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出發自駕游景點攻略
沈陽非常適合旅游,想來玩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沈陽出發自駕游攻略,希望大家喜歡。
沈陽故宮
清代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規模比占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現在是沈陽最重要的游覽點。
沈陽故宮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筑。努爾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沈陽故宮的建筑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沈陽看看。
沈陽故宮的東路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筑,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布詔書,宣布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的現象,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從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脫胎于少數民族的帳殿。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這也顯示了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發展。
崇政殿是沈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筑,在中路,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的建筑物。
沈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沈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里,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征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也不少。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位于沈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博物館主體本身就是一座歷史紀念建筑物,它以殘歷碑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一部巨大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征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著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歷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從殘歷碑正面拱形門進入一樓正廳,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國恥”四個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殘月形時鐘,其時針指著10時20分,這是日本侵略軍發起進攻北大營的時刻。
管內二至三樓為“九·一八”事變歷史陳列。
“九·一八”事變炸彈碑位于于洪區陵東鄉柳條湖望花立交橋北側。碑西側為長大鐵路,東為公路,向北就是當年的北大營。在鐵路東側,原日本關東軍曾樹立木制標牌,豎書“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線路爆破地點”字樣,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這個炸彈形水泥紀念物,上面為炸彈尾翼形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為梯形平臺,上鑲嵌橫書“爆破地點”四字。并在北大營內建立了戰績紀念館和戰績紀念碑。從日本關東軍在柳條湖鐵路爆破地點到攻占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所制造的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現場。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經過長期策劃和周密預謀的重大侵華事件,是對我國發動大規模武裝侵略的開始。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將其所侵占的“南滿鐵路”柳條湖附近一段路軌自行炸毀,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隨即以此為借口,向北大營駐軍和沈陽城發動突然襲擊。中國駐軍在蔣xx的“不抵抗”命令下,撤至關內。至1932年3月間,遼、吉、黑,熱四省全境淪陷,成為日本帝國主義血腥統治的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東北地區淪陷了14年。當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炫耀他們的所謂“赫赫戰功”,建立了這個炸彈型水泥紀念碑。如今,它已成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罪證。
