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職場禮儀
日常職場禮儀1
一、儀表要求
男職員:
短發,保持頭發的清潔整齊,精神飽滿,面帶笑容
經常整刮胡須,襯衣白色、淺色或單色,無污染
領帶緊貼領口,系的美觀大方,正確佩帶司徽
西裝平整、整潔,口袋不放物品,領口、袖口無污跡
短指甲,保持清潔,西褲平整,有褲線
黑色或深色襪子,皮鞋光亮,無灰塵。
女職員:
發型文雅、莊重,梳理齊整
長發可盤起來或用發卡梳理好
化淡妝,面帶微笑
穿正規服裝,要大方得體
指甲不宜過長,要保持清潔,涂指甲油時須自然色
裙子長度適宜
穿膚色絲襪,無破損
鞋子光亮、清潔。
二、著裝要領
男性
1、西服的穿法
1)合身
2)襯衫的衣領和袖口應多出西裝的1.5CM
3)襯衫顏色為白色或淺色;
4)鞋、皮帶、錢包、相同品牌;
5)襪子顏色為黑色或深色;
6)男士的褲子應有褲縫;
7)西服的口袋不能放東西;
8)尋呼、鑰匙不能掛在褲袋上。
2、西服的種類:
雙排扣:扣子應全部扣上,坐下時應解開。
單排扣:最下面的扣子永遠不扣。
女性
1)著職業套裝
2)服裝的顏色不宜超過三種
3)忌太透、太露的服裝
4)裙子不宜超過膝上三寸
5)忌穿挑絲的襪子
6)搭配飾物不要超過四件
整潔平整
服裝并非一定要高檔華貴,但須保持清潔,并熨燙平整,穿起來就能大方得體,顯得精神煥發。整潔并不完全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這是良好儀態的第一要務。
色彩技巧
不同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調的服裝讓人產生視覺上的收縮感,顯得莊重嚴肅;而淺色或暖色調的服裝會有擴張感,使人顯得輕松活潑。因此,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和搭配。
配套齊全
除了主體衣服之外,鞋襪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如襪子以透明近似膚色或與服裝顏色協調為好,帶有大花紋的襪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莊重的'場合不宜穿涼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適用最廣的,可以和任何服裝相配。
飾物點綴
巧妙地佩戴飾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女士們增添色彩。但是佩戴的飾品不宜過多,否則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佩戴飾品時,應盡量選擇同一色系。佩戴首飾最關鍵的就是要與你的整體服飾搭配統一起來。
職場個人形象禮儀個人形象禮儀主要包括1、儀容禮儀
儀容是指你的外表形象,而好的儀容禮儀體現在你的頭發、面容、口腔......上。要給人展示最好的一面,你的發型要美觀大方,與你的臉型相配,并要時刻保持清潔整齊。你還要注意護膚與素顏,適當地化妝,美化自己的容顏。還有,你要時刻保持口腔潔凈、口氣清新。
個人形象禮儀主要包括2、化妝禮儀
對于都市女士來說,化妝越顯重要,以素顏示人是不禮貌的。而化妝也有禮儀,你知道嗎?除非一些盛大或特別的場合,女士們多適宜以淡妝示人,切勿過于夸張,注意補妝,但切勿在公開場合補妝。
個人形象禮儀主要包括3、舉止禮儀
舉止是指你的行為舉止,即坐、立、站、走等一舉手一投足的姿勢,無論你做什么動作時,都請你考慮到自己的舉止是否文明與雅觀,你應表現得沉穩莊重,絕不要毛毛躁躁、潦潦倒倒。
個人形象禮儀主要包括4、談吐禮儀
與人交談時,你要表現得足夠的禮貌、熱情與親切,談吐要大方,富有哲理性,適當的時侯可以發放一些幽默,逗趣別人,渲染氣氛,切勿談論他人的隱私與爭議性大的話題。以好的談吐去感染他人,讓人感受到你的親和力,更加愿意與你來往。
個人形象禮儀主要包括5、處世禮儀
進入社會后,我們都要學會處世禮儀,這樣才有助你更好地游走于人群之中。待人接物時,你要保持客觀的態度,公平處事,平等待人,注意言辭的運用、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程度與處事的方式,學會圓滑,避免沖突。
日常職場禮儀2
辦公桌的禮貌
我們辦公室有十張辦公桌,情形卻大不一樣。只有一兩張是整潔的,其他都是慘不忍睹。我一看到凌亂的辦公桌,就對這個桌子的主人打了折扣。
