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各培養單位考研報錄比情況

    發布時間:2017-05-16 編輯:張莉

      報錄比在考研中是需要了解的一個重要參數,可以更直觀展現院校考研難度,大家可以據此決定是否選擇考取此院校或單位,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各培養單位2014年考研報錄比,供大家閱讀參考。

    單位名稱

    2014年招生

    報名數

    錄取數

    錄取比例

    北京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321

    112

    34.89%

    力學研究所

    114

    73

    64.04%

    物理研究所

    262

    117

    44.66%

    高能物理研究所

    230

    93

    40.43%

    聲學研究所

    181

    85

    46.96%

    理論物理研究所

    109

    21

    19.27%

    國家天文臺

    82

    30

    36.59%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23

    10

    43.48%

    理化技術研究所

    161

    90

    55.90%

    化學研究所

    372

    134

    36.02%

    過程工程研究所

    205

    69

    33.66%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52

    82

    32.54%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27

    15

    55.56%

    大氣物理研究所

    123

    56

    45.53%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170

    90

    52.94%

    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170

    85

    50.00%

    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111

    74

    66.67%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54

    85

    55.19%

    數學科學學院

    20

    19

    95.00%

    物理學院

    31

    24

    77.42%

    化學與化工學院

    59

    33

    55.93%

    地球科學學院

    32

    34

    106.25%

    資源與環境學院

    31

    26

    83.87%

    生命科學學院

    66

    31

    46.97%

    計算機與控制學院

    42

    20

    47.62%

    管理學院

    577

    219

    37.95%

    人文學院

    123

    60

    48.78%

    外語系

    46

    20

    43.48%

    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134

    119

    88.81%

    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

    13

    16

    123.08%

    電子電氣與通信工程學院

    59

    17

    28.81%

    中丹學院

    131

    99

    75.57%

    華大教育中心

    23

    21

    91.30%

    科技管理學院

    3

    5

    166.67%

    動物研究所

    178

    74

    41.57%

    植物研究所

    263

    104

    39.54%

    生物物理研究所

    245

    87

    35.51%

    微生物研究所

    216

    73

    33.80%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109

    36

    33.03%

    心理研究所

    310

    59

    19.03%

    計算技術研究所

    374

    187

    50.00%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81

    47

    58.02%

    半導體研究所

    261

    124

    47.51%

    電子學研究所

    212

    103

    48.58%

    自動化研究所

    224

    103

    45.98%

    電工研究所

    121

    56

    46.28%

    軟件研究所

    187

    91

    48.66%

    文獻情報中心

    97

    34

    35.05%

    微電子研究所

    168

    54

    32.14%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120

    52

    43.33%

    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

    40

    18

    45.00%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75

    41

    54.67%

    青藏高原研究所

    52

    26

    50.00%

    光電研究院

    46

    26

    56.52%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105

    52

    49.52%

    信息工程研究所

    325

    150

    46.15%

    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27

    21

    77.78%

    上海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146

    70

    47.95%

    上海 天文臺

    41

    26

    63.41%

    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

    15

    10

    66.67%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45

    106

    43.27%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247

    80

    32.39%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668

    280

    41.92%

    上海藥物研究所

    362

    98

    27.07%

    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181

    84

    46.41%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182

    79

    43.41%

    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146

    70

    47.95%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70

    21

    30.00%

    上海高等研究院

    30

    22

    73.33%

    天津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36

    18

    50.00%

    重慶

     

     

    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63

    27

    42.86%

    河北

     

     

    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9

    13

    144.44%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19

    15

    78.95%

    山西

     

     

    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180

    56

    31.11%

    遼寧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50

    120

    48.00%

    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115

    60

    52.17%

    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158

    53

    33.54%

    金屬研究所

    153

    104

    67.97%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188

    63

    33.51%

    吉林

     

     

    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0

    2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226

    114

    50.44%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67

    28

    41.79%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250

    188

    75.20%

    江蘇

     

     

    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

    14

    14

    100.00%

    紫金山天文臺

    84

    20

    23.81%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27

    13

    48.15%

    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57

    25

    43.86%

    南京土壤研究所

    100

    44

    44.00%

    南京天文儀器研制中心

    1

    2

    200.00%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88

    28

    31.82%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16

    15

    93.75%

    浙江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91

    36

    39.56%

    福建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180

    68

    37.78%

    城市環境研究所

    78

    29

    37.18%

    山東

     