解放后,沈陽人民已將該碑推倒,仍陳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怪坡
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清水臺鎮境內的帽山西麓,面對曠野,背依群山,西距貫穿南北的102線國道1.32公里,東向煤都撫順30公里。
怪坡長80米,寬約15米,呈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發現于1990年4月。當時,有一名青年交警駕駛一輛北京牌吉普車,順著進山路駛進坡下,當摘檔熄火停車后,突然感到車自動向坡上滑行,他們感到驚愕,壯膽子試了幾次,仍然如此,百思不得其解,帶著迷惘惶然而走。
怪坡面世,神秘加身。專家、名人、學者紛至沓來,探秘揭謎,有的說是磁場作用,有的說是重力位移,還有的說是視覺差,但各種說法相互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怪坡發現后,經過連年開發建設,這里初具景區規模,形成總分一體,山水相間,動靜結合,天工人造,各具情趣的群體景觀。有各類景點20余處。繼怪坡之謎的發現,人們又發現了"響山"、"嗡頂",連同怪坡一起被人們稱為"三謎"。
2009年,沈陽怪坡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怪坡,成為怪坡世界之最。
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博物館”原“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座落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學良舊居內,1988年12月對外開放。該館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7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600平方米。
張學良舊居從建設至今已經有88年歷史了,沈陽人稱其為“張氏帥府”、“大帥府”,是張學良將軍及其父親張作霖的官邸和私宅。這是由青磚高墻圍起的院落和院外若干建筑所組合成的龐大建筑群,于1914年由張學良將軍的父親張作霖興建,1916年入住。以后又不斷擴建,逐步形成了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個部分組成的的建筑體系,各個建筑風格各異,有中國傳統式,中西合璧式、羅馬式、北歐式、日本式。上個世紀后期,“張氏帥府”被國家列為全國優秀近代建筑群。
1985年,沈陽市人民x府依法以“張氏帥府”稱謂公布這一建筑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遼寧省x府也以“張氏帥府”名稱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中國國務院以“張學良舊居”稱謂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遼寧省在此設立“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十幾年來舉辦了各類展覽,接待了大量觀眾和游客,成為沈陽市享有崇高聲譽的博物館和旅游游泳景點。
張學良舊居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主政東北時的官邸和私宅。從1914年興建開始到1933年止逐步形成了由中院三進四合套院,東院大青樓、小青樓,西院紅樓群以及院外的趙四小姐樓、邊業銀行、帥府辦事處等風格各異的建筑體系,是我國近現代優秀建筑群之一。
舉辦各種展覽,對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該館主要功能,建館以來的基本陳列包括《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業績展》、《張作霖與奉系軍閥大事記展》、《人民海軍好參謀長張學思將軍業績展》及《名人訪帥府》等展覽。近年來,先后舉辦了《中國近現代史文物圖片展》、《紀念九一八事變六十周年文物圖片展》、《一個日本憲本的懺悔》、《紀念閻寶航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展覽》、《慶祝張學良將軍九八華誕蘭花特展》等90余個專題展覽。復原陳列包括《張作霖臥室、辦公室、書房、議事廳復原陳列展》、《張學良、于鳳至臥室復原陳列展》、《張學良辦公室復原陳列展》、《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復原陳列展》、《老虎廳“槍斃楊常”復原陳列展》、《張氏家廟》等近10項展覽。該館還引進了有關張學良將軍一生足跡的音像供大家觀看。該館的科研學術成果豐碩,曾出版發行了《張氏帥府》、《張學良舊居》、《張學良將軍畫冊》等多部專著,在國內外均產生一定影響。
從1988年以來,該館每年都舉辦張學良將軍的各種形式的祝壽活動,2000年5月末6月初該館參與的沈陽、北京和美國夏威夷三地的祝賀張學良將軍百歲華誕的系列活動在海內外取得較大的社會影響,拓展了該館的知名度。黨和國家領x人先后來此視察。建館10余年來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180余萬人,是沈陽市享有盛名的旅游觀光勝地,是該市著名旅游景觀之一。作為遼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多次被遼寧省和沈陽市授予先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現在,該館以其一年365天全天侯開放和十人以上免費導游的“雙全”服務,贏得海內外各屆人士的贊譽。
