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名人康德修橋趕路的故事

    時間:2020-11-24 13:43:0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康德修橋趕路的故事

      簡介: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并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名人康德修橋趕路的故事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并且有為數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志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被視為近代哲學的開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范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范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康德的道德哲學理論也十分著名。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1779年,德國哲學家康德計劃到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拜訪朋友威廉。彼特斯。動身前,他寫信給彼特斯,將于3月2日上午11時到達。

      康德是3月1日到達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他租了一輛馬車。

      朋友住在離小鎮18公里遠的一個農場,小鎮和農場隔了一條河。馬車來到河邊,車夫說:“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為橋壞了。”

      康德下了馬車,看了看橋,發現中間己經經斷裂。河雖然不寬,但是,水很深,而且結了冰。

      “附近還有別的橋嗎?”他焦慮地問。

      “有,先生。”車夫說,“在上游9公里的地方,還有一座橋。”

      康德看了一下懷表,巳經是上午10時。

      “如果走那座橋,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到達農場?”

      “估計要到12時30分。”

      “如果我們經過面前的這座橋,最快能在什么時間到?”

      “不到40分鐘。”

      康德跑到河邊的一座農舍,向主人打聽,“請問,你的那間破屋要多少錢才肯出售?”

      “為什么?”農夫一驚。”

      “您愿意不愿意?”

      “給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錢,說“如果您馬上從破屋拆下幾根長的木條,在20分鐘內把橋修好,我將把破屋還給您。”

      農夫把兩個兒子叫來,按時完成了任務。

      馬車快速地過了橋,在鄉間公路上飛奔,10時50分,趕到了農場。

      在門口迎候的彼德特斯高興地說:“親愛的朋友,您真守時。”

    【名人康德修橋趕路的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故事的12-13

    貝爾的故事名人故事08-12

    有關康德哲學的論文12-10

    秦朝勵志的故事 【名人故事】08-13

    名人堅持的故事02-22

    名人的勵志故事12-22

    古代的名人故事12-11

    蒲松齡的名人故事12-11

    關于名人的故事12-11

    李嘉誠的名人故事12-08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