老人顯得非常激動,握著我的手不停的說:感謝工作組,感謝黨的好干部。

      經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在農村里,有些群眾生活確實困難,幾只羊就可能是他生活的保障,讓他們的生活有保障,感受到黨的溫暖,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時間: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人物:縣公路局駐興隆鎮皮前村“第一書記”岳梅

      今天剛到村,村書記李奉兵就給我反映了一個問題,新農業保險是一項讓廣大農民受益的政策,由于剛剛推行,有些村民不了解,不愿意接受。特別是村里的李順生老人乍聽“交錢”二字就有些反感,說話也急了:“你們不要說了,什么新農業保險,我一分錢也不會交的!”,村書記幾次上門做工作都被拒之門外,他把情況反映給了我。

      通過之前的走訪,我們對李順生的情況有了大致了解:老李今年59歲,和老伴獨居在家,兩個孩子,一個在福州一家外貿公司上班,一個在廈門工作。在李書記陪同下,我們很快到了老李家。一開始我并沒有提新農業保險的事,只是和老李拉家常,聊農事,聊他的兩個孩子。我對他說:“老李啊,你的兩個孩子很有出息,你是該享受的時候咯。”一句話,說得老李心里美滋滋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近兩個小時的閑聊,終于讓老李打開心防,我開始細致地向他介紹新農業保險政策,告訴他,辦了新農業保險,農作物受到自然災害就有了保障……話還沒說完,老李就沖著屋里喊:“老伴,拿200塊錢來,咱的新農業保險的錢還沒交呢!”

      老李的事解決了,我心里也松了口氣。經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白到:基層干部們要善于和群眾“談心”,只有心交心,農村工作就會好開展了。

      時間:20xx年4月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人物:胡集鎮黨委駐邱樓村包村干部李婷婷

      上午,我到村里幫扶對象邱志柱大爺家中去看看,邱志柱大爺今年近80歲高齡了,只有一個女兒,遠嫁他鄉,由于生活窘迫,沒有能力贍養老人,所以,邱大爺被列為了幫扶對象。推開虛掩的門,一個佝僂的背影出現在面前,邱大爺正在院落里剝蒜種,我急忙上前幫忙,并和邱大爺嘮起了家常,在接觸邱大爺過程中,感到邱大爺心態很好,對苦難的生活有著頑強的`承受力,對黨和政府的關懷照顧也很感激。聽著老人的述說,我從心底里替他高興,看來老人家生活的信心是越來越足了,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臨近中午,我正幫老人做午飯,敲門聲響起了,原來是村里的“好媳婦”孫冬姣來幫老人做午飯了,“好媳婦”幫“困難老人”是村里結對幫扶創舉之一。我和“好媳婦”一起幫邱大爺做午飯,然后圍在小飯桌上一起吃飯,從邱大爺幸福的笑臉中,我感到了真情幫扶真的能給人帶來滿足。

      吃過午飯后,我便與老人告辭。邱大爺把我送出了很遠。離開了邱大爺家,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心情很愉悅,真心為邱大爺現在的生活態度高興,希望他能一直這樣開心下去。

      時間:20xx年5月13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人物:市公路局駐高河鎮邵劉村“第一書記”上官福江

      今天,我們到村里入戶走訪,發現村里60歲的李增昌老人,不僅孤寡一人,身體還患有疾病,生活條件極其困難,至今今家中未能通電,成為村里唯一的“盲點”區。了解到情況后,我心情十分沉重,我與村委就此事進行研究后,決定由工作組出資購買老人供電所需的一切物資,立即安排村里電工進行安裝。同時,因李增昌老人無重要收入來源,我承諾由自己出資負擔老人一年的電費,解決了老人用電的后顧之憂。在給老人裝上電燈后,村內317戶村民家中全部通電。

      通電后,李增昌老人看到熒光燈發出耀眼的燈光,內心無比激動,老人家緊緊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松開,重復著那句熟悉而陌生的話“非常感謝黨,感謝黨的好干部”,并且拿出自家產的鴨蛋執意讓我帶走。我婉拒了老人的好意,但卻感受到了濃濃的深情。我只是做了作為共產黨員應該做的一點小事,卻被李增昌老人無限放大,逢人便夸。這讓我深有感觸,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們不僅要目光放在一些大的項目和投資上,還應該把視覺延伸到普通的百姓家里,要通過我們的行動,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最廣大的百姓中去。