所以奉勸大家,保持辦公桌的清潔是一種禮貌。
想說說在辦公室里用餐的事,使用一次性餐具,最好吃完立刻扔掉,不要長時間擺在桌子或茶幾上。如果突然有事情了,也記得禮貌地請同事代勞。容易被忽略的是飲料罐,只要是開了口的,長時間擺在桌上總有損辦公室雅觀。如茶水想等會兒再喝,最好把它藏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
吃起來亂濺以及聲音很響的食物最好不吃,會影響他人。食物掉在地上,最好馬上撿起扔掉。餐后將桌面和地面打掃一下,是必須做的事情。
有強烈味道的食品,盡量不要帶到辦公室。即使你喜歡,也會有人不習慣的。而且其氣味會彌散在辦公室里,這是很損害辦公環境和公司的.形象。
在辦公室吃飯,時間不要太長。他人可能按時進入工作,也可能有性急的客人來訪,到時候雙方都不好意思。在一個注重效率的公司,員工會自然形成一種良好的午餐習慣。
準備好餐巾紙,不要用手擦拭油膩的嘴,應該及時擦拭。嘴里含有食物時,不要貿然講話。他人嘴含食物時,最好等他咽完再跟他講話。
語言禮儀一、使用敬語、謙語、雅語
(一)敬語
敬語,亦稱“敬辭”,它與“謙語”相對,是表示尊敬禮貌的詞語。除了禮貌上的必須之外,能多使用敬語,還可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1.敬語的運用場合
第一,比較正規的社交場合。
第二,與師長或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的交談。
第三,與人初次打交道或會見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會議、談判等公務場合等。
2.常用敬語
我們日常使用的“請”字,第二人稱中的“您”字,代詞“閣下”、“尊夫人”、“貴方”等,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詞語用法,如初次見面稱“久仰”,很久不見稱“久違”,請人批評稱“請教”,請人原諒稱“包涵”,麻煩別人稱“打擾”,托人辦事稱“拜托”,贊人見解稱“高見”等等。
職場里的禮儀洗手間的禮貌
我有一回在洗手間遇到同事,當時正在想事情,沒有主動打招呼,同事也沒跟我打招呼,她認為我高傲,這樣后來我們之間好像就有了一種隔膜。
所以,在洗手間遇到同事不要刻意回避,盡量先和對方搭話。千萬不要裝做沒看見把頭低下,給人不愛理人的印象。也不要與上司在同一時間上洗手間,特別是洗手間小的情況下。
有的洗手間采用封閉的門扉,在有人敲門時,應回答:我在里面!
有借有還的禮貌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是媽媽在我小時候告訴我的。
假如同事順道替你買外賣,請先付所需費用,或在他回來后及時把錢交還對方。若你剛好錢不夠,也要在次日還清,因為沒有人喜歡厚著臉皮向人追債。同樣地,雖然公司內的用具并非私人物品,但亦須有借有還,否則可能妨礙別人的工作。還有就是嚴守條規,無論你的公司環境如何寬松,也別過分從中取利。可能沒有人會因為你早下班15分鐘而斥責你,但是,大模大樣地離開只會令人覺得你對這份工作不投入、不專一。此外,千萬別濫用公司的電話長時間聊天,或打私人長途電話。
電梯間里的禮貌
電梯很小,但是在里面的學問好大呢。
伴隨客人或長輩來到電梯廳門前時,先按電梯按鈕;電梯到達門打開時,可先行進入
電梯,一手按開門按鈕,另一手按住電梯側門,請客人們先進;進入電梯后,按下客人要去的樓層按鈕;行進中有其他人員進入,可主動詢問要去幾樓,幫忙按下。
電梯內盡可能不寒暄。電梯內盡量側身面對客人。
到達目的樓層,一手按住開門按鈕,另一手并做出請出的動作,可說,到了,您先請!
客人走出電梯后,自己立刻步出電梯,并熱誠地引導行進的方向。
日常職場禮儀3
男士的禮儀規范
注重儀容儀態,外表形象,行為舉止并不是女性的專利,男士同樣應該注意這些,不修邊幅的樣子可能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分大打折扣,注重禮儀是對雙方的互相尊重。
1、男士的皮膚
由于生理原因,男士的皮膚比較粗糙、毛孔大、容易老化。男士日常活動量大,平時分泌的汗液和油脂較多,容易使灰塵、污垢聚集,堵塞毛孔,從而引起各種各樣的皮膚病和出現體味過重的情況,影響美觀。因此,男士更應該做美容護理。
雖說不像女士那樣有著較為復雜的護膚程序,但擁有很好的、健康的膚質,也是一種生活品質的體現。所以,男士也可以用護膚品!