沈陽植物園
沈陽植物園,位于沈陽市東陵區高坎鎮中馬村,被命名為“遼寧省五十大佳景”、“沈陽市十五大旅游景觀”和“沈陽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榮稱號的沈陽植物園,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觀為主,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觀賞性與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觀光勝地。
沈陽植物園,位于沈陽市東陵區雙園路301號,西距市內僅十公里。占地面積211公頃。其中,綠地面積196公頃,水面6.5公頃,道路及建筑6.9公頃。園址境內山崗起伏、湖水蕩漾、松杉蒼翠、花團錦簇、葉舞藤飛、草坪如鋪、亭臺潔雅、飛瀑如練、五光十色,香飄滿園,步移景異,美不勝收。園區匯集和展示東北、西北、華北和內蒙古等地各類植物1700余種,有些屬于珍稀植物和瀕危植物,是東北地區收集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豐富多彩的游藝活動更令人目不暇接、難于盡顧,特別是五十余座式樣新奇、情趣各異的“游藝橋”,以及驚險刺激的“攀巖”尤其讓人稱奇叫絕,心馳神往……這里堪稱是“植物王國”、“游藝橋天地”、旅游觀光休閑渡假的佳境。園內設有火車站,雙園路、沈撫公路(北線)各有公交車相通,往來交通十分便捷,已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瀏覽勝地。另外,在園內湖泊水面上建有五十余座風格各異的鐵索橋,已成為游人熱衷的項目。獨具特色的兒童樂園,驚險刺激的攀巖,更令青少年流邊忘返。這些項目都獲得了國家專利。-
自然地理
沈陽植物園地處市區東北部低山丘陵邊緣。這些低山丘陵源于著名的長白山脈,是長白山吉林哈達嶺的延續部分。這片逶迤起伏的山嶺至沈陽、撫順交界地區的觀音閣,向西與棋盤山之間形成一條支脈,此脈又分出四個分支:一支由棋盤山向西,沿蒲河右岸而下;一支以輝山為主峰,向西南綿延于滿堂鄉和英達鄉管界;一支向西南經滿堂至福陵天柱山結為主峰;一支由觀音閣向西南縱貫于高坎鎮境內,直抵渾河北岸。植物園即處于后一條分支的末端,與福陵天柱山東西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23°37′52″至54″,北緯41°51′35″至37″。海拔最高為106米,最低為75米(市內海拔一般僅為45米),高低落差達31米。地勢基本呈四周高、中間低。地形曲折多變:有起伏的丘陵、臺地,有縱橫交錯的溝壑,有波光粼粼的湖泊,有寬敞平坦的開闊地。土壤為山地棕壤,偏酸性。植被屬于北溫帶華北、內蒙、長白植物區系三者交匯的中間過渡性地帶,具有多種植物栽培和引種馴化的優越條件。南靠沈撫公路(北線),西靠雙園路。-
歷史沿革
俗語說“無古不成今”。沈陽植物園地區亦有許多歷史人文史跡可尋。據歷史資料記載,沈陽植物園周圍的“舊站”、“高坎”、“上馬”(史稱“上馬家灣子”)、“中馬”(中馬家灣子)、“下馬”(下馬家灣子)、“煙臺”(史稱“煙臺尼魯”)、“七間房”、“中水泉”等都是清初已有的古老村落。其中,舊站、高坎、七間房、煙臺從前曾有“祥云寺”、“龍泉寺”、“青云寺”和“關帝廟”等古剎(今俱不存)。而舊站的年代要比其它村寨的年分還要早出多年。沈陽植物園南門之前的大道—沈撫公路(北線)還是一條千年古道,清代稱其“大御路”,當年,康熙皇帝、乾隆、嘉慶皇帝及道光皇帝等多次途徑此路,往返于盛京(沈陽)、興京(新賓)祭祀祖陵。謁陵隊伍往返時要在煙臺村設立“尖營”,以供皇帝進食“午膳”。屆時,盛京五品以上-要在煙臺村聚集,跪迎皇帝入都,貫穿園內的沈撫鐵路原名“奉海鐵路”,是1925年由東北人民自力更生所建。此前,東北地區鐵路都是帝國主義列強所修。奉海鐵路是東北近百年史的重要歷史遺跡,是向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教材;1958年毛澤東主席去撫順途中至舊站(高坎公社所在地)視察。翌年在此籌建植物園。兩者可謂歷史巧合。- 沈陽植物園建園四十多年來,經歷屆領導和干部、職工辛勤開拓建設,特別是近十幾年的深化改革和開放,已將其建設成為一座規劃合理、布局得體、造園講究、內涵豐富、園容整潔、服務優良,深受廣大游人喜愛的新型植物園。沈陽植物園整體布局以沈撫鐵路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南半部為植物專類園、翠湖與攀巖游覽區、靜潭與菱角溝游藝橋區、科普園區、星星樂園等主要游覽園區;北半部有蒸汽機車陳列館、賓館及植物種植區。 沈陽植物園創建于1959年10月,由時任沈陽市委-的焦若愚同志指示籌建。植物園在創建之初隸屬于沈陽市城市建設局,1962年由沈陽市園林處接管;“文革”期間被撤消建制并入“東輝林場”;1973年恢復建制;1981年沈陽市園林處與沈陽市綠化處機構分設,植物園劃入綠化處;1988年改屬沈陽市園林科學研究所;1994年重新歸屬沈陽市城建局,成為局直屬事業單位。1993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園區分類