      時間:20xx年7月13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人物:司馬鎮黨委駐周古堆村包村干部周光忠

      凌晨6點我接到群眾打來的電話,昨天夜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給村里造成了較大損害:莊稼倒伏較為嚴重,進村道路被刮斷的樹阻斷,部分群眾房屋出現倒塌……雖然對災情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現場的情形還是讓我有些觸目驚心。

      與村干部召開緊急會議后,我安排村班子成員積極行動,穩定群眾情緒,帶領大家搶抓時間開展生產自救。大家不等不靠,救災工作井然有序的開展。上午10點,被樹木阻斷的進村道路清理完畢,村內受損線路已修復,供電恢復正常。隨后我又到田間幫著群眾生產自救,雖然我拿著擴音器站在田間鼓勵大家一定要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可是看到田間作物受損嚴重,心里又是說不出的心痛。有沒有辦法彌補群眾的損失呢?下午6點,我回到鎮上,找到分管農業的鞏鎮長詢問玉米、棉花保險補償的相關事宜,聽到保險公司明天會到田間查看實際受損情況及受災面積,并將給予群眾相應的保險賠付后,我才算松了口氣。

      經過這場大雨,村里有幾家的房子實在撐不住了,明天我得去民政部門咨詢危房改造的具體條件,爭取讓貧困戶也能住上新房。

      時間:20xx年9月3日 星期一 天氣晴轉多云

      人物:雞黍鎮黨委駐西橋村包村干部張芳芳

      由于不斷出現美國白蛾網幕,全鎮工作重點都集中在的美國白蛾防治上。點完名,就騎車去了西橋村。一到村口就看見孟書記和幾個人正抬著頭對著河提上的樹木全神貫注的“搜索”,和她打完招呼,就加入了尋找美國白蛾的隊伍。

      為了增強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我們在村顯眼位置張貼了美國白蛾防治宣傳畫,另外還利用村廣播不停的播放防治宣傳錄音帶,效果不錯,很多農戶都對自家的樹木進行了排查,黨員們更是自覺組成義務巡邏隊,三五人一組逐戶逐樹查找。但直到中午我們村還是沒有找到白蛾網幕。而周圍其他村都發現了,這時我開始焦急了,我想是不是我們哪方面工作沒有做細以致沒有發現吧。為了掌握查找網幕的技巧,中午我和孟書記到發現網幕較多的任樓村,跟著他們學習技巧。按照在任樓村學習的方法,下午三點多,我們發現了西橋村第1處網幕,到五點多林業站專業人員來西橋對網幕剪除焚燒時,我們已經發現了5處。把發現的網幕都處理以后,并對發現網幕的樹木及周邊進行藥物處理。

      今天的工作收獲頗多,網幕的發現不僅證明了西橋村美國白蛾已經出現疫情,下步工作會更加艱巨,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只要細心沒有干不好的事。

    駐村干部日記15

      時間:20xx年4月16日 星期三

      地點:開封縣羅王鄉羅王村王建立家

      今天一早,驅車去我們單位的幫扶村——開封縣羅王鄉羅王村。雨后的道路泥濘難走,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我來到了我的幫扶對象王建立家。

      王建立,一個56歲的低保戶,老婆有精神病,幾個女兒已相繼結婚離開家,只有小女兒在身邊。王建立把我們迎進家里。因為老婆有精神病,家里收拾的并不干凈。談及困難,王建立掩飾不住眉間的憂慮:家里沒有壯勞力,因為老婆身體不好,需要人看護,自己無法外出打工掙錢,家里有六七畝地,平時就靠這些地生活。一個月有六七十元的'低保補貼。希望領導能提供一些掙錢的途徑,不用外出,又能分擔一些困難。

      看著眼前的一切,聽著他訴說生活中的困難,切實感受到王建立的不易,也感受到他對我們的期盼。我安慰他:“我們會和村里、鄉里聯系溝通,想一些辦法,盡量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和支持。不過你也要振作起來,照顧好你老婆和女兒,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定要積極面對。”

    【駐村干部日記】相關文章:

    駐村干部駐村日記09-12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范文06-02

    駐村干部走基層日記10-14

    駐村干部蹲點日記范文09-21

    駐村干部工作日記05-30

    文聯駐村干部民情日記范文09-07

    駐村干部民情日記精選3篇10-20

    駐村干部2016年民情日記精選09-08

    2014最新駐村干部民情日記11-03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