當然,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否則,不但沒有起到提升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2、男士的手和指
男士的雙手一定要有質感。因為不像女性那么經常有護手的習慣,許多男士認為潤手霜只有女士用,這是個誤區。一雙粗糙、干巴巴的手,與誰握手,都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男士的手指甲一定要經常修剪,保持清潔,指甲內不能有污垢。現在有很多男士修甲,這是聰明的做法。細節體現生活品位,男性更是如此。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職場男士也留長指甲,甚至有人專留小指甲,用來摳耳朵、撓癢癢、挖鼻子……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一位男士的職場形象。
3、男士的頭發
職場男士的頭發要常剪,不宜過長。職場男士一般都會選擇短發,這樣顯得專業、干練。如果從事藝術性工作,比如藝人、歌星、創作者,想要與眾不同是可以理解的,留什么樣的發型就另當別論。當然,最終要干凈、整齊,這是禮貌的表現。
頭發要常洗。頭發很容易產生異味,因此要保持干凈、清爽。注意不能有頭屑,如果在肩部位置留有頭屑,無論你是什么身份,都會讓你的形象大打折扣!
4、男士的唇部
因為唇部沒有汗腺,很容易干裂。與他人近距離交流時,嘴唇干裂也是很不禮貌的。
男士也要保持嘴唇的滋潤,整年都可以使用潤唇膏防裂。選擇無色、滋潤型唇膏即可。只要輕抹一點,讓唇部有滋潤度就行。不能抹得滿嘴都油乎乎的,以免弄巧成拙!
請隨時在你的公文包內放一支潤唇膏吧,它會在某一刻幫助到你的。
5、男士的味道
目前使用香水不僅僅是女性的專利,男士同樣可以。可以選擇含有淡淡煙草味道的香水,這樣會提升男士們的個人魅力。
男士打扮的最后一個步驟是他的氣味。可以在刮完胡子后,用一些男用香水或須后水。
男士香水禮儀的注意事項:
(一)、男士用香用在哪
1、搽香水只要用無名指,輕輕地在脈搏上壓兩次就可。
2、宜涂抹在動脈跳動處,皮膚容易過敏的人可將香水改噴在內衣、手帕、褲腳或領帶內側。
3、腋下不適合用香,因為腋下有汗腺,會有體味,與香水的混合會產生不是很愉悅的味道;腋下應該使用的產品是止汗條或止汗噴霧。
(二)、男士買香水要注意
1、選擇的時候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通過在柜臺試用來決定,建議在皮膚上試用,讓美容顧問噴灑在手背上,隔一段時間去品味。
2、晚宴、約會的場合,可以選擇濃一些的,或者尾調非常豐富、深沉的,讓人回味無窮。
3、公眾的`場合,溫度較高的場所,都是以清淡的香味比較適宜,不會打擾到別人,也不會讓自己尷尬。
男士工作禮儀
1、打電話禮儀:
(1)、做好打電話前的準備:做好思想準備、精神飽滿;要考慮好通話的大致內容,如怕打電話時遺漏,那么記下主要內容以備忘;在電話機旁要有記錄的筆和紙。
(2)、電話撥通后,應先說“您好”,問對方:是某單位和個人。得到明確答復后,再自報家門,報單位和你個人的名字。
(3)、如對方幫你去找人聽電話,此時,打電話的人應拿住話筒,不能放下話筒干別的事。
(4)、告知“某不在”時,你不可“喀嚓”就掛斷,而應說“謝謝,我過會兒再打”或“如方便,麻煩您轉告”或“請告訴他回來后給我回個電話,我的電話號碼是 ……”
(5)、電話撥錯了,應向對方表示歉意,“對不起,我打錯了”,切不可無禮的就關斷電話。
(6)、如要求對方對你的電話有所記錄,應有耐心,別催問:“好了嗎?”、“怎么這么慢!”
