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2017考研數學必掌握的36個解題方法

    發布時間:2017-04-18 編輯:張莉

      考研數學打好基礎很重要,基礎階段復習要多練習,掌握一些常規和高頻題型的解法,下面小編總結了36個,把這36個熟練掌握,相信考研數學拿高分不遠了。

      1.極限問題的快速分析與處理;

      2.巧用極限的保序性、有界性與唯一性,正確快速運用極限運算法則;

      3.準確快速判斷分段函數特性(連續、可導與導數連續等);

      4.導數與微分的特別考點;

      5.等式與不等式證明技巧;

      6.處理積分計算與綜合分析問題的有效方法;

      7.正確運用定積分性質,處理變限積分與含參積分的技巧;

      8.用積分表達與計算應用問題的技巧;

      9.級數收斂性分析與判斷的快速程序化方法;

      10.級數展開與求和 零部件組合安裝法;

      11.“按類求解”和“觀察侍定”是解微分方程的兩把鑰匙;

      12.“規律翻譯”與 “微量平衡分析” 是解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13.用函數觀點來考察微分方程問題;

      14.用“多元問題”“一元化”的方法研究多元函數;

      15.分析“函數結構”是 “抽象函數”導數的計算的關鍵;

      16.多元極(最)值問題應抓住“三個什么” “三個步驟”;

      17.“三定”( 坐標系、積分序和積分限 )是計算重積分的三步曲;

      18.靈活運用“分塊積分、對稱性、幾何和物理意義”是計算重積分的捷徑;

      20.掌握曲面的定向是正確利用Guass公式、Stokes公式的前提;

      21.將矩陣按列分塊之技巧及應用;

      22.利用矩陣的參數的技巧;

      23.利用初等矩陣表示矩陣的初等變換的技巧;

      24.應用行列式的展開定理的技巧;

      25.關于向量組的線性相關與線性無關的技巧;

      26.利用簡化行階梯形的技巧;

      27.關于矩陣對角化問題的技巧;

      28.判斷二次型正定性的技巧;

      29.加減求逆乘法律,全概逆概獨立性,事件化簡是關鍵,三大概型應活用;

      30.變量分布特征清,參數確定容易定,重要分布記背景,離散變量靠列表;

      31.一維連續畫密度,正態計算標準化,指數分布無記憶,函數分布直接求;

      32.由聯合分布求邊緣分布的技巧,判斷獨立性;由聯合分布求概率;

      33.函數期望是關鍵,常用分布背特征,特征性質要牢記,二維特征定相關;

      34.大數中心規范記,收斂方式有區別,切比雪夫估概率,近似計算用中心;

      35.抽樣分布定義明,正態抽樣四式推,矩法似然原理清,無偏有效算特征;

      36.區間估計靠樞軸,分位定義應明確,假設檢驗步驟定,兩類錯誤會計算。

      延伸閱讀:數學牢記三點高分不是難題

      一、記牢定理公式

      在備考前期,看課本定理要非常仔細,最好將每個重要的定理公式都在草稿紙上演算推導一遍,但也有一部分定理公式比較深奧難懂,自己怎么推都無法推理出來,對于這些建議大家不用深陷泥潭。考研數學是門偏向做題的學科,很多公式雖然自己看不懂,但是它在題目中的用法很死,所以需要將它的用法牢牢掌握。只有將這些基礎知識點掌握到位,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做題效率及準確率。

      二、有舍才有得

      有的考生在面對偏題、怪題的時候就充分發揮了“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精神,一心想要把這些題都鉆研透徹,其實這是不可取的。要知道每年考研數學的難題只占一小部分的分值,大部分都是基礎知識點,若為了較小的分值浪費了大部分的復習時間是很不劃算,所以備考時如果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時不如果斷放棄,有舍才有得。

      三、學會獨立思考

      在考研數學的復習中時而可以搞點“題海戰術”,但是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做題不是復習數學的目的,它只是一種手段,只有通過做題才能發現哪些是常考的知識點、哪些是易錯點。也只有通過做題,自己才能對自身的掌握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數學復習最忌諱只做不思考,如果每次做完題之后都草草地對完答案了事,那就失去了做題的意義了。所以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對當天的復習做個總結,對于頻繁做錯的知識點要格外標注出來,這樣在下次復習的時候才能給予格外關注。正確的做題思路應該是從理解到做題再回?到理解,是一個不斷深入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提高的過程。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address id="ousso"></address>
    <form id="ousso"><track id="ousso"><big id="ousso"></big></track></form>
    1.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