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考研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之財政政策的實踐

    發布時間:2017-05-19 編輯:張莉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考研會涉及到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宏觀經濟學的一些經典案例,希望對2017年經濟學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

      財政政策的實踐

      20世紀60年代,肯尼迪總統采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觀點,使財政政策成 為美國對付衰退和通貨膨脹的主要武器之一。肯尼迪總統提出削減稅收來幫助經濟走出低谷。這些措施實施以后,美國經濟開始迅速增長。但是,減稅再加上 1965—966年在越戰中財政擴張的影響,又使得產出增長過快,超過了潛在 水平,于是通貨膨脹開始升溫。為了對付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并抵消越戰所增開支的影響,1968年國會批準開征了一項臨時性收入附加稅。不過,在許多經濟 學家看來,這項稅收增加的政策力度太小、也太遲了一些。

      80年代美國是另一個典型例子。1981年國會通過了里根總統提出的一攬子財政政策計劃,包括大幅度降低稅收,大力擴張軍費開支而同時并不削減民用項目。這些措施將美國經濟從1981—1982年的嚴重衰退中拯救出來,并進入1983—1985年的高速擴張。

      克林頓總統一上臺,就面臨著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面高赤字依然頑固地存在著;另一方面經濟不景氣且失業率高得難以接受。總統必須決定財政政策應從何處著 手,是應該先處理赤字,通過增加稅收、降低支出來增加公共儲蓄,進而靠儲蓄水平提高來帶動國民投資的增長呢?還是應該關注財政緊縮會減少 并排擠投資,而稅收增加和 的減少又會降低產出?最后,總統還是決定優先考慮削減財政赤字。1993年預算法案決定,在其后5年中落實減少赤字1500億美元的財政舉措。

      (資料來源:薩繆爾森著《經濟學》)

      問題:

      1、什么是財政政策?

      2、根據上面的資料,說明利用財政政策對付經濟衰退的手段有哪些?

      3、財政政策實施中有哪些制約因素?

      答案要點:

      1、財政政策是指政府為了實現宏觀經濟目標而對政府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決策。

      2、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對政府財政收支的調節,影響經濟中的總需求,從而實現政策目標的。政府調整財政收支的手段主要有三個:一是增加政府購買水平;二 是增加政府的轉移支付;三是調低稅率。三種手段不僅可以單獨對經濟運行產生影響,而且也可以共同發生作用,實踐中三種手段往往搭配使用。

      3、財政政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主要有:

      (1)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會產生政策滯后問題。

      (2)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會遇到“擠出效應”問題。

      (3)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也會遇到政治上的阻力。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