(7)、打電話時,要口對話筒,說話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說話要富于節奏,表達要清楚,簡明扼要,吐字清晰,切忌說話矯揉造作,嗲聲嗲氣。
(8)、給單位打電話時,應避開剛上班或快下班時間,因為接聽電話的人不耐煩。居家打電話宜在中飯或晚飯或晚上的時間,但太晚或午睡的時間不宜。
(9)、通話應簡單明了,對重要內容可以扼要地向對方再敘述一遍,以求確認。
(10)、不占用公司電話談個人私事,更不允許在工作時間用電話與親朋好友聊天。
(11)、通話完畢,應友善地感謝對方:“打攪你了,對不起,謝謝您在百忙中接聽我的電話”,或者“和您通話感到很高興,謝謝您,再見”。
2、接電話的禮儀
(1)、一般鈴聲一響,就應及時接電話。如鈴聲響過四次再去接,就顯得不禮貌,此時拿起電話,應說聲“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2)、一般拿起話筒后,應說“您好”
(3)、再自我介紹,需要我幫忙嗎?
(4)、認真傾聽對方的電話內容,聽電話時,應說“是、好”等,讓對方感到你在認真地聽,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說話。
(5)、如對方不是找你,那么你應該禮貌的請對方“稍候”,如找不到聽電話的人,你可以自動的提供一些幫助,“需要我轉告嗎?”
(6)、如對方要求電話記錄,應馬上拿出紙和筆進行記錄。電話記錄:說來的電話(WHO),打電話找誰(WHOM),來電的內容(What)、來電的原因(Why)、來電提到的地點(Where)、時間(When)。
(7)、電話完畢,應等對方掛機后在掛比較好,不要倉促的久掛斷,甚至對方話音沒落,就掛斷。掛電話的聲音不要太響,以免讓人產生粗魯無禮的感覺。
(8)、碰到對方掛錯電話時,態度要有禮貌,別說“亂打,怎么搞的”
(9)、接電話時,盡量不要干別的事,如中途有事,必須走開一下,那么時間也不應超過30秒。
3、在辦公室打招呼的禮儀
(1)、在辦公室內你應向經過你辦公桌的人主動打招呼,無論他們的身份是同事或者是老板,都要一視同仁。
看見有人經過你的身旁而不打招呼,是十分無禮的。至于對周圍的同事和較熟悉的同事,更應保持有禮、和善的態度,不論早上進公司、中午休息吃飯或晚上離開公司都要打招呼,千萬不要“來無影、去無蹤”。
(2)、電梯遇見老板,要主動大方地向他打招呼,不宜閃躲或假裝沒看見。若只有你和老板兩人在電梯內,也可聊一些普通的事或簡單地問候一下。萬一他的反應十分冷淡或根本不理,那么以后見面只需禮貌地打聲招呼即可。最好不要與老板在電梯內談論公事,以免使人討厭。在擁擠的電梯內,如果沒有人說話,最好也不要開口。若遇到同事向你打招呼或是目光相遇,你應適時地點頭、微笑,甚至回應,視而不見是最要不得的。老板招呼你時,你要客氣地回答“是的,╳╳老板(潘總)”,“是的,╳╳先生”。
(3)、離開辦公室時,應記住向主管報告,詢問是否還有吩咐然后再離開。對于上司,態度要禮貌周到,若接近其身邊,要站好后再打招呼;而一般熟悉的同事之間則不必拘束,可以用互相了解及喜歡的方式打招呼。
(4)、同事之間如非常熟悉或得到對方許可,則可直稱其名,但無論如何不應該于工作場合中叫對方的小名、綽號,如“帥哥”、“美女”或“好好先生”等。因為這些稱呼含有玩笑意味,會令人覺得不莊重,同時在工作場合不應用肉麻的話來稱呼別人,如“親愛的”,“老大”等。
(5)、別人招呼你時,應立刻有所回應,即使正在接聽電話也應放下話筒,告訴他你住在那接聽電話,待會兒就來。不要留待事后解釋,以免增加困擾及誤會。
(6)、在辦公室內坐著時,如果有人進來,究竟應不應該站起來?到底有哪些時候非起立不可的?
