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閱讀中的句型,從宏觀的角度分為以下三類:短而難的句子、虛假的長難句、真正的長難句。本篇文章為大家詳解短而難的句子供大家復習參考。
首先,我們看一下什么是短而難的句子。這些句子一般都是約定俗成的諺語,是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既然是結晶,意思表達就會較抽象,難以快速把握,需要我們結合具體語境進行深層的把握。
比如,這一句: it never rains, but pours,是2007年第四篇閱讀理解的第一句話,相當于文章的題眼,其字面意思很簡單:“從來不下雨,但是下傾盆大雨。”很明顯,這不是一句“人類”能識別的漢語,傾盆大雨不是雨嗎?那樣翻譯肯定不行。其實這句話是英語中很有名的諺語: “不雨則已,一雨傾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果描述的是壞事,同學們可以借鑒第一種譯法,類似于“禍不單行”的意思;如果是好事,同學們可以借鑒第二種,就是一鳴驚人。
同樣的表達在考研英語的閱讀文章及題目中經常出現,如1998年第一篇文章最后一題四個選項都是諺語: [A]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難收); [B] “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則不達);[C]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 [D]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好)。
2007年第一篇閱讀理解最后一題的四個選項也都是諺語:[A]Faith will move mountains(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B] One reap what he sows(種瓜得瓜,種豆得豆);[C]Practice make perfect(熟能生巧); [D]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無一例外的,這兩道題都是以文章的主旨題形式出現的,由此可見諺語在考研中的重要性。其實,這類表達考查的基本上就是同學們英語語言的積累,沒有相應的積累,很難將它理解到位。但是有的時候積累只是基礎,還要會靈活運用。
如這句話“no pains, no gains”的意思,地球人都知道是不是?但是1998年的第二篇閱讀的開頭是這樣使用的這句話:“No pains, no gains. What about pains without gains?”意思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是如果只有耕耘沒有收獲呢?暗示下文的美國商界的產業結構調整做的全部是無用功。 那么,我們怎么應對這類難句呢?積累。考研單詞書上有很多這類句子,但是不少同學見到這類句子,總是繞著走,不去記。其實這些東西比單詞好記,記單詞的時候順便記一下就可以。
此外,這里需要告誡同學們一點:記憶日常表達中經常使用的諺語對寫作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諺語會成為提升作文語言水平的亮點。但是切忌在寫作時胡編亂造。在考研作文中有一個這樣的句子:As one old saying goes, one arrow, two birds.很明顯這位同學是想表達“一石二鳥”之意,但是這句話有特定的表達,不能隨意編造。“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才是正確的表達。還有經常威脅人用的“give you a little color to see see.”這類胡編亂造、讓閱卷老師先是迷惑而后震怒的表達,千萬不要出現在你的試卷上,即使閱卷老師不能記住每個諺語,以他們的英語修養也可以很快地判斷出你這個表達符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復習,別想著投機取巧。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YJBYS考研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