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
區域經濟學
本碩士點設在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專業代碼020202,專業名稱區域經濟學。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城鎮化與城市經濟、區域商貿與市場4個研究方向。
本碩士點主要培養具有能夠從事區域經濟及其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經濟管理、政策分析和高等教育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主要有:《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微觀經濟學》、《應用數理統計》、《中級計量經濟學》、《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發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經濟學研究方法論》、《區域經濟分析方法》、《中國區域經濟問題專題》等。
本碩士點部分知名學者、教授介紹:
王崇舉教授,原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區域經濟學會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兼任重慶市社科聯副主席、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數量經濟學會會長等職。近年來獲重慶市政府科技進步獎和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近10項,另獲國家人事部人事科研成果、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重慶市科委、重慶市統計局等單位獎勵多項。此外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8部,研究報告多份。
楊繼瑞教授,重慶工商大學校長,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1991年獲“霍英東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1993年獲“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1997年獲得“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土資源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稱號,1999年獲首批寶鋼 “全國文科優秀博士論文”獎,2000年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三等獎9項。楊繼瑞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和房地產經濟研究,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學術出版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2部,主持、參與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獎”三等獎、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共計20余項,其中多項科研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批示。
廖元和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兼任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常任副理事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產力研究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評審專家,重慶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委員,重慶市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等職。
黃志亮教授,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經濟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6月畢業于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獲碩士學位。歷任重慶商學院副系主任、系主任、副院長等職。1995年被授予國內貿易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部級專家。現任重慶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授、學術帶頭人。先后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9項,合作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項;主編、參編專著7部;發表論文35篇;論文被6部著作收錄;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6項。
近五年來,承擔了各類課題20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30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0余部;提交研究咨詢報告70余份,舉辦大型學術交流活動15次,已在三峽庫區經濟發展、長江上游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發展和城鎮化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和較大的研究優勢。
本專業現有教師40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6人;博士19人,碩士1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1人。
數量經濟學
本碩士點設在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專業代碼020209,專業名稱數量經濟學。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計量經濟理論與模型、經濟計量分析與應用2個研究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經濟學理論水平和比較全面的數量經濟學專業素養,具有良好知識結構、獨立工作能力和較強創新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高層次經濟研究與經濟管理人才。開設的課程主要有:《中級西方經濟學》、《經濟數學基礎》、《數理經濟學》、《國民經濟核算與分析》、《計量經濟學》、《多元統計分析》、《面板數據模型分析》、《非參數計量經濟學》、《非確定性經濟現象的描述》、《新制度經濟學》等
本碩士點部分知名學者、教授介紹:
王崇舉教授,原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區域經濟學會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兼任重慶市社科聯副主席、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數量經濟學會會長等職。近年來獲重慶市政府科技進步獎和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近10項,另獲國家人事部人事科研成果、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重慶市科委、重慶市統計局等單位獎勵多項。此外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8部,研究報告多份。
周兵教授,主要從事數量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包括Finance Management)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與產業結構現狀調查及實證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科技部課題2項,主持主研完成了重慶市社科規劃重點課題、重慶市科委項目以及重慶市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等課題17項。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軟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資本流動與產業發展》、《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實證研究》等專著3部。成果先后獲重慶市政府、重慶市社科等獎4項。
劉成杰教授,近五年來獨著和合著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9篇,其中4篇被CSSCI索引。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學、宏觀經濟模型、收入分配、稅收統計分析;講授過的課程包括產業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時間序列分析、統計分析軟件及經濟數學類課程等。