(7)、當下列人士進來時,你就該站起身來:
顧客(不論男女)進來時;職位比你高的領導;職位與你同等的女性行政人員。但如果她因工作需要常進出你的辦公室,那就另當別論了;
開會時一位女性正好進入或離開會議室時,只有坐在她旁邊(特別是左邊)的男士應戰起來為她服務,幫忙拉開椅子,其他位子的男士依然可坐著;
貴賓要離席時,不論他是男士或女士,都不可任由貴賓單獨離席,應有人陪同及恭送。
4、交換名片的禮儀
(1)、要養成檢查名片夾內是否還有名片的習慣,名片的遞交方式:各個手指并攏,大拇指輕夾著名片的右下,使對方好接拿。雙手遞給客戶,將名片的文字方向朝客戶。
(2)、拿取名片時要雙手去拿,拿到名片時輕輕念出對方的名字,以讓對方確認無誤;如果念錯了,要記著說對不起。拿到名片后,要放置自己名片夾中。
(3)、同時交換名片時,可以右手提交名片,左手接拿對方名片。
(4)、不要無意識地玩弄對方的名片。
(5)、不要當場在對方名片上寫備忘事情。
(6)、上司在旁時不要先遞交名片,要等上司遞上名片后才能遞上自己的名片。
(7)、送名片的禮儀:應起身站立,走向對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雙手捧著或拿正面面對對方,以齊胸的高度不緊不慢的遞送過去。與此同時,應說“請多關照”,“請多指教”“希望今后保持聯絡”等,同時向多人遞送名片時,應由尊而卑或由近而遠。
(8)、接受名片的禮儀:要起身站立,迎上前去,說“謝謝”。然后,務必要用右手或雙手并用將對方的名片鄭重的接過來,捧到面前,念一遍對方的姓名。最后,應當著對方的面將名片收藏到自己的名片夾或包內,并隨之遞上自己的名片。忌諱:用左手接,接過后看也不看,隨手亂放,不回遞自己的名片等。
5、 “上座”和“下座”的區分
1、不管你進入會客室、辦公室或客戶家里,不要坐到上座。
2、離入口遠的地方為上座,離入口進的是下座。
3、右邊是上座,左邊為下座。
4、如果既有靠墻的沙發,又有不靠墻的沙發放在會客室里,那么以靠墻的為上座。
5、坐3人沙發時,不要坐在兩端,應坐在中間,會顯得落落大方、談話的感染力會增強。
日常職場禮儀4
站姿:古人云:站如松。聯系現代職場的世界,倒也不必站的那么嚴肅!男士則主要體現出陽剛之美,抬頭挺胸,雙腳大約與肩膀同寬站立,重心自然落于腳中間,肩膀放松。女士則體現出柔和和輕盈,丁字步站立。
交談:談話時,要面對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盡量保持身體的挺直,不可歪斜。依靠著墻壁、桌椅而站;雙腿分開的距離過大、交叉,都是不雅觀和失禮的行為。手中也不要玩弄物品,那樣顯的'心不在焉,是不禮貌的行為。
坐姿:入坐要輕而穩,女士著裙裝要先輕攏裙擺,而后入坐。雙肩平正放松,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發扶手上。雙膝自然并攏,雙腿正放或側放。至少坐滿椅子的2/3,脊背輕靠椅背。
起立時,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起立。 手勢禮儀的基本要求是自然優雅,規范適度,不要給人留下“指手畫腳”的印象。手勢是人際交往時不可缺少的動作,是最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言”。它可以加重語氣,增強感染力。手勢能輔助表情達意,又可以展示個性風度,在“體語”大本營中,它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
行走:靠道路的右側行走,遇到同事、主管要主動問好。在行走的過程中,應避免吸煙、吃東西、吹口哨、整理衣服等行為。上下樓梯時,應尊者、女士先行。多人行走時,注意不要因并排行走而占據路面。
遞接物品:遞接物品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常見的舉止動作,但這一小小的動作往往卻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遞接物品的基本原則是舉止要尊重他人。如雙手遞物或接物就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而如果在特定場合下或東西太小不必用雙手時,一般要求用右手遞接物品。
日常職場禮儀5
一、使用敬語、謙語、雅語
(一)敬語
敬語,亦稱“敬辭”,它與“謙語”相對,是表示尊敬禮貌的詞語。除了禮貌上的必須之外,能多使用敬語,還可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
1.敬語的運用場合
第一,比較正規的社交場合。
第二,與師長或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的交談。
第三,與人初次打交道或會見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會議、談判等公務場合等。
2.常用敬語
我們日常使用的“請”字,第二人稱中的“您”字,代詞“閣下”、“尊夫人”、“貴方”等,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詞語用法,如初次見面稱“久仰”,很久不見稱“久違”,請人批評稱“請教”,請人原諒稱“包涵”,麻煩別人稱“打擾”,托人辦事稱“拜托”,贊人見解稱“高見”等等。
(二)謙語
謙語亦稱“謙辭”,它是與“敬語”相對,是向人表示謙恭和自謙的一種詞語。謙語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和自己的親屬。例如,稱自己為 “愚”、“家嚴、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謙和敬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盡管日常生活中謙語使用不多,但其精神無處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語中表現出你的謙虛和懇切,人們自然會尊重你。
(三)雅語
雅語是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常在一些正規的場合以及一些有長輩和女性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粗俗的話語。多使用雅語,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以及尊重他人的個人素質。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時,你應該說:“請用茶”。