植物專類園按照植物的不同科屬、不同種類和不同生態習性分為“牡丹芍藥園”、“丁香園”、“杜鵑園”、“草坪植物區”、“宿根花卉園”、“觀果園”、“木蘭園”、“松杉園”、“薔薇園”、“藥草園”、“櫻花園”、“樹木標本園”、“水生植物區”、“巖生植物區”、“色葉園”、“百合園”、“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區”、“整型樹木區”、“迎春園”、“臺地園”等二十余座專類園。其中有東北地區罕見的珍品“百年牡丹”,有珍稀瀕危植物東北紅豆杉、朝鮮越桔等名花異卉。亭臺廊閣、花壇景墻、疊山奇石,瀑布噴泉裝點其間,為專類園憑添幾分風韻和特色;翠湖游覽區水面空闊、湖水碧綠,如同一塊寵大的“綠寶石”,兀立于翠湖岸邊的“攀巖”又如同一座“飛來峰”,是勇敢者展示膽魄和力量的用武之地;靜潭和菱角溝是“游藝橋”集中區,每天吸引著數以千計的男女老少,他們在盡興、忘我的發揮潛能,戰勝自我,領悟人生價值;星星樂園是少年兒童的天地,各種-造型游具,令小朋友們樂不知返;動物觀賞區展示近百種珍禽異獸,使人大飽眼福;科普長廊、科普畫廊和科普園以各種新穎方式向游人介紹許多有關植物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科普知識,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人與自然”系列雕塑充滿藝術神韻,在向人們述說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神話傳說,這些藝術杰作展示了華夏文化的深邃底蘊和厚重的歷史內涵;蒸汽機車陳列館展出十七臺我國鐵路史上使用的舊式國產和國外8個國家所產的蒸汽機車,這些科技珍品,是我國近百年一段屈辱歷史的見證……本園一年四季均有佳景可供觀賞:春末夏初,丁香、玫瑰、刺槐花香四溢;深秋紅葉誘人,果實累累;嚴冬來臨,雪壓青松、白樺秀麗、銀裝素裹。每年的幾次大型花展也是沈陽少有的景觀;5月的郁金香展;6月的牡丹芍藥及鳶尾等花展;7月的百合花展;8月大麗花展;9月地被菊展,每次花節都吸引大批游人觀賞。
新樂遺址博物館
新樂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位于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大街新開河北岸黃土高臺之上,1973年首次發掘。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占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其布局與半坡文化很相似,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新樂遺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歷史。其出土文物相當豐富。出土文物中還有極為珍貴的煤精制品和木雕藝術品。新樂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建了新樂遺址博物館。
沈陽出土的.骨制品種類繁多,時代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樂遺址下層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錐為新石器時代骨制品。骨柄長11.2厘米。從側面觀察,很象兩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較明顯的合縫,用以鑲嵌細石片,作復合工具之用。骨錐長10厘米,頂端寬1.4厘米。體扁平,尖部彎曲且鋒利,是鉆孔工具。
斜線紋高足缽1978年新樂遺址下層房址出土。高12.3厘米,口徑19厘米,底徑6.5厘米。紅陶衣、高足,通身飾以抹壓斜線和網格紋。是新石器時代的盛食器。
地址:龍山路1號
電話:86807823
開放時間:夏8:30---17:30冬9:00---17:00
乘車方式:沈陽站乘232路,沈陽北站乘136路,馬路灣(機場大巴停靠站)乘138路至“新樂遺址”下車西走300米
217路,236路,252路,260路,290路、294路,326路也可到達
沈陽綠島旅游度假區
綠島森林公園內景色優美,碧水相依,環境幽雅,氣候宜人;二紫薇仙莊則是聚歐式別墅和北京四合院為一處,是古典與現代、中國與歐洲的完美結合;生態農業觀光區內,建有多棟日光溫室,主要以生產菊花、玫瑰、百合等花卉為主,銷往國外,具有很大的觀賞和經濟價值。
綠島旅游度假區內還建有遼寧光大賽馬場、沈陽國際超級賽車場、影視娛樂大世界、沈陽游樂園、北方民俗文化村,可供游客進行賽馬、賽車、影視拍攝、休閑游樂、民俗風情觀賞,其中賽馬場和賽車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符合國際標準的大型賽場,能夠承辦各種相關賽事。
旅游提示
到達方式:綠島旅游度假區距離沈陽市區只有15公里,距離沈陽仙桃國際機場僅2公里,無論是在市區還是在機場,均可乘坐出租車前往。
最佳旅游時間:綠島旅游度假區最佳旅游時間是夏季,是休閑避暑的好去處。
飲食:綠島旅游度假區是一處綜合性的旅游區,度假區內設施非常齊全,有五星級的酒店等為游客提供餐飲服務。
住宿:綠島旅游度假區內不僅有五星級酒店,而且還有歐式別墅、四合院等,可以讓游客在此休閑度假、保健療養。
主要景點介紹
綠島森林公園
度假區的標志性景觀綠島森林公園,她位于度假區最北端,象一條巨龍之首,帶動著綠島度假區在沈南大地乘風起舞。公園內碧水相依,環境優雅,氣候宜人,典雅的歐式建筑別具特色,堪稱北方的世外桃源。
綠島森林公園作為沈陽市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和綜合性度假村,以其卓越的經營服務理念,成功接待了多個國內外大型活動團體。自97年開業以來,接待了王光英、李貴鮮、-、國際象棋大師謝軍、亞體聯秘書長喬度里及國足將士等國內外知名人士3000余人,贏得了廣泛的贊譽。2005年2月,參加世界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沈陽站比賽的各國選手和教練即下塌于此。
紫薇仙莊
又名北方第一村,占地1000余畝,是98年沈陽市授予的優秀景觀之一。這里環境優雅,功能齊全,既有造型各異的歐式別墅,又有風格古樸濃郁的北京四合院,體現了古典與現代的完美融合,是您休閑度假會議的最理想去處。
佳地駿杰會騎馬俱樂部
“駿杰會,馳騁人生新天地”。佳地駿杰會騎馬俱樂部位于綠島旅游度假區內,是集農業、運動、觀光、旅游、餐飲、娛樂于一體的大型莊園式度假村,總占地面積5000廟,由佳地中心會所和馬會會所兩大部分組成。這里的跑道全部是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分為速度區、訓練區、障礙區和野外騎乘區;選用的馬匹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優質駿馬,并嚴格按照國際訓馬要求進行-和訓練,確保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全面、完善和尊貴的服務。