團隊成員多年來專注于數量經濟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學術成果豐富,具有水平高、領域廣、成果豐碩的論著,且不少論著或學術成果獲省、部級或各類學會獎,或獲得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團隊成員近年來共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5項,獲得省部級政府獎5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
本學科團隊力量充實,共有17人組成,其中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5人;博士3人,碩士9人。人員的科研能力與素質高;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合理;研究領域互補性、協作性強。
國民經濟學
本碩士點設在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專業代碼020201,專業名稱國民經濟學。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國民經濟理論、國民經濟運行與監測2個研究方向。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努力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從事區域經濟及其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經濟管理、政策分析和高等教育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主要開設的課程有《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中級國民經濟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規制經濟學》、《宏觀經濟模型與方法》,《政府管理與效能》、《宏觀經濟政策分析》等。
本碩士點部分知名學者、教授介紹:
楊繼瑞教授,重慶工商大學校長,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1991年獲“霍英東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1993年獲“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1997年獲得“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土資源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稱號,1999年獲首批寶鋼 “全國文科優秀博士論文”獎,2000年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三等獎9項。楊繼瑞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和房地產經濟研究,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學術出版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2部,主持、參與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獎”三等獎、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共計20余項,其中多項科研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批示。
宋小川教授,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獲經濟學博士學位,90年代師從復雜經濟動態學派領袖Richard H. Day教授,曾就職于美國西海岸大學等多所大學,1996-1997任美國西海岸大學學術委員會聯席主席,首次建立兩部門適應性內生經濟增長模型,頗受國際學界關注。
近5年,團隊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經濟學動態》等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53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4項,承擔省部級及重慶市統計局、旅游局、區縣政府等委托項目40余項,部分科研成果得到國家統計局、重慶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參考或直接采納。尤其是《中國的GDP及其若干統計問題》(《經濟研究》),被《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被專家譽為“是一篇全面評析中國GDP缺陷和不足的代表作”,國內經濟學家劉燦、李金華等學者多次引用,先后榮獲重慶市社科一等獎和2009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國民經濟學研究團隊由黃志亮教授、宋小川教授等領銜,團隊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8人,碩士6人。
401經濟貿易學院
產業經濟學
本專業碩士點設在經濟貿易學院。(專業代碼020205)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四個研究方向:1.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研究2.產業結構與布局研究3.中國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4.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較高的產業經濟學理論水平和良好的專業素養,具有良好知識結構與獨立工作能力,富于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能從事產業經濟及相關領域理論研究與應用的高層次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產業組織結構與政策》、《產業結構與布局》、《宏觀調控與政策》、《規制經濟與實踐》、《中級西方經濟學》、《統計方法與技術》、《中級計量經濟學》等。
本碩士點部分知名學者、教授介紹:
廖元和,男,研究員,重慶市區域經濟學學術帶頭人,漢族,中共黨員,1993 年7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3 年 10 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廖元和研究員 20 多年來一直從事理論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研究。現任中國生產力研究會理事,長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日本神戶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評審專家、重慶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社會科學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和經濟學科組組長、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委員、重慶市科技顧問團成員。
廖元和研究員已先后在國內外期刊和出版社公開發表三百多萬字著作,主持國家級、省部級、中日和中加國際合作課題 30 多個,均為課題組長。從 1984 年至今,已獲 22 項省部級政府獎,其中全國性學術基金獎一項,省部級政府一等獎一項,省部級政府二等獎四項,省部級“五個一”工程獎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四項,全國性優秀圖書獎一項,省部級政府三等獎 8 項。其主要代表作有《公有產權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相互關系》、《公有產權制度的三大內在矛盾及其解決途徑》、《關于財富源泉、私有經濟與剝削的探討》、《中國西部工業化進程研究》、《日本關西地區與長江中上游的經濟合作》(英文版)等,現主要致力于理論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研究。
產業經濟學學科點,在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研究、產業結構與布局研究、中國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三峽庫區產業發展等領域研究優勢明顯。本方向近五年出版學術專著10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5項,省部級課題22項,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商業研究》、《財貿經濟》、《改革》,《中國農村經濟》等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研究成果被政府相關部門廣泛應用,近幾年本方向獲得政府各類獎項16項。
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實踐經驗豐富,本方向有梯隊成員31人,其中正高18人、副高8 人;具有博士12 人、碩士19人。在西部地區及長江上游產業發展中所開展的研究處于區域領先水平。
重慶工商大學碩士點介紹
發布時間:2017-11-26
上一篇: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院系概況
下一篇: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