如果還用點心招待,可以用“請用一些茶點。”假如你先于別人結束用餐,你應該向其他人打招呼說:“請大家慢用。”雅語的使用不是機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人們就會對你的個人修養留下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語,必然會對形成文明、高尚的社會風氣大有益處,并對我國整體民族素質的提高有所幫助。
二、日常場合應對
(一)與人保持適當距離
說話通常是為了與別人溝通思想,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當然必須注意說話的內容,其次也必須注意說話時聲音的輕重,使對話者能夠聽明白。這樣在說話時必須注意保持與對話者的距離。說話時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也并非完全出于考慮對方能否聽清自己的說話,另外還存在一個怎樣才更合乎禮貌的問題。從禮儀上說,說話時與對方離得過遠,會使對話者誤認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親近,這顯然是失禮的。然而如果在較近的距離和人交談,稍有不慎就會把口沫濺在別人臉上,這是最令人討厭的。有些人,因為有湊近和別人交談的習慣,又明知別人顧忌被自己的口沫濺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這樣做形同“交頭接耳”,樣子難看也不夠大方。因此從禮儀角度來講一般保持一兩個人的距離最為適合。這樣做,既讓對方感到有種親切的氣氛,同時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在常人的主觀感受上,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當地稱呼他人
無論是新老朋友,一見面就得稱呼對方。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們比較看重自己業已取得的地位。對有頭銜的人稱呼他的頭銜,就是對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僅適用于關系密切的人之間。你若與有頭銜的人關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來得更親切,但若是在公眾和社交場合,你還是稱呼他的頭銜會更得體。對于知識界人士,可以直接稱呼其職稱。但是,對于學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學位,就不能作為稱謂來用。
(三)善于言辭的談吐
不管是名流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作為交談的雙方,他們應該是平等的。交談一般選擇大家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但是,有些不該觸及的問題:比方對方的年齡、收入、個人物品的價值、婚姻狀況、宗教信仰,還是不談為好。打聽這些是不禮貌和缺乏教養的表現。
手機禮儀篇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采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并不能反映你“業務忙”,反而顯示出你缺少修養。因為在會場或會談的短短時間里,你不和別人聯系天也不會塌下來!
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采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是比較適合的。
博銳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無論業務多忙,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飛機上都不要使用手機。
使用手機,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應該把自己的聲音盡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說話,以贏取路人的眼球。
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無論如何,都不要在并沒使用的時候放在手里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
放手機的常規位置有:一是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這種位置最正規)。二是上衣的內袋里。 有時候,可以將手機暫放腰帶上,或是開會的時候交給秘書、會務人員代管,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邊、背后、手袋里,但不要放在桌上。
手機短信的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使得它也成為手機禮儀關注的焦點。在一切需要手機震動狀態或是關機的場合,如果短信的聲音此起彼伏,那么和直接接、打手機又有什么區別?所以,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既使用手機接收短信,也要設定成震動狀態,不要在別人能注視到你的時候查看短信。一邊和別人說話,一邊查看手機短信,能說明你對別人的尊重嗎? 在短信的內容選擇和編輯上,應該和通話文明一樣重視。因為通過你發的短信,意味著你贊同至少不否認短信的內容,也同時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準。所以不要編輯或轉發不健康的短信,特別是一些帶有諷刺偉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短信,更不應該轉發。
【日常職場禮儀】相關文章:
職場禮儀:日常職場中需了解的公眾禮儀04-06
求職禮儀:職場人辦公室日常禮儀規范04-01
日常接待禮儀09-18
日常交際禮儀:舞會禮儀03-27
日常公務來往禮儀-日常見面禮儀09-08
職場禮儀03-14
職場禮儀07-19
職場的禮儀01-21
職場新人的職場禮儀09-25
職場禮儀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