比華利農業園區
位于綠島旅游度假區內,占地面積500廟,擬建設現代化標準日光溫室450棟,現已建成50棟,主要用于花卉生產。溫室內生產和花卉品種主要有菊花、玫瑰和百合,大部分銷往國外。鮮花盛開之際,芳香四溢,婀娜多姿,具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
一位經濟學家指出:綠島崛起釋放的巨大潛能,將會拉動渾南地區經濟和旅游業的急劇發展。沈陽綠島旅游度假區必將以其獨特的區位、資源及人文優勢,成為開發旅游業的黃金熱土;不久的將來,綠島旅游度假區將會以嶄新的形象,全方位展示在游人的面前,以熱情的姿態擁抱四海賓朋,喜迎八方來客。
華晨寶馬鐵西工廠
近年來,作為一種旅游新概念,工業旅游受到大眾越來越多的關注。此次華晨寶馬鐵西工廠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不僅豐富了國內工業旅游項目,同時對促進科學技術知識普及、國民素質提高,以及優化遼寧省旅游產品結構都具有深遠影響。
“鐵西工廠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印證了華晨寶馬發展路線與十三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的深度契合,環保、智能生產技術的運用也展現出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共同愿景。”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 (Dr. Johann Wieland) 表示,“在這一全新里程碑的基礎上,華晨寶馬將繼續致力于為促進遼寧省經濟發展和振興東北作出杰出貢獻。我們也將協同每一位員工,引領創新、堅持可持續發展,全面深化企業社會責任。”
華晨寶馬鐵西工廠擁有領先技術的沖壓、車身、涂裝及總裝四大工藝車間,為公眾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與先進機車制造工藝零距離接觸的機會。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科技領先代表,鐵西工廠的沖壓車間采用高效節能的6序伺服沖壓機,形成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環保的沖壓生產線;車身車間擁有超過600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到95%以上;涂裝車間則利用創新技術將水資源消耗、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污水排放都得到顯著降低;總裝車間操作工位大多采用了高度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先進設備,營造出寬敞、舒適、人性化的操作環境,從而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此外,工廠的主辦公樓采用了流動型設計。進入主辦公樓,公眾可以看到色彩絢麗的車身從涂裝車間出發,通過傳送系統,經由主辦公樓2層進入總裝車間。整個傳送過程“無噪音”、“無污染”,公眾能夠切身感受到這座現代化工廠的勃勃生機。汽車之家
開放式設計的主辦公樓內還配備了極具特色的綜合功能區、文化展示區等區域,為員工打造了寬敞、舒適、人性化的工作環境。
科學的布局,從設計之初就已將節能環保作為指導性原則:比如“能源隧道”在工廠建設初期最先完成,電力、供水和供熱管道都集中在這條隧道里,未來的廠房擴建可以省去管道挖掘和鋪設工程,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廠房則采用自然通風的設計,并利用地下水調節溫度,可以節約大量電力;智能建筑管理系統遍布廠房和辦公樓的逾萬個監控探測器進行24小時監測,系統可自動分析和調節能源使用狀態,真正做到了綠色生產。
為了能夠為在工廠內工作的員工以及前來參觀的公眾提供一個舒適愉悅的工作和參觀環境,工廠內配備了餐廳、醫療中心、健身中心、咖啡廳和藝術展區等場所,充分展現了BMW以人為本的品牌理念。
與此同時,由華晨寶馬IT部門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參觀方式,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獨特的參觀體驗。工廠參觀APP可實現線上預定、在線支付,參觀入口人臉識別技術,基于LBS技術實現獨特定點信息精準推送和游客滿意度調查等功能。汽車之家
在沈陽,與華晨寶馬鐵西工廠同時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還有: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和沈陽工業博物館。鐵西工廠的基本參觀時長約為1.5-2小時,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特別推出為媒體,車主,高校研學及家庭親子專門定制的參觀套餐。
【沈陽出發自駕游景點攻略】相關文章:
沈陽的自駕游攻略12-01
湛江出發自駕游攻略02-26
沈陽周邊自駕游景點介紹04-15
沈陽自駕游旅游景點11-12
沈陽周邊自駕游景點(推薦)08-23
拉薩自駕游景點攻略03-09
河北景點自駕游攻略03-09
成都自駕游景點攻略11-30
惠州自駕游景點攻略11-30
自駕游揚州景點攻略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