     

    海洋研究所

    288

    92

    31.94%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76

    25

    32.89%

    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84

    28

    33.33%

    湖北

     

     

    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73

    29

    39.73%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99

    52

    52.53%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63

    24

    38.10%

    武漢植物園

    51

    26

    50.98%

    水生生物研究所

    237

    98

    41.35%


    湖南

     

     

    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32

    24

    75.00%

    廣東

     

     

    廣州化學研究所

    34

    20

    58.82%

    南海海洋研究所

    170

    68

    40.00%

    華南植物園

    202

    69

    34.16%

    廣州能源研究所

    91

    35

    38.46%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130

    81

    62.31%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69

    29

    42.03%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101

    43

    42.57%

    四川

     

     

    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

    62

    28

    45.16%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78

    32

    41.03%

    成都生物研究所

    160

    57

    35.63%

    光電技術研究所

    163

    72

    44.17%

    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40

    23

    57.50%

    貴州

     

     

    地球化學研究所

    93

    59

    63.44%

    云南

     

     

    云南天文臺

    37

    22

    59.46%

    昆明動物研究所

    148

    45

    30.41%

    昆明植物研究所

    267

    70

    26.22%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10

    42

    38.18%

    陜西

     

     

    國家授時中心

    51

    26

    50.98%

    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40

    25

    62.50%

    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171

    83

    48.54%

    地球環境研究所

    41

    20

    48.78%

    甘肅

     

     

    近代物理研究所

    119

    53

    44.54%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119

    49

    41.18%

    蘭州地質研究所

    30

    14

    46.67%

    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152

    64

    42.11%

    青海

     

     

    青海鹽湖研究所

    84

    25

    29.76%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78

    29

    37.18%

    新疆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99

    41

    41.41%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162

    67

    41.36%

    新疆天文臺

    15

    11

    73.33%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學(英文名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國科大",是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科教融合、獨具特色的高等學校。國科大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我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

      國科大堅持“科教融合”的辦學方針,與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機構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基于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高層次人才資源,國科大形成了由京內4個校區、京外5個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國的117個研究所組成的“大學校”。經教育部批準,國科大從2014年起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階段的完整高等教育體系。截至2015年底,國科大在學本科生664名;在學研究生4.45萬余名,其中博士生占50%;在學外國留學生1063人,來自82個國家,其中外國博士生749人,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國科大擁有一支由院系和研究所師資組成的高水平導師隊伍,擁有學生開展科研實踐的一流科研環境。目前,全校有研究生指導教師14564名,其中院士295人,博士生導師6995名。分布在各研究所的5個國家實驗室、8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96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以及眾多國家級前沿科研項目,為學生培養提供了宏大的科研實踐平臺。

      國科大擁有獨具優勢和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在理學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以及工學的力學、材料、能源、電子與通信、自動控制、計算機等專業領域,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在保持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優勢的同時,近年來還不斷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國科大擁有完備的學科體系,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分布在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7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4個,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覆蓋了55個一級學科。此外,國科大還擁有工程、工商管理、金融、應用統計、應用心理、翻譯、農業、藥學、工程管理、公共管理10類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2個。另外,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還擁有177個博士后流動站。截至2015年底,國科大已經累計授予129397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

      國科大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和現代化的教學、科研條件。國科大共有共享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資源,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電子文獻,學生可自由借閱和查詢,也可在中科院各分院和各研究所以及國科大雁棲湖校區、玉泉路校區的圖書館,有針對性地查閱專業文獻。國科大教學設施優良,全面應用多媒體、網絡視頻教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國科大注重教學質量,嚴格教學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專業教材,鼓勵使用優秀的英文原版教材和英語授課。

      國科大基于中國科學院廣闊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與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俄羅斯科學院、美國科學院以及60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聯系和合作關系,與丹麥科教部及8所高校聯合創建了“中丹學院”。

      國科大擁有濃厚的育人文化氛圍。秉承中國科學院“科學、民主、愛國、奉獻”的傳統和“唯實、求真、協力、創新”的院風,國科大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和科研能力,更注重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求真務實的科研品格、敢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國科大通過課程教學、學者報告、科研訓練(實踐)、社會實踐、校園活動等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學校還不斷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努力營造活躍的校園文化氛圍。

      面向未來,國科大將秉持“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的辦學理念,踐行“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校訓,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而不懈奮斗。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