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是根據國務院的指示,為培養理工結合的新型人才,開創和發展我國的原子能科學技術而于1955年籌辦,1956年正式建立的。近五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共六千多人。他們中間有核科技和其他學科的著名專家,有國家政府的領導干部,有國防科技戰線上的將軍,更有一大批在核工業和其他戰線上無私奉獻,成績卓越的無名英雄。
理工結合是我系辦學的特色,我系培養的學生不僅物理、數學、外語等基礎強,而且工程素質良好。近十年來加強了電子和計算機技術技能的培養,并拓寬了專業面,使畢業生面對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和不斷變化的人才需求,有很強的適應和競爭能力。我系已從1993級學生開始實施本碩統籌培養,每年有60%-70%的學生被免試推薦為研究生,用六年時間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或用九年時間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其余學生四年本科畢業。
我系現設兩個本科專業:即工程物理專業和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每年共招生本科150人。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還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每年招收30人。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我系設有“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和下屬所有的四個二級學科,其中“核技術及應用”、“核能科學與工程”、“核燃料循環與材料”三個學科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重點學科,目前在“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又增設了“醫學物理與工程”和“安全科學與技術”學科方向,2005年,經學校批準,我系增設“物理學”一級學科和下屬的“粒子物理與核物理”二級學科,增設“粒子物理實驗”、“粒子物理理論”、“光子學與光量子測控”三個學科方向,具有“核科學與技術”以及“物理學”的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近年來,每年招收研究生100多人,還設有“核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我系科研工作已經取得諸多矚目成就,形成發展態勢良好的科學研究格局,培養出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勇于探索、不斷進取、凝聚力強的科學研究隊伍,科研經費及人均科技效益連續幾年在清華大學名列前茅。主要研究方向有核技術應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核能科學與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儀器科學與技術、醫學物理與工程、高能天體物理、公共安全技術等。近五年來,共獲授權專利47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6項,其中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項目獲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及2003年中國專利金獎。
目前在編人數為118人。具有正高級職稱人員32人,其中院士2人,清華大學百人引進教授5人,國家杰青基金獲得者3人,博士生導師30人;副高級職稱人員51人;中級及以下職稱人員34人;博士后26人。 聘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聘請校雙聘教授及兼職教授共22人。其中:校雙聘教授11人(院士7人),校兼職教授11人(院士6人)。
當前我系正在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努力建設成為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核與安全科學優秀人才的培養基地,為把清華